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零:《孙子兵法》与中国传统

《孙子兵法》是世界名著。此书驰誉东亚,早在唐代就传入日本;自1772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钱德明(P. Josephus Maria Amiot,1718—1793)把它译成法文后,还远播欧美和其他国家及地区。

中国经典的西文译本,以《论语》《老子》《易经》《孙子》最有名。《孙子》谈兵,文化隔阂小,比前三种书更容易被文化背景不同的读者接受。

《孙子》名气大,让中国人很骄傲,常被传得神乎其神,但它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到底处于何种地位很值得推敲。这里只能选几个点,试着讨论一下。

两种《孙子兵法》

中国的兵学经典多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各诸侯国都有兵书,但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还属齐国的兵书。

齐国是武王克商后封于山东半岛北部的大国,始封之君是周武王的岳父、牧野之战的主帅太公吕尚。周初封建,齐太公受召康公之命,“五侯九伯,女(汝)实征之”,各大占领区的首领皆听命于齐。战国秦汉流行的《太公兵法》就是托名于这位开国元勋。《司马法》讲军法,名气最大;《孙子兵法》讲谋略,名气最大,二书也源于齐国。

这里提到的《孙子兵法》,据司马迁记载,本来是两位作者写的两部书。他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为两位孙子立传,“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指孙武的兵法,“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指孙膑的兵法。

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有专门著录兵书的目《兵书略》。在这一目录中,传出孙武的兵法叫《吴孙子兵法》,有82篇图9卷;传出孙膑的兵法叫《齐孙子》(《齐孙子兵法》的省称),有89篇图4卷。两者共有171篇图13卷,部头很大。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西汉本《孙子兵法》,既有《吴孙子》的残篇,也有《齐孙子》的残篇。二书每篇都有“孙子曰”三字,可见乃一家之学。

东汉末年,曹操是位大军事家。他读过很多兵书,最喜欢《孙子》十三篇。他只为这十三篇作注,成为今本《孙子》的源头,其他《孙子》书相继散佚。这里讨论的《孙子》就是从曹注本传下来的《孙子》十三篇。

“孙子”是谁

先秦古书,作者是谁,向来是个大问题。《孙子兵法》,顾名思义,就是孙大师的兵法。孙子是题名作者,即传习此书者共同尊奉的老师,该书思想所出的人物。

孙子是什么人,古书记载甚少,令人浮想联翩。司马迁提到的两个孙子,一个名武,一个名膑。这两个字很有意思:武字作上戈下止,像步兵荷戈而行,本义是“步武”,即行进的步伐,在古书中往往代指军事,而孙武本人恰好是一位军事家。孙膑,被同学陷害,挖掉膝盖,膑字的含义也正好是膝盖。

据司马迁介绍,孙武本是齐国人,以兵法求见吴王阖闾(前514—前496年在位)。孙武用宫女练兵,令行禁止,深受吴王赏识,拜为将军,因参加伍子胥破楚入郢的著名战役(前511—前506)后名震天下;孙膑是孙武的后代,曾事齐威王(前356—前320年在位),指挥过著名的桂陵之役(前354)和马陵之役(前341),也是一位著名的兵家。我们知道的就这么多,无可奈何。后人讲这两个人时有很多添油加醋的演义,很难当作信史。

历史和文学有不解之缘。

伍子胥为父兄复仇是春秋晚期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不仅见于记载吴越地区历史掌故的《吴越春秋》《越绝书》,也多次出现在楚地出土的简帛文献中。

伍子胥过昭关、申包胥哭秦廷,是历史文学化的典型案例。从敦煌变文到元杂剧到明清演义,以至今天仍在京剧舞台上演的连台大戏,还有冯至的小说《伍子胥》,这类故事在中国反复传唱,家喻户晓。

孙武就是这个故事中的一个人物。

“兵法”是什么

中国古代,研究军事的学问叫“兵法”,研究“兵法”的人叫“兵家”,写“兵法”的书叫“兵书”。《孙子兵法》常说“用兵之法”,缩写就是“兵法”。

探讨“兵法”的含义,首先从“兵”字说起。古文字中,“兵”字像双手持斤。斤是斧子,斧子本为砍树的工具,做成宽刃大钺,饰以面目狰狞的吃人怪兽(商代西周的铜钺往往有这种装饰),又被用来砍头。自古登坛拜将,照例要由国君授斧钺,因此斧钺是兵刑的象征。

“兵”字的本义是兵器,相当于英语的weapon或arm。打仗,第一要有兵器,第二要有使用兵器的人。army是armed men,即用兵器武装起来的人,一伙拿着武器的男人。军队是军人的集合概念。“兵”指军人或军队是引申义。

“兵”字还有第三种用法。《孙子》的第一篇是《计篇》,第一句话就是以“兵”字开头。“兵者,国之大事”的“兵”指军事,相当于英文的military affairs。

其次,我们再说“兵法”的“法”。“法”的基本含义是rule或regulation,中文有多重含义。如果单从字面含义看,这似乎指一种必须严格遵守、绝对不可违背的东西。例如:《司马法》或汉代军法的“法”(military law),或西方的操典或军规(military drill),都是一板一眼的规定,军人只能照章办事。但“兵法”的“法”不是这个意思,它更强调反规则,即俗话说的“不按常理出牌”。“兵不厌诈”的“诈”不光是欺骗,更重要的是反规则。

现在,英文多把“兵法”的“法”译为art,很好。art在英文中含义比较宽泛,fine art是中文的美术,martial art是中文的武术,中文也译为“术”。这种“术”是即兴发挥的东西。arts有个共同点,就是离humanities近,离sciences远。科学讲究的是实验依据、定量分析以及客观性、逻辑性、精确性,经得起重复检验,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兵法相反,讲究的是模糊性、盖然性、随机应变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重复使用是兵家大忌。

《孙子·虚实》:“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中国武术家(所谓“练家子”)最喜欢讲“以无法为有法”,如位于美国西雅图的李小龙(Bruce Lee,1940—1973)墓就刻着这几个字。

所以,我把《孙子兵法》概括为一句话:“没有规则就是唯一的规则。”

人道先兵

现代军事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几乎无所不包。研究兵器,离不开自然科学,而组建军队,养兵、练兵、用兵,也离不开社会科学。大多最先进的发明多产生于军事,又反过来应用于军事,中国古代也如此。但中国传统更喜欢强调,兵学是研究人的学问,人惟求旧,器惟求新。

《汉书·艺文志》为图书分类,把汉代的技术书分为三类:一类与军事有关,收入《兵书略》;一类与天文、历算有关,收入《数术略》;一类与医药、养生有关,收入《方技略》。

古人是把兵法当作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生存哲学,当作竞技体育式的斗争艺术和智力博弈。

《鹖冠子·近迭》中有一段鹖冠子和庞子的对话,非常有趣。庞子问“圣人之道何先”,鹖冠子答“先人”;庞子问“人道何先”,鹖冠子答“先兵”。

战国时代,干戈相寻,生灵涂炭,生存是头等大事。兵法作为生存哲学,不仅关乎个人生死,也关乎国家存亡,开不得一点玩笑。难怪《孙子·计》一上来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贵谋贱技

克劳塞维茨曾说:

在军事艺术中,数学上所谓的绝对值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基础,在这里只有各种可能性、概然性、幸运和不幸运的活动,它们像织物的经纬线一样交织在战争中,使战争在人类各种活动中最近似赌博。

《汉书·艺文志·兵书略》把兵书分为四类:

1.“权谋者,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

2.“形势者,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乡,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

3.“阴阳者,顺时而发,推刑德,随斗击,因五胜,假鬼神而为助者也。”

4.“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者也。”

第一类是带理论性和综合性的兵书,兼赅其他三类,偏重战略,有如方技中的医经(相当医学理论)。第二类是针对具体问题带有对策性的兵书,偏重战术,有如方技中的经方(相当对症治疗的药方或处方)。这两类属于谋略,放在前面。第三类是借阴阳五行和鬼神为助的兵书,偏重天文、气象、地形、地貌。第四类是跟武器、武术和军事训练有关的兵书,特别看重攻城术和守城术。这两类属于技术,放在后面。

《孙子兵法》是第一类兵书的代表作。中国传统最看重这一类,讲技术的书多随写随亡。

中国兵书,数量很大,历代著录据统计有3000到4000种,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后两类。古代兵家不是不重视兵器、兵制和训练,只不过他们更看重谋略。在他们看来,兵器固然重要,军队固然重要,但说千道万,一切要落实到“用”。这就像武术,熟读拳经反复练,关键是能不能见招拆招,接招出招。它更强调随机应变,即兴发挥,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其实是一种艺术,即指挥艺术。

“兵法”离不开武器和军队,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但中国人认为,这些靠科技支撑的东西,归根结底还得交由艺术管。武器千变万化,军队千变万化,但讲谋略,仍奉《孙子兵法》为不祧之祖。中国的传统是以两千多年前的古典兵法指导当下的军事行动,道理就在这里。

绝地天通

中国的传统有一大特点,僧侣地位不高,军人地位不高。这个特点是逐渐形成的。

《左传·成公十三年》有句名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经常被人引用。“祀”是祭祀,“戎”是军事。古人对这两件事非常重视,和世界各国没什么两样。但中国后来的发展,基本取向是国家大一统,宗教多元化,僧俗分界,重文轻武,这与西方有很大区别。

《国语·楚语下》有个故事,说上古时期,天上的神和地上的人,本来有五种官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后来秩序被破坏,“民神杂糅”“家为巫史”,颛顼“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即把天和地,人和神重新分开来。

这个故事暗示什么?我理解,这是讲僧俗二界的分工。

中国官制,见于西周金文,最初分两大系统,一个系统是太史寮,一个系统是卿事寮(卿士寮)。太史寮掌宗教、文化,卿事寮掌世俗管理。

太史寮分祝、宗、卜、史。祝掌祭祀,宗掌世系,卜掌占卜,史掌记事。史的宗教职能最初比较突出,后来与祝、宗、卜日益疏远,逐渐向世俗管理靠近,以记载政事为主。

卿事寮设三有司,司土(后世作“司徒”)、司马、司工(后世作“司空”)。司土掌土地人民,司马掌军旅之事,司工掌土木工程和手工制造。世俗管理靠书史支撑。

中国传统的大趋势,宗教是朝下走,文化是朝上走,祝、宗、卜逐渐让位于史,史逐渐向世俗管理靠拢。国家管理,乱世用兵刑重典,治世靠经济手段和思想控制。由此形成中国的四民之序。

四民之序

世界各国都有僧俗二界。僧侣、教士管宗教信仰和文化知识,地位最高;世俗贵族来自武士阶层,地位也很高;农、林、牧、渔、工、商,凡与生产活动和商业活动有关,地位都排在这两大阶层之下;奴隶和罪犯是最下一等,地位更低。印度种姓这样排序,其他文明大同小异。

清人魏源曾说:“英官教印度庶民,名归四业:一僧,二兵,三商,四役。”僧是僧侣,兵是军人,商是商人,役是工人。这和中国的四民之序大不一样。

《国语·齐语》讲管子“定民之居”,是以士、农、工、商为四民。士指武士,地位在农、工、商之上。秦尚首功,也有一大批军功贵族。

学者多已论述,士从武士变文士,这个身份转变很重要。儒家在这一转变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汉以来,士的概念发生根本转变,武士变成文士。文士是政府官员的后备军。四民之中没有僧侣,也没有武士。

中国人认为,兵、民是两种概念。官拿俸禄,兵食军饷,兵和官都是国家所养,不属于民;和尚、道士,不事生产,靠庙产和信众的香火钱为生,也不属于民。

宋代以来,中国有句俗话,“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另一种说法是“无赖子当兵”。宋《神童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高”,不是读书本身有多高,而是因为读书可以做官,做官最有地位,当兵跟做官没法比。

其实,在传统中国,读书做官的人和吃粮当兵的人都来自农村。

文武之道

《论语·子张》:“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礼记·杂记下》: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周文王以文为号,周武王以武为号。前者以仁恩抚民,后者以武威克敌,最为后人称道。

“文武之道”是统治者的两手。《三国演义》第一回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人都很熟悉这种一治一乱。“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就是反映这种常见的历史转换。

中国的开国皇帝都是武人,但传不了几代就风花雪月,萎靡不振,完全被“文化”而弱化。

宋代,统治者鉴于唐五代的军阀割据,对武人多有限制。宋仁宗以来,西夏入侵,边患严重,始立武举,始刻武经。在这样的背景下,《孙子》才成为武学教本、军人的必读书。

这类读本分两大系统,一个系统是《武经七书》,一个系统是《十一家注孙子》。《十一家注孙子》有注,《武经七书》无注。军人只读白文无注的《武经七书》,不读双行夹注的《十一家注孙子》。

武举,主要考弓马和策论,弓马即骑射,属于武术,不是兵法;策论与兵法有关,多是纸上谈兵。当时,武举是仿文举,武经是仿儒经,就连操办此事的官员都是文官。《孙子兵法》被尊为《武经七书》之首,表面地位很高,其实却暗示了尚武精神的衰落。

武人受文官辖制,这是相当现代化的举措,但两宋在军事上的失败却是有目共睹。雷海宗曾慨言,秦以下,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化是“无兵的文化”。但民间仍有尚武之风。

下面我讲三个人,是中国近代军事文化的典型代表。

蒋方震

历史上,《孙子》主要是军人的读物。军人往往不读书,即使是将领,也主要是从历代史书,特别是从讲战史、战例的古书学中熟悉兵法,这与西方类似。

清末,八旗军队被腐化,已经不会打仗,打仗靠曾(曾国藩)、胡(胡林翼)、左(左宗棠)、李(李鸿章)。北洋系的武备学堂出自李鸿章,讲武学堂出自袁世凯,取代武举。兵学属于洋务。民国,北有保定军校(全名“保定陆军军官军校”,1902—1923),南有黄埔军校(全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4—1930),也都是学外国。

武备学堂和讲武学堂是近代中国的第一代军校,保定军校是第二代军校,黄埔军校是第三代军校。整个民国时期,《孙子》仍是一部名著,但不再是军人的必读书。

近代中国,海军学英国,陆军学德国,拜过很多老师。甲午战败后,很多人到日本学军事。日本是西学东渐的二传手,对中国影响很大。1903年,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被日本文豪森鸥外(1862—1922)译成日文,取名《大战学理》。1910年,《大战学理》从日文翻译成中文,首先刊行于保定军校。

民国以来,中国到外国学军事的人物,名气最大的要数蒋方震(字百里)。

蒋方震是最早到日本学军事的官派留学生。1905年,他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第一名毕业,不久又留学德国,在德国第七军当过见习连长。这种经历,使他回国后名噪一时,在中国军界享有崇高威望。1912年,他当过保定军校的校长。1914年,他用德国的军事理论(包括《大战学理》)注释《孙子》,写成《孙子新释》;1915年,又与刘邦骥合著《孙子浅说》。这是民国最早的《孙子》注。

1938年,这个北洋系的儒将还当过国民党陆军大学的代理校长,但终其一生,从未上战场指挥过任何重大战役。相反,很多共产党的将领,比如粟裕这样冠绝一时的名将,身经百战,战功赫赫,却没有上过任何军校。

蒋介石和毛泽东

蒋介石和毛泽东是一对老对手、老敌人。蒋介石是失败者,毛泽东是胜利者。或以为毛泽东是靠《孙子兵法》打败蒋介石。这是神话。

蒋介石是靠黄埔军校和北伐起家。国共两党的名将,很多都出自黄埔军校。国共分裂前,他靠苏联顾问;国共分裂后,他靠德国顾问;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靠美国顾问。这些都是外来的军事专家。

历史上的农民战争,与擅长骑射的游牧民族类似,特点是运动性、机动性很强。他们采用的是一种类似苍蝇、蚊子的战术“,亟肆以罢(疲)之,多方以误之”。统治者总结经验,往往强调以静制动、以守为攻。毛蒋斗法再现了这种老故事。

《孙子》并非蒋氏所爱。他向黄埔军校推荐的兵书是蔡锷选编的《曾胡治兵语录》。曾国藩、胡林翼是剿匪能手,他们都是不但会读书,而且会杀人的儒家。

立场决定思想。古人中,蒋最推崇王阳明。王阳明是浙江人,他也是浙江人;王阳明毕生功业主要是在江西平叛和剿匪,蒋介石在江西“剿共”,迫使红军长征,可参看蒋介石手定《“剿匪”手本》和贺国光编《参谋团大事记》。

蒋介石最喜欢给部下讲:“破山中之'盗’易,破心中之贼难;吾人如果欲破此江西山中之'贼’,必须先破吾人怕'匪’怕死之心贼。”其说即出自王阳明。

毛泽东和蒋介石不同。他是从井冈山起家,擅长游击战,即历代农民武装惯用,统治者痛骂的“流寇战术”。红军游击战的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倒是很符合《孙子兵法》的名言,“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被中共“左”倾路线的领导者批判,罪名是靠《孙子兵法》和《三国演义》打仗。他爱读小说,从小就熟悉《三国演义》《水浒传》,但并不承认自己是靠《孙子兵法》打仗。他的军事名著多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窑洞。

《孙子兵法》和《战争论》都是为了写书才临时找来看。他的名言是“一上战场,兵法就全都忘了”,根本不相信靠兵书打仗。

毛泽东兵法是弱者兵法,以弱胜强的兵法。弱者对付强者,一要忍,二要狠。井冈山是忍,长征是忍,抗战还是忍,最后才是狠。

战场千变万化,只有一件事靠得住,这就是掌握敌情我情。毛泽东读《孙子》,最欣赏一句话,“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当今之世,中国无战事,兵法无用武之地。研究《孙子》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学日本商人,拿《孙子》当生意经;一种是从思想史的高度读《孙子》,拿《孙子》当智慧书。

你更喜欢哪一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趣的兵法
孙子兵法的智慧和方法
《孙子兵法》与战略管理
孙子与孙子兵法
带你了解中国古代几种主要的谋略思想(中)
【中国智慧】《孙子兵法》到底有多厉害?结果超乎你的想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