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思考 |“低美感社会”的锅,到底谁来背?

不久前,《新周刊》封面报道:“低美感社会”的锅,到底该谁背?评论认为,目前“恶俗粗鄙低劣不堪的文化审美,已人神共愤”,且归因于公权力使然,“美感缺失,甚至毫无审美的公共产品,多是颟顸傲慢公权干扰的产物”,并举例了各地灵堂店招、公墓造型的公共饰物等。评论字数不多,但切中时弊,引人深思。

原文 :《“低美感社会”的锅,人人都要背》

作者 |浙江师范大学 李建华

图片 |网络

1

“低美感社会”来临

无论官方还是坊间,也无论线上还是线下,“美好生活”应该是当下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流行词”。但是,真要准确把握“美好生活”的真谛,恐为难事。

当我们享受着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生活便捷的时候,反而似乎对美麻木和冷淡了,甚至美丑不分、以丑为美了。这也许就是人们现在常说的“低美感社会”或“无美感社会”的来临。《新周刊》更是把中国人患上的审美匮乏症概括为十大病征:丑形象、土味家居、奇葩建筑、非人街道、塑料设计、网红脸、伪古风、广告有毒、抖式快感、文化雾霾。这些现象固然与公权力的滥用有关,同时也与整个社会审美意识的普遍匮乏有关。

2

创造美的生活人人有责

如果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体现的是爱美的普遍性和平等性,那么“让生活先美起来”则表明爱美的优先性和责任性,创造美、欣赏美则要“从我开始、从现在开始”。休谟曾经认为,美是各个部分之间的这样一种秩序和结构:由于人性的本来构造,由于习俗,或是由于偶然的心情,这种秩序和结构适宜于使心灵感到快乐和满足。这就是说,美是基于人性的东西,是让人快乐和幸福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价值的优先性,“没有比快乐更快乐的事”。

当下国人的生活基本上还停留在物质和知识层面,追求善价值的也不多,更没有美的维度了。所以,我认同“全民要恶补美育”的说法。强化全社会的审美意识,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提出审美要求和评价标准,成为实现美好生活的当务之急。

审美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个体差异性,但也不能因此没有一个最基本的美丑标准。特别是文化审美,作为社会公共文化价值的传导必须是积极向上的,我们的媒体必须倡导一种清新健康的审美观。这就需要有专门的公共机构来引导公民的审美取向,从这个意义上讲,“低美感社会”的锅应该由政府来背。

“低美感社会”的形成也与美育的匮乏与错位有关。面对中国社会文化的现状,审美教育应从根本上变革自身形式,不仅是把美育当手段,培养善于创造美、欣赏美的一代新人,而是要建立有内涵审美要求的新的人文精神,并在构建新人文精神的过程中,让当代审美教育活动引领大众文化。目前一些娱乐媒体没有正确的价值导向,放弃起码的审美底线,在“娱乐至死”的同时,也把美给葬送了。

能否拥有美的生活,还与个人的审美能力密切相关。审美生活是美育社会功能的重要体现。它一方面发掘社会生活中固有的美来启迪人心,培养高品位的生活情趣;另一方面又以自身特有的方式来提高人的艺术生活的能力,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从这个意的义上讲,创造美的生活人人有责,“低美感社会”的锅,人人都要背。

走出低美感社会的方案可能很多,但下面的路径无法略过:在重建先锋性的同时,恢复艺术家/学者与大众之间的有效联系,建设适应当下需要的新型公共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懂得审美的人,就不止是生存,而是在生活了
审美能力,决定生活品质
让美育沁润心灵
画家钱建亭:审美品位才是人的终极教养
审美品位,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教养
提升人文素养,构筑文化自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