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封狼居胥为何是古代名将的最高荣耀?正是因为西汉这位名将!

自古以来,对于军人来说,封狼居胥始终都是最高的战功,也是最大的荣耀。“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在南宋辛弃疾的笔下,元嘉帝也想来一次北伐,做到封狼居胥,可惜仓皇北顾。

唐代,李靖、李绩破突厥的轻骑快马在它山脚下驰过;侯君集灭吐谷浑的年夜军在这里安营。唐人的诗歌里,也回响着狼居胥山的万古悲风:“何问狼居胥,执戟夜急行”、“狼胥山前金风抽丰紧,黄戈壁漠起塞声”。由此可见,当时狼居胥山,也是唐军经常活动的地方,也是重病防守的地方。

到了明朝,大将蓝玉率师15万北征蒙古,北元脱古思帖木儿害怕明朝,远远北逃,躲到了打鱼儿海(今中国与蒙古交壤贝尔湖),但被蓝玉发现。是日正值风号沙飞,元军毫无防备。蓝玉乘机率年夜军奔袭敌营,元军年夜败,杀其太尉蛮子,元天子及太子率领侍从数十人仓促北逃。蓝玉以精兵追之,脱古思帖木尔的次子地保奴、妃、公主以下百余人及吴王朵儿只、代王达里麻及平章以下官属三千人,俘获男女七万七千余人,缉获年夜量宝玺、符敕金牌、金银印诸物及马驼牛羊十五万余,烧毁敌军器不可胜数,完全摧毁北元职官系统,又破哈剌章营,获人畜六万名震全国。明太祖闻之年夜喜,诏令奖励,封凉国公,在史书上这是一次可以堪比封狼居胥的军事行为,一扫宋朝以来的弱势,也确保了明朝初期北方边境的安定。

到了明成祖年间,五征蒙古。在此期间,朱棣追击蒙古败军之狼居胥山下,杀青牛白马祭告天地,然后勒石记功凯旋还朝。由此可见,自古以来,无数帝王名将都把封狼居胥视为最高的战功荣耀,无不向往,就连南宋民族英雄岳飞,也要功业要刊燕石上,归休终伴赤松游。那么,封狼居胥到底是什么?引得无数名将竞折腰。原来,这和西汉汉武帝时期的著名的年轻名将霍去病有关,也是他一生的最高荣耀。

匈奴,兴起于今内蒙古阴山山麓,他们披发左衽。《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于夏末商初被北迁之夏族淳维兼并为匈奴,世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中国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末汉初称雄中原以北的强大游牧民族。在秦朝时,大将蒙恬追亡逐北,将匈奴势力赶出河套地区和河西走廊,为了固守北方,秦始皇修筑长城,将蒙恬的30万兵马派驻长城脚下,防备匈奴南下(据说是秦始皇得到了一个神秘预言:亡秦者胡)。

到了秦朝末年,天下大乱,楚汉纷争,在匈奴出现了冒顿单于,开始对外扩张,公元前201年,韩王信被迫投降匈奴。次年,汉高祖刘邦亲率32万大军征讨,在白登(今山西大同东北)被匈奴冒顿单于40余万骑兵围困七昼夜。后用计逃脱(据说是用了陈平的计谋,用重金送给单于的王后,也有一说是因为周勃军团及时赶到,匈奴见汉援军已到无取胜把握,才顺水推舟同意撤兵)。随后汉朝采纳了刘敬的建议,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以汉室宗女嫁与单于,并赠送一定数量的财物以及开放关市准许双方人民交易,这项政策延续到了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据说在吕后时期,还发生了一件相当耻辱的事情,刘邦刚死不久,冒顿来书中写着:“孤偾之君,生于沮泽,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之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两主不乐,无以自娱,愿以所有易其所无。”。这封国书是写给吕后的,大意就是你死了丈夫,我也死了妻子,咱俩都不开心,无以为乐,我想你来做我的女人,我做你的丈夫,自此咱俩都开心.....”这封书信明显带有戏弄之意。

据说这封国书送到大汉朝廷,把吕后气了个半死,吕后的妹夫樊哙(就是在鸿门宴勇闯项羽军营的樊哙)暴跳如雷,要朝廷给10万兵马,横扫匈奴。吕后是什么人?那是相当狠毒的,亲自下手诛杀了韩信,而且把争风吃醋的戚夫人做成了“人彘”,还得意洋洋的让儿子汉惠帝去参观,结果把汉惠帝吓得一病不起。如何狠毒强势的吕后,面对匈奴单于的公开侮辱,不但没有立即出兵,而且连回击都没有,反而如何做的呢?吕后是个聪明的女人,自然知道其中利害,于是压住怒火,用心平气和的语气给冒顿单于回了封信,按照季布的建议,大抵意思是说:“单于啊,不是我不想啊,可惜我已经年老气衰,头发和牙齿也脱落了不少,如今我已经毫无姿色,虽然我很想跟你在一起,但是我已经没有了男女之间的欲望,再者我的行动不便......但是我有两辕大车和两匹宝马,这些就送给你吧,以后请不要惦记我这个老太婆了…..”这封书信传之冒顿单于处,传阅匈奴各部首领,这些首领看罢,自知理亏,遣使向吕后表示歉意,从此此事不再提。从此汉匈开始了数十年的和亲历史。

到了汉武帝时期,特别是经过了文景之治,汉朝国力倍增,特别是平定七国之乱后,汉朝的军力不断提升。汉武帝修改了既定国策,决定对匈奴展开反击。在这一阶段,卫青成为汉武帝倚重的主要将领,而霍去病则成为汉武帝重点培养的下一代统帅,当时的霍去病才不到17岁。

公元前123年,霍去病被任命为骠姚校尉,率领八百骑兵随卫青出征匈奴。卫青当时也是骁勇善战的一代将领,让所到之处的匈奴人闻风丧胆,于是霍去病和卫青率领士兵深入草原几千里,都没有找到匈奴人。在回程的途中,有勇有谋的霍去病只带了少量骑兵,轻装上阵,脱离大部队狂奔数百里,向匈奴人出击,共斩首匈奴2028人,俘虏的全是当时朝廷里面的大官员,还是上位者。这一战果不仅震动全军,更是震惊了匈奴人。汉武帝得知了这个惊人的战果,立刻封了霍去病为冠军侯,取勇冠三军之意。不仅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使得秦朝末年失去的河西走廊再次回到汉朝手中,汉武帝下令设置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其中酒泉据说是霍去病在此将汉武帝御赐的美酒倒入泉水中,从而让所有将士都品尝到而得名。

对于霍去病来说,人生最顶点的就是漠北决战。在这次战役中, 霍去病锋芒毕露,打得匈奴人一路向北逃窜,而霍去病一不做二不休,率领大军乘胜追击,直逼贝加尔湖南岸,斩杀匈奴士兵七千多人,重创了左贤王部。凯旋途中,霍去病命人堆土增山,然后他登临山顶,南面中原设坛祭拜天地,并在山上立碑纪念,以示此地纳为汉家疆土。《汉书·霍去病传》曰:“骠骑将军去病率师躬将所获荤允之士,约轻赍,绝大幕,涉获单于章渠,以诛北车耆,转系左大将双,获旗鼓,历度难侯,济弓卢,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瀚海。”也就是说,霍去病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又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要知道,在古代,封禅向来都是国家大事,只有帝王和诸侯王才可以,而霍去病在狼居胥山举行封禅大礼,可以说是古代名将的最高荣耀,而这一年霍去病才21岁。

不过,对于西汉王朝和汉武帝来说,对于霍去病都是给予非常大希望的,但是霍去病却在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突然去世,年仅23岁。汉武帝极为悲伤,调来由匈奴人组成的属国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东的霍去病墓。他还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或许是爱屋及乌,在汉武帝封禅泰山的时候,还专门带了霍去病的儿子霍嬗,可惜不久生病去世(年仅十岁),由于年纪太小,没有任何后代,霍去病的封号无人继承。对于一个说出:“匈奴不灭,何以家为”,激励了数千年将士的年少名将来说,唯一值得欣慰的大概就是汉武帝极为信任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甚之让霍光效仿周公辅成王来辅佐汉武帝的儿子汉昭帝。不过,封狼居胥也成为了古代名将一生追求的最高战功荣耀,而霍去病也成为和卫青一样,成为西汉王朝最杰出的名将之一,永载史册。

霍去病墓

霍去病墓,于武帝元鼎元年(前116年)建,位于茂陵东约1公里处,即今兴平市南位镇道常村西北,墓为山形。《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冢象祁连山”。当地人俗称“石岭子”。

霍去病墓底部南北长101.5米,南宽56.70米,北宽58.40米,高18.38米,占地面积5841.33平方米,封土62961.24立方米。墓冢上下,墓地周围,乱石嶙峋,苍松翠柏,荫蔽墓身。墓南东西两角,各有回栏曲经,通向墓顶。霍去病墓南立石碑一通,题铭:“汉骠骑将军大司马冠军侯霍公去病墓”。上款为“赐进士及第兵部侍郎陕西巡抚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毕沅书”。下款为“大清乾隆岁次丙申孟秋,知兴平县事顾声雷立石”。碑前标志一座,题铭中为“霍去病墓”。上款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款为“时代:西汉”。“国务院总编号:第166号”。“分类号:第5号”。“陕西省人民委员会1962年12月9日”。

18岁领兵作战,曾先后 6次出兵塞外,获得大捷,打通了河西走廊。元狩六年 (前117年)病逝,汉武帝为纪念他的战功,在茂陵东北为其修建大型墓冢,状如祁连山。封土上堆放着巨石,墓前置石人、石兽等。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茂陵的重要景区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朝时期的霍去病,为何在追击匈奴的过程中死亡呢?
中国故事·爱国篇 3霍去病
中国历史上,最有军事天赋的将领是谁?
骑兵战史中神一样的存在——霍去病
霍去病(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卫青的外甥,去世时年仅23岁)
霍去病[西汉中期名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