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汇算清缴】凡是通过政府部门的公益捐赠支出,均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你真的理解对了吗?实务疑难解读!
userphoto

2023.06.11 山东

关注


  在税收实务中,有企业询问其通过政府部门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是否能够在企业所得税税前100%据实扣除?如果不能,在满足什么条件下才能满足据实扣除的条件?那么税收政策中对于“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等国家机关捐赠应对疫情的现金和物品允许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税前全额扣除”到底该如何正确理解呢今天这篇文章,小编带来小伙伴们一同了解下通过政府部门进行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的正确处理姿势,跟着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吧 





、通过政府部门公益性捐赠
  

    《财政部 税务总局 民政部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事项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民政部公告2020年第27号)规定,企业或个人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等国家机关,用于符合法律规定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支出,准予按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对于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的捐赠我们前面文章已经分析比较透彻了,这里不再赘述,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击链接进行查看:【汇算清缴】公益性捐赠支出,取得公益性捐赠票据也不能税前扣除?实务解答扣除条件!
   、注意捐赠渠道合规性
   允许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公益性捐赠支出,税收法规规定了两种间接捐赠途径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和通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等国家机关两种途径。当然,除这两种间接捐赠方式外还有直接捐赠方式,比如直接向承担疫情防治任务的医院捐赠用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物品的企业和个人,直接向承担疫情防治任务的医院捐赠应对疫情物品允许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税前全额扣除。我们今天讨论的主要还是通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等国家机关进行公益性捐赠这种间接捐赠方式。
  提前确认捐赠对象为县级(含县级)以上】政府及其组成部门
   对于通过政府部门进行捐赠的,上述2020年第27号公告中明确了允许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只有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等国家机关方可进行税前扣除。
   在税收实务中,有的企业通过乡镇政府或村委会进行公益性捐赠,严格来讲是不符合税收法规所要求的【县级及县级以上政府部门】的条件的,也就无法进行税前扣除
  【知识延申】
   (1)捐赠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现金和物品100%全额扣除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捐赠税收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9第一条规定,企业和个人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等国家机关,捐赠用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现金和物品,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全额扣除。【依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延续实施应对疫情部分税费优惠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7号,本法规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凡已经到期的,执行期限延长至2021年3月31日】
   (2)捐赠用于目标脱贫地区的扶贫捐赠支出100%全额扣除

   《财政部 税务总局 国务院扶贫办关于企业扶贫捐赠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国务院扶贫办公告2019年第49号第一条规定,自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用于目标脱贫地区的扶贫捐赠支出,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据实扣除。在政策执行期限内,目标脱贫地区实现脱贫的,可继续适用上述政策。“目标脱贫地区”包括83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新疆阿克苏地区6县1市享受片区政策)和建档立卡贫困村;企业同时发生扶贫捐赠支出和其他公益性捐赠支出,在计算公益性捐赠支出年度扣除限额时,符合上述条件的扶贫捐赠支出不计算在内。【依据《关于延长部分扶贫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限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告2021年第18号,本法规中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限延长至2025年12月31日】

   (3)捐赠用于目标脱贫地区的扶贫捐赠支出100%全额扣除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公益慈善事业捐赠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99号)第一条规定,个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益性社会组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等国家机关,向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的捐赠(以下简称公益捐赠),发生的公益捐赠支出,可以按照个人所得税法有关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即居民个人发生的公益捐赠支出可以在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以下统称分类所得)、综合所得或者经营所得中扣除。在当期一个所得项目扣除不完的公益捐赠支出,可以按规定在其他所得项目中继续扣除;居民个人发生的公益捐赠支出,在综合所得、经营所得中扣除的,扣除限额分别为当年综合所得、当年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百分之三十;在分类所得中扣除的,扣除限额为当月分类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百分之三十;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可以选择在预扣预缴时扣除,也可以选择在年度汇算清缴时扣除。居民个人选择在预扣预缴时扣除的,应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扣除限额,其捐赠当月的扣除限额为截止当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的百分之三十(全额扣除的从其规定,下同)。个人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选择其中一处扣除,选择后当年不得变更。

   、注意捐赠票据合规性

      财政部 税务总局 民政部公告2020年第27号第十一条规定,公益性社会组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等国家机关在接受捐赠时,应当按照行政管理级次分别使用由财政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监(印)制的公益事业捐赠票据,并加盖本单位的印章企业或个人将符合条件的公益性捐赠支出进行税前扣除,应当留存相关票据备查

   在税收实务中,很多企业意识不到即使通过县级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进行公益性捐赠,也应当取得由财政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监(印)制的公益事业捐赠票据。所以,企业应当提前与政府方沟通确认能否开具捐赠票据等细节问题,否则可能给企业带来企业所得税税前不得扣除的税收风险。

 【知识延申】

   (1)个人捐赠应当取得公益性捐赠普票据

   依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公益慈善事业捐赠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99号)第九条规定,公益性社会组织、国家机关在接受个人捐赠时,应当按照规定开具捐赠票据个人索取捐赠票据的,应予以开具。个人发生公益捐赠时,不能及时取得捐赠票据的,应可暂凭公益捐赠的银行支付凭证,进行税前扣除,并应在捐赠之日起90日内,向扣缴义务人补充提供捐赠票据。如果未按规定提供捐赠票据的,扣缴义务人应在3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机关、企事业单位统一组织员工开展公益捐赠的,纳税人可以凭汇总开具的捐赠票据和员工明细单,进行相应扣除

   第十三条规定,除另有规定外,公益性社会组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等国家机关在接受企业或个人捐赠时,按以下原则确认捐赠额

  (一)接受的货币性资产捐赠,以实际收到的金额确认捐赠额。

  (二)接受的非货币性资产捐赠,以其公允价值确认捐赠额。捐赠方在向公益性社会组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等国家机关捐赠时,应当提供注明捐赠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的证明;不能提供证明的,接受捐赠方不得向其开具捐赠票据。

   (2)例外情形:直接向承担疫情防治任务的医院捐赠——接收函

   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捐赠税收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9号第二条规定,企业和个人直接向承担疫情防治任务的医院捐赠用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物品,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全额扣除。捐赠人凭承担疫情防治任务的医院开具的捐赠接收函办理税前扣除事宜。承担疫情防治任务的医院接受的捐赠,应专项用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不得挪作他用。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税收征收管理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4号第十二条规定,人享受9号公告规定的全额税前扣除政策的,按照《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公益慈善事业捐赠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99号)有关规定执行;其中,适用9号公告第二条规定的,在办理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填写《个人所得税公益慈善事业捐赠扣除明细表》时,应当在备注栏注明“直接捐赠”企业和个人取得承担疫情防治任务的医院开具的捐赠接收函,作为税前扣除依据自行留存备查。

   三、注意区分限额扣除VS全额扣除

   1.“限额扣除”的规定  

   (1)企业捐赠

   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用于慈善活动、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可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准予三年内结转。【间接捐赠】

   (2)个人捐赠

  个人通过中国境内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国家机关向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的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以其应纳税所得额税前扣除。【间接捐赠】

   2.“全额扣除”的规定

  (1)捐赠应对新冠肺炎

  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企业或个人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等国家机关,捐赠用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现金和物品,可在所得税税前全额扣除。【间接捐赠】

  (2)捐赠目标脱贫地区

  2019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用于目标脱贫地区的扶贫捐赠支出,可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据实扣除。【间接捐赠】

  (3)捐赠冬奥会、残奥会、测试赛

  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60号)规定,企业、社会组织和团体赞助、捐赠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测试赛的资金、物资、服务支出可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全额扣除。

  个人捐赠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测试赛的资金和物资支出可在计算个人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全额扣除。

 【知识延申】

  无偿捐赠应对疫情的货物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自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等国家机关【间接捐赠】,或者直接向承担疫情防治任务的医院【直接捐赠】无偿捐赠用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纳税人按规定享受免征增值税、消费税优惠的,可自主进行免税申报,无需办理有关免税备案手续,但应将相关证明材料留存备查。在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时,应当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相应栏次;在办理消费税纳税申报时,应当填写消费税纳税申报表及《本期减(免)税额明细表》相应栏次。

  纳税人按规定适用免征增值税政策的,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已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应当开具对应红字发票或者作废原发票,再按规定适用免征增值税政策并开具普通发票。纳税人在疫情防控期间已经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按规定应当开具对应红字发票而未及时开具的,可以先适用免征增值税政策,对应红字发票应当于相关免征增值税政策执行到期后1个月内完成开具。

  纳税人已将适用免税政策的销售额、销售数量,按照征税销售额、销售数量进行增值税、消费税纳税申报的,可以选择更正当期申报或者在下期申报时调整。已征应予免征的增值税、消费税税款,可以予以退还或者分别抵减纳税人以后应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税款。

   

  

   2023年度最新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纳税申报表Excel版(公式链接+填报说明+逻辑验证)39+202227)2021A2017

   使
   1绿
   2便
   3
   4便
   5

   【汇缴更新!】2023年度最新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纳税申报表Excel版(公式链接+填报说明+逻辑验证)

   *

  

    1【汇缴更新!】2023年度最新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纳税申报表Excel版(公式链接+填报说明+逻辑验证)
    2【预缴申报】更新!2022年度最新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实务模板(公式链接+逻辑验证+填报说明)
    3【纳税申报】更新!2022年度最新消费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Excel公式模版(公式链接+逻辑验证+填报说明)
    4【预缴申报】更新!2022年度最新预缴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及附列资料(公式链接+逻辑验证+填报说明)
    5【纳税申报】更新!2022年度最新一般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及其附列资料Excel版(公式链接+逻辑验证+填报说明)
    6【纳税申报】更新!2022年度最新财产和行为税合并纳税申报表及其附列资料Excel版(公式链接+逻辑验证+填报说明)
    7【实务原创】2021年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鉴证业务实务课程—前言
    8【纳税申报】2021.08最新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纳税申报表及其附列资料Excel版(公式链接+逻辑验证+填报说明)

PS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凡人说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应关注的其他四个要点
指南 | 公益性捐赠企业如何税前扣除,一文搞定!
953.汇算清缴进行时之“捐赠支出税前扣除那些事儿”
轻松学习企业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政策
年终关账,公益捐赠税前扣除必须了解
【20200216 每日一税】《企业所得税:企业疫情期间对外捐赠自产产品的财税处理要向新希望集团学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