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监测血糖 控制糖尿病

监测血糖 控制糖尿病

 糖尿病病人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身体的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抑制病情发展。糖尿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器官组织损伤。所以监测糖尿病主要应围绕着血糖来进行。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血糖检测指标有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
    
空腹血糖是指病人在空腹时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空腹血糖是目前临床上诊断2型糖尿病最常用的一个检测项目。由于不同降糖药的疗效不同,在用药的初期常以空腹血糖的下降值来评价降糖药的效果。如空腹血糖降低不明显,就需要改变治疗方案,以确保空腹血糖降到理想状态。由于空腹血糖是决定全天血糖水平的主要因素,控制空腹血糖有助于糖尿病的控制。
    
餐后血糖顾名思义是指饭后的葡萄糖浓度,医学上通常检测的是进餐后2小时的血糖。一般来说,人在进食后,血糖有一个逐步升高的过程,餐后血糖的高峰时间约在进餐后2小时,但餐后血糖最高值的出现受进食时间、膳食多少及其构成的影响。餐后血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胰岛素分泌的情况和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但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由于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餐后胰岛素高峰的出现相对延迟,并且受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尽管在餐后2小时测定的血糖水平与最高值接近,但仍不能准确地反映餐后血糖高峰。因此,餐后血糖在临床上并不作为主要的诊断指标,但可作为诊断和用药参考。
    
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糖尿病病人12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的一项指标。因为空腹或餐后血糖的检测受影响的因素多,比如心情、饮食多少等等,糖化血红蛋白则较少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糖化血红蛋白(HbAlc)应一季度至半年查一次。糖尿病病人最好控制在6.5%以下,如果超过7%,发生并发症的危险性就会增大。
    
总之,糖尿病患者应严密监测血糖状况,选择理想药物,临床上经常使用的双胍类药物可以有效降低空腹、餐后高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延缓或阻止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必须要知道 空腹与餐后血糖孰重孰轻
正确监测血糖(1)
转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浙江医院内分泌科袁放主任:糖尿病诊断与治疗要点总结!
蒋昌军
史上最全糖尿病年度检查项目表,糖友必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