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三卷书香岁月《人如茶,时间如水》《抱炉烹茶看博客》《流水时节的坚守》

九 人如茶,时间如水

人如茶,时间如水。好人经得起时间冲泡,孬人经不起。

人不是茶。再好的茶,冲泡时间一长,也会淡而无味。人如不断注重修养,张扬灵性,则可愈久弥珍。

茶君子,清雅,醇厚,宽和。每日把盏,不求其贵族气,而求其自然、清芬,宽和平静,融入生活与生命的内在质感,让凡俗生活具备诗意品质。不怕人骂文化阿Q。这是老男人的茶道精神。

男女之别,老少之别,乡土之别,职业之别,贫富之别,在纯精神交往领域,可以淡化到没有。无论男女,要在灵性。只不过男人一般在厚重中现灵性,女人在贤淑中现灵性。没有灵性,都会淡苦无味。

品茶是在品一种修为一种态度一种境界,灵性毕现比茶叶本身是否价值连城重要得多。

2008-1-2

十  抱炉烹茶看博客

    几十年一遇的一场大雪,使生活和心境本来清淡的我,更加止若冰雪。年关将近,加上大雪封路,的士绝行,不如猫在家里,发盆炭火,砌壶热茶,写字,看帖,翻书,听音乐。心静,比热闹更适宜我。沉入,再沉入,身在寒斋,心游雪野,浪漫无拘,是我向往的生活状态。

    每天深夜,老伴看电视,我管理博客圈。天天读博友文章,透过文字,进入他们的生活和心灵。汉语姿态已经有56人了,常写文章的也有二三十人之多,相当一些人非常沉入、专一,舍得在读书、思考、写作上下功夫。我并不把博客和博客圈当作娱乐、交友、记载私人生活的场所。在我看来,之所以需要博客,就是收藏、阅读、交流汉语文学创作。因而我首先看重的是创作姿态、生活姿态与心灵姿态,然后才是友情与娱乐。我很少在博客中记载个人的心情与生活,除非重大事件。多少年来,我基本不写日记。与创作和工作无关的琐事,记也无益,让它烂在心里,生长出句子,有可能的时候写成较为成型的文字。我愿意将我的真实示人,却不愿以内心的软弱与丑陋示人。心灵袒露在作品里,比零零碎碎直白地说出来好。更需要交流的是创作,而不是生活每日产生的各类垃圾。

    纷纷扬扬一夜大雪掩盖了所有的丑陋和罪恶,把周围装扮成美丽的童话世界。银色的冰凉世界让人癫狂、幻想,所有的痛苦被深深埋葬,仿佛自己成了冰雪世界的国王。文学同冰雪一样,要么是对生活无情的改写,要么是对痛苦的深深掩藏。前者让人们振奋,后者让人们幻想。总之是给人一点慰籍一点提醒一点支撑,不要轻易举手投降。彻底的悲观与完美的理想组成永不见面的两极,让我在两极之间厮守、来回奔跑。我崇尚情感零状态,白茫茫心地真干净,无有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文字不过是灵魂的舞蹈。写作即是灵魂行走。文字让灵魂飞扬,文字随灵魂飞扬。文字的姿态即是灵魂的姿态。我的灵魂并不属于我自己,它没有性别、身份、角色、国别、族种与故乡。如同飞舞的白雪一样,说是,满世界都是。说不是,那一朵都不是。我其实是一只很小很小的瓶,不住地从大海里吸水,必须永远装下去,却永远装不满。每天的读博,就是吸水一种。我灵魂中就有很多人的灵魂,碰撞,搏击,生化,交融于无形。

    夜静静的。雪依然下着。人们都已熟睡。炉火正红。键盘滴答。一杯热茶,芳香四溢。我喜欢这样的寂静,喜欢这样的雪夜,喜欢这样独自阅读、思考和写作。

   2008-01-28

十一  流水时节的坚守

      连日阴雨,天气寒凉。城外已是满山遍戴黄金甲了,门前的菊花却含苞没开。

      说住在城里不确切。是在宜昌城区边缘、夷陵中心城区边缘。社区名叫黄金卡,原是个村。说是赵公元帅见这里黄土包是黄金,赐了名。20世纪70年代有一个火车站,80年代相继建起三峡烟厂、宜昌县家具厂、宜昌县石油公司,90年代整体转非,本世纪修通发展大道,农民手里的地差不多全征了。有段时间,烟税是县里财政收入支柱,大伙便说亏得把烟厂搬来,应了吉名。现在这里是早已转非农民和征地后赋闲在家吃征地费居民的集中地,征了地的农民,获得征地费几万、十几万、几十万到上百万元不等。更应吉名了。也有不少招工进了企业,田退了,现在买断在家,分文没得到的。拿钱的就说,三十年河东,三十河西,那时有关系进厂,我们脸朝黄土背朝天;现在他们下岗,我们得钱,天公地道啊。那些买断安置的,打掉牙往肚里吞。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天晴没非干不可的事,下雨更没非干不可的事。写字,喝茶,读书,上网,参与编书和策划。每日要做的事排得很满,无法一下子干完,由着性儿来,今天干不了明天再来。好在干起来效率不差,都能按约定时间完成。只是欠了不少文债,但友情不在一日,可以慢慢读,慢慢写。

    没下雨以前,同老伴挖了一块菜地,累得一身大汗。今天又同老伴到菜地扯草,扯回一蓝菠菜、芫荽、白萝卜菜,邻居又给了一包四季豆,够吃两天了。

    老伴常和周围的大老娘们一起上街,一起上山,一起逛发展大道,来来去去图个伴。下午或晚上与老头老娘们打麻将,扣一铳二,一人一手十二元封顶,我定的规矩。有时被老婆拉上场凑人数,手气霉,输透。她赢的时候多。

    《心似流水》原没想一直写,却总有话说,隔几天花个把小时写一段,放不了。深夜临屏自语,只当累了叹气。鬼金、天狼、钧剑、方方先生、山梁、泽勇、空水、青萍、海风、安安、藤儿、谷儿秀等都给我以鼓励。老实说,我不是写博客日记,也不是一门心思搞文学创作。我是退休之人,写修行,写自悟,给自己做点精神治疗,以便不那么苍白无聊。

    多年前,我说过文学小道的话,让视文学为生命的朋友很不以为然。元辰小子有何德能,竟说文学小道?不是说我有文学水平,是说一个客观事实。文学好比海上的冰山,支撑这座冰山的是写作者的生活。生活有大道品质,托起来的作品才可能有品质,这叫创作主体决定论。我是创作主体决定论者。

    这里有三重意思:

    其一,文学与人生的关系。我不认为艺术至上,而认为人生至上、生活品质至上,可以为了生活而放弃文学,不可以为了文学而放弃生活。艺术从来是人生的副产品,从来没听说过人生是艺术的副产品。敦煌莫高窟的那些艺术品够精美的,可是一访才知道,不过是当时宗教生活的副产品,创作那些东西出于宗教情怀和宗教需要,没想到它们是名传千古的艺术品,否则岂敢覆盖前人作品重画后来的呢?曹雪芹、蒲松龄要把《红楼梦》、《聊斋志异》写成千古名著,愿望一定有的,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心中不吞不快的感叹与情怀。我怀疑文学一旦成为一种职业,到底还有多少内在冲动?不论是职业作家或自由撰稿人,你得吃饭、拿工资、拿稿酬,当然只能在内在冲动与外在可能之间找平衡了,结果肯定扼杀了不少优秀的想法。不是不要人当职业作家和自由撰稿人,而是鼓励那些不需要以稿酬为生存条件的人,尽量不追求主流认可和发表,完全按照个性的内在冲动写,也许被扼杀的机会就少,经住时间考验的可能性就多。

    其二,作者与作品的关系。我不认为,只要作者努力,就能写出好作品。只有天赋、学养、技术都非常过硬的作者才能写出好作品。单从文本来看,也许只要把生动细节描述出来,作品就成功了。但是,作者精心选择细节、设置结构、大象无痕地选择技巧,绝不是有一桶水,就能倒出一桶水。这种整体的功夫、整合的功夫、凸显在文化背景之上的功夫,也许一辈子努力,也不能举重若轻。看那些名篇的作者,谁不是经纶满腹、情爱满怀、终生读着悟着写着?象《伤痕》那样偶然选择,而开启一个时代的,机会实在太少。更多的是以终生搏一篇。要成为写作者,先要成为写作所需要的人。生活、内心、付出紧紧与写作绑在一起,浸淫日深,以至完全成为一个以文学艺术为思考的人,自觉透着人类大爱大觉大慧的人,除了至上的文学心、没有悖于文学法则私利的人,才可能以真实的我、文化的我、人类的我,托起熠熠生辉的人类文学。即便认识到这一点,如我并未从小就受良好文学教育者,依然无法把先天缺失赶回来。年轻固然有优势,但半途睡觉,等醒来,追赶没有睡觉的人,何岂难也!

       其三,文学之道与宇宙大道的关系。我不认为文道可以不顾天道地道人道。仅从知识或艺术感受的角度,可及常道,不及非常妙道。而好的作品,常读常新,绝非仅仅写实或仅仅想象。文学艺术之所以可以和宗教(哲学)、爱情、死亡共同列为四大千古之谜,全在能及非常妙道。文以载道,载这种说不清道不明却可以感悟在怀的非常妙道,不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能是常识也可能是桎酷的道理、道德、道义。无上妙道是一种合于宇宙本真的灵转状态,天不变道亦不变,天变道亦变,反过来也可以说,天虽变道不变,天不变道可变,至少掌握这四种状态的千变万化,且应对妙出,才有点得道的影子。而通常的文学思维,出了多少有点形象思维以外,余皆望现代科学思维之背影,何谈妙悟思维,别出灵通,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样的思维水平想超《红楼梦》、拿诺贝尔奖,自然不可能。哪个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像流行的那些平面纪实作品?即便最乡土、最史诗、最先锋的作品,也没有达到厚重书写民族心灵史,张扬作者文化个性,别树一帜引导一个时期创作的高度。如果写出这样的作品,即使不得奖,也自有有眼光的读者在。

    由文学而及妙道,艺术妙道、人生妙道与宇宙妙道包容于作品中,深潜在文字后,是好作品的共同特征。《红楼梦》是,《儒林外史》是,我看过的德富芦花《自然与人生》、卢梭《忏悔录》、蒙田《黄昏散步》、黑塞《荒原狼》,卡夫卡、博尔赫斯也都是。鲁迅和沈从文还不是,王小波也还不是,再后来的没有谁敢理直气壮说就是。没有上好的作品,是民族思维、情感、意识、学养、见解、积累统统有问题。百年不出最优秀作品不可怕,写二流三流乃至像我不入流的作品也不是错。错的、可怕的是把二流三流不入流的作品抬到榜样的位置。大家只写这样的东西,中国文学只能出口转内销,关门自给自足了。

    不要问我有没有资格说这些话,这是一个人的喃喃自语。_____“一个人”这些年也用滥了:《一个人的乡村》,《一个人的写作》,《一个人的札记》,《一个人的相思》,《一个人的忏悔》,《一个人的鹦鹉学舌》,《一个人的脱裤子放屁》。谁叫你一个人呢,多喊些人来啊,狂欢一场,滥醉以泄,是不是心中平坦得多?______我说过,治疗我自己。也许还要写十年,“湖还在我心中,马还跪着,长满水草的湖里依然有鱼,有大鱼。可是,任我怎么守望,能钓上一条么?文学如爱情、爱恋,除了努力,还有机遇。所以,我的等待更多的是独自守望一方风景,不是钓上一条大鱼。”(回复青萍2008年10月30日,该作者有散文《跪着的白马》和《心中的水草湖》)

    “与其说守望文学,不如说守望人生。自己的宿命,如不坚守,必定投降。向生活投降不是个人耻辱,但没到时候就举手,即是一种耻辱了。文学是海上的冰山,在海底托着冰山的是写作者的生活。生活有多充实,文学才可能有多灿烂。也可以说,生活有多贫弱,文学有多无奈。我的生活是不幸的,我的态度很顽强,但远不足灿烂。我始终把文学作为促进生活质量的手段,为了生活,也许我可以放弃。如果放弃了,证明我已达到非投降不可的地步了。那时,你要原谅我。”(回复青苹2008年11月1日)

       2008-1-2日

微主简介

元辰,本名袁国新,宜昌人。作家,网络文学批评者,著有《悠悠人生》、《网上漫语》、《现场批评》,发表小说、散文、诗歌二百万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茉语知音 | 流水
一生要读的50篇散文
【第三届水缘文学征文大赛032#】感怀驮娘江(散文)​||庞霄云(广西)
马润涛 | 温暖的文字,流水的日子
我与书的故事【漳河文韵】
丁超明丨我们有约(诗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