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减产,并不能解决农产品产销对接问题,而标准化能!

近几年来,农产品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买方市场”的到来,让更多的农产品停留在了产销对接这一环节,农产品滞销情况十分严重。当第一年,某种农产品出现滞销,第二年就会有大量的农民放弃种植此类农产品,造成该产品的减产,从而价格上升,第三年又会有大量的农民转而种植该产品,市场行情恶性循环。所以,要解决农产品产销对接问题,并不能依靠减产这一方法。

在欧美和日本等部分国家,农业是以高度的标准化为基础运行的。农产品从新品种选育的区域试验和特性试验,到播种收获、加工整理、包装上市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农民种植作物时用什么品种,土壤、光照、水分、温度条件要求是什么,何时下种、如何施肥、采摘条件、溯源方法,以及采摘后的仓储、筛选、分级、包装、冷链物流等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

一方面,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加工的农产品,成本一般是可控的,并且会随着技术、管理的进化而有一定幅度的降低;另一方面,当市场完全接受了你的标准,每个产地供应的都是标准农产品,那么这个市场上的农产品基价就是标准基价,消费者能接受的价格底线也会“标准化”,有不同层次的需求、消费能力,就会有相应的“标准价格”。

对于日本农产品的流通,农协可以调控全国农产品的产销,某个市场的某种农产品在某一天、某个时间段价格如何波动,市场需求还差多少;该种产品全国有多少产地已经或将要种植多少,品质如何;已经在运输过程中的又有多少,目的地是否饱和,中途应如何换市,换市后的价格是多少?农协都有着强大的调配能力。可以说,在农协的调控下,日本流通环节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标准化”。除此之外,农协还对加工、生产环节进行了标准化规定。

因此,农产品产销对接问题并不能靠减产解决。关键是标准化,包括生产加工冷链等环节的标准化,也包括流通环节的标准化等体系。流通环节的标准化在整个体系是最重要也最直接的;加工环节的标准化是最能规范市场定价的;源头生产环节的标准化则是最长远和根本的选项。三个标准都是必选。

中国农产品在流通环节还没有形成像日本那样强有力的农协平台,在生产、加工、冷链物流环节的标准化也没有形成基础,更重要的是市场和产地的信息流通还很不对称,农产品标准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标准化是农产品上行的基础,也是准确定价的基础,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值得各界从各方面投入探索。

此文由《有农有艺》全球农业研究室编写,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产品产销对接的现状、问题与模式创新
农产品物流的特点
国务院实地调研蔬菜“农超对接”问题
数商云:打通产销对接,构建新型数字化农副产品供应链
安教授带您做农业营销第5集—— 农产品营销的基本要求
2020年我国农产品流通业存在的问题分析:毁损率高、流通成本高、附加值低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