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正在阅读: 信任也是一种减负

  作者:李长柱

时下,在为基层减负松绑问题上,尽管中央三令五申,各地也高招频出,但名目繁多、五花八门的检查督查仍然让基层难以承受。笔者在和基层干部的接触中了解到,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除了一些上级机关走不出形式主义老路和工作指导思想上存在偏差外,很大程度上与缺乏信任有关,即上级机关不信任下级,尤其是基层,对于基层的事不大放心,大事小事都“一竿子插到底”。

据反映,不信任基层的表现方式各有不同:比如一项新政策、规定出台后,基层正在全力推动学习、贯彻,但检查、监督就接踵而至,一拨又一拨,弄得基层忙上加忙;又如有些本属于基层自己能决定的事情,基层也完全有能力解决,有的上级机关总喜欢插一杠子、指手画脚,让基层无所适从;还有在选人用人等敏感问题上,有的上级机关信不过基层,压缩基层举荐权和拍板权,本末倒置唱主角;等等。

不难想象,如此不信任基层,必然会带来一系列问题:首先,伤害了基层自尊心。凡事都是“被安排”,基层行使不了自己应有的权利,自尊心难免受损。其次,产生了依赖性。凡事都由上面做主定调,久而久之,基层很容易变消极,甚至产生遇事等待指示的依赖性。更重要的是,挫伤了基层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这也信不过,那也不放心,基层一年到头都处于被检查、被问责、被整改的状态,疲于应付,无心进取。

如果说以上问题还是表象,那么这种不信任还会带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由于不信任,导致一些基层单位无心搞自身建设,长期处在“等(问题等上面来解决)靠(凡事靠上面定夺)要(缺啥要啥)”的状态;一些基层干部阳奉阴违,对上级领导机关表面毕恭毕敬,实际上不以为然,工作成了“演戏”;还有一些基层干部精力耗在应付各种检查督查,真正想做的事情反而没精力做,进而变得消极。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近期,中央针对基层负荷过重、已经动摇和影响到基层建设基础的问题,专门下发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并将今年确定为“基层减负年”。其中特别强调要着力解决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的问题,让基层切实从被动迎评迎检、疲于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回归主责主业,服务广大群众。

笔者认为,有矛就有盾。减负松绑虽然是个老大难问题,但办法还是有的。规范“文山会海”、慎用“痕迹管理”、控制“多头检查”是减负松绑,而信任基层、放手基层、依靠基层也是一种减负松绑。作为上级领导机关,要进一步拓宽为基层减负松绑的思路,在信任基层的基础上,重点在服务和指导上下功夫,在雪中送炭、解决难题上下功夫,在提高基层解决自身问题能力、更好地服务群众上下功夫,从而形成一个责权分明、互相信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唯此,才能让减负松绑落地生根、结出硕果。免费推广工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辛识平:为基层干部“减负松绑”
少发文,少开会,还能干好工作吗?
继续做好基层减负这篇大文章
基层干部吐槽督查检查泛滥:一个还没走,另一个又来了
“督查检查静悄悄”应成为常态
半月谈评论:反基层形式主义,从减负开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