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读巴文化:“巴人”从何而来?巴国又是如何由盛转衰的?

古巴蜀要塞:广安地区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源远流长里,巴人和巴文化一直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巴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民族,虽然现在的巴人,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但是,他们的功绩以及巴国的历史,在史书中确实存在着。而巴国始于殷代中叶,灭于公元前316年的秦国。本文就以巴人与巴国为讨论对象,为大家呈现一部巴人与巴国演变史。

一、巴人因何起源

关于巴族的远古祖先和起源之说,一直是一个被众多史学家讨论的一个重点。但目前,关于巴族和巴人的远祖及起源,一共有以下三种说法:

1、 “太葜之后”之说

《山海经·海内经》,此书曾提到:“西南有巴国,太葜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据该书所说,巴人的祖先是“太葜”和“后照”,“咸鸟”一说,则与颇具盛名的“巴盐”有着莫大的关系。因为,川东地区的巫溪、巫山、云阳、开县、忠县、万县等地区自古以来,食盐产出非常著名,因是巴族起源地,因此其食盐,也被称为“巴盐”。也有学者据此提出,从“咸鸟”一词,可看出巴族的祖先可能是古代巫山一带的盐商。盐商苦心经营盐业,从“咸鸟”到“乘厘”,从“乘厘”到“后照”,从此开启了巴人氏族一代。

巴蜀盐道

2、 “华族分支”之说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巴族是从我国南方来的华族的分支。在《山海经·海内南经》中也曾提到:“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虽说是神话,但从该书中也看出,巴蛇肯定不是一般的小蛇,而是能吞大象的巨蟒,属于热带动物,这在三峡地区是绝对不会存在的。因此,有人认为,这应该是巴族人的自称,既然是“巨蟒”,那么巴族人也绝不可能属于西北羌人,其祖先应该是从南方来的一支民族。

3、 “黄帝后代”之说

巴人,在古代的传说中,他们战天斗地,自强不息,得以在三峡地区这片土地上不断生息繁衍。在《华阳国志·巴志》记载认为“巴人是黄帝的后裔”,该说法认为,巴与周同姓,巴国统治者也是黄帝的后裔,这自然是有根据的。但学者多认为《左传》中所说的当涂说是真,与“黄帝说”相反,所以大多数学者认为否认了这一种说法。

二、 巴国初始:由部落到国家

巴国建国的问题,早已在甲骨文中就有记载。在甲骨文中,有提到一个“巴方”,据专家考证,那就是“巴国”。因此,从时间上来说,巴国建立于“殷代中叶”。巴国最初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大型的部落结合体,由五个强大的氏族部落组成,这其中也包括巴人部落。因为巴人部落中的巴人有着船技和武力上的特长,因此得到了巴国的领导权,自然而然的,巴人部落的首领巴务相,也就成为巴国的第一任首领。巴国以白虎为图腾,这是巴人崇尚武力崇尚自然的象征,也展现了了巴人骁勇善战的本领。

但后来,巴国臣服于商朝成为一个诸侯国。在《华阳图志·巴志》也有关于此事件的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巴国与周国两国联合起来,灭殷,这属于两个国家之间的联合。巴人的骁勇善战,在帮助周武王灭殷纣王的大战之中立有重大的功绩,让纣王的军队在开战前临阵倒戈,最后打败了纣王,建立了西周。

周丞相姜子牙

大战过后,西周得以建立。在西周初期的国家机制中,诸侯各国成为其重要的国家机器之一。上文中也提到,巴人的骁勇善战为西周建立贡献了不少力量,因此在西周分封的71个诸侯国中,巴国也是其中一个。巴国被分封为子国,首领是周王室,子爵,因此巴国名称为巴子国,简称为巴国。这就是巴国建国的开始。

三、巴国的成长:逐鹿战国

巴国的发展时期和楚国是紧密联系起来的。在春秋战国时代,巴国与楚国同时崛起,虽然巴国稍弱于楚国,但靠武力为王的巴国人不甘示弱,反而经常与楚国发生冲突,这也表现出来了从五个强大部落中脱颖而出的巴人的自尊与骄傲。

1、春秋时期:国力不断强盛

自从参加过武王伐纣的战争之后,巴国得以建立,迁都江州,农牧渔业、工业、商业、水运也得此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到了春秋时期,巴国已经产生了奴隶阶级和封建阶级,成为了奴隶制的诸侯国,向着封建社会过渡。但巴人和巴国的野心并未因此停止,反而加入了诸侯国之间的争夺战争之中。

公元前705年,春秋时代,巴国的第一次历史战争记载发生了。巴国与楚国和邓国及鄾国发生了一次战争,史称楚巴与邓之战。据《左传·桓公九年》记载:巴国欲与北方的邓国交好,便派使者韩服去楚国,向楚王请示,楚王派道朔陪同韩服一起去邓国结盟,但邓国南边的鄾国派兵击杀了巴楚两国的使者,并夺走其与邓国交好的礼物。巴楚之后便联合出兵攻打鄾国,但邓国却与鄾国同盟,最后巴楚两国击退邓鄾两国。此次战争之后,巴国成为与楚国并称的诸侯国之一,而在这之前,巴国只不过是一个“欲与邓国交好,都需与楚王请示”的小诸侯国而已。

楚国都城遗址

而巴国与楚国之间,也发生过许多战争,其中最著名的则为“那处之战”。这次战争在《左传·庄公十八年》中也是有记载的:楚文王时期,楚文王调巴族去攻打申国,但巴国却反戈一击,占领了“那处”。之后楚文王亲自率领大军去击退巴军,但是却因为仓促应战,败于长江渡口。次年春,楚国才击退巴军。这一次战争,也是巴国逐渐发展强大的迈出的重要一步。

几次战争的胜利,使得春秋时期的巴国国力强盛,不断发展壮大,甚至还征服了蜀国。公元前377年,巴蜀联合攻打楚国,占领了兹方。可以看到,巴国的发展与战争离不开干系,历史上有关巴国的记载,也基本上是一部战争编年史。

2、战国时期:步入由盛转衰的时期

巴国与楚国之间的恩怨也持续到了战国时期,战争多次频发。不仅如此,善以团结对外的巴国人内部也发生了不少内乱。因为巴国无力平息内乱,向楚国求助,才出现了巴曼子的感动故事。在公元前4世纪时,巴国发生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内乱,当时的将军巴曼子,为借楚军之手平定内乱,而承诺事成之后割让三所城池给楚国。自然,之后巴国内乱得以平定,但当楚国使者要求巴曼子归还城池之时,曼子却说:“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于是巴曼子将军,以头授予楚国使者,最终留下了巴国城池,也得以被巴蜀两国人民不断称赞。

故事虽动人,但这也暗含了巴国国力已经在由盛转衰的过程中不可逆转。当时,其他的诸侯国都已经在向封建社会转化,而巴国仍然保持着落后的奴隶制,掠夺已经成为了以白虎为图腾的巴国人的特性所在,这严重束缚了社会的向前发展,也激起了奴隶的反抗,也成为巴国内乱频发的源泉。

春秋战国

四、巴国的衰落:由盛转衰之后的灭亡

自巴国由盛转衰之后,也正一步步走向灭亡之中。而巴国的灭亡,和楚国脱不了干系。楚宣王九年之时,楚国攻占了巴国大部分盐泉,完全占有了巴国的伏牛山盐泉,之后楚威王时期,楚国也率兵攻下了巴国的最后一道盐泉。在这时,楚国已经完全占有了巴国的三大盐泉,而这正是巴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丧失主要经济来源之后的巴国,还与当时的蜀国发生了战争。在公元前316年,巴国因与蜀国矛盾频发,向北方的秦国求兵。但秦惠文王趁机灭蜀的同时,趁机接着进攻与之相邻的巴国,灭掉了巴国。至此,这个在西周时期,在春秋时期,国力强盛的巴国,已经灭亡了。但巴国灭亡后,这个具有尚武精神的民族,不断发起反抗,之后都被秦昭王镇压。之后的秦国,为了废除分封制,在巴国境内实行郡县制,将巴国设置为巴郡。此后,原巴国也就成为了秦帝国的一个组成部分。

之后,从秦朝到清朝,巴地曾有五次迁入,这五次迁入,也让川东地区的巴人与汉民族不断交融,文化也不断交流,也加快了对川东地区的开放。巴人在没有了巴国之后,也没有了保障其民族纯正血统的屏障,在与各族人民的结合之中,纯正的巴人种族,也慢慢消失于封建社会的历史之中了

巴国天潭瀑布

五、总结:

巴国由部落成为国家,再由国家成为一个附属郡的时代历程中,也体现了这个民族骨子里的野心和尚武精神。而在中华文明中无法替代的巴文化,也因为遍及半个中国的巴人而得到流传,对中国的古文明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华国图志·巴志》

2、《左传》

3、《山海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也鱼盐,败也鱼盐”——鱼盐经济与巴国的兴衰之路
铁血巴魂 武盐立巴
鱼盐之地
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巴、 蜀篇
UC头条战国时期占领巴蜀之地的是哪个国家?为何不是楚国?
《山海经》与巴国史新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