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媒体文学联展||抗疫散文五:刘艳《说不出门就不出门》

夷陵评论

夷陵区文艺评论家协会  主办

2020-055  总第 532 期   编发:元辰

抗疫散文五

刘艳

说不出门就不出门

刘艳,女,笔名荷叶儿,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宜昌市作协会员,宜昌市夷陵区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中华诗词》《朔方》《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文化传媒网》《三峡日报》《三峡晚报》等省、市刊物发表散文、诗词多篇。

说不出门就不出门

/刘艳

叮铃铃……

今儿是平凡小卖部接到的第五个电话了。跟前四个电话一样,都是来问店营业了没,有没火纸卖。望平凡都一律客气地回话,没有营业,大家也不用出门,亲人们在地下都晓得的!晓得孝子们的心,过年没有去送钱等疫情过了再补也不迟。

平凡小卖部是太平镇祥和村望平凡开的一家小百货店,就在长江边上,望平凡自己家里。小卖部说大不大,但吃的用的日用品一应俱全,供应着村里百十户人家的家常用度。过年过节也会卖些加多宝八宝粥脑白金啥的礼品,当然,农村人祭祀用的火纸更是常年都有的,特别是过年了,这些更是紧俏货,哪家儿子姑娘会不孝顺,过年不给亲人送个灯上个坟烧把纸呢。这不,一晃就要到正月十五了,连在家快半月的张婶都憋不住了,说眼看就是小年了,总要给亲人烧张纸钱吧。

张婶家在村是独家独户,隔壁邻居离得远,家里人不多,儿子媳妇在外地做生意,年前刚回来,一个五岁的孙子张婶带着。盼着盼着,好不容易过年了,儿子媳妇回来了,团聚了,哪想过年了也不能出门,政府有要求,凡是从外地回来的,都要居家隔离,如果是武汉回来的更严格,家里隔离不说,隔离期间与家人保持至少一米的距离,还要分餐。弄得张婶一阵紧张,问了儿子才知道,是新冠病毒闹的,这病毒可怕呀,从武汉传出来的,传染性强,一不小心碰到就会被传染。

幸亏儿子不是从武汉回来的,张婶想。儿子虽不是武汉回的,却是从武汉火车站中转了一站回的,儿子后来说。张婶一下慌了,这可怎么办?如若儿子不小心染病了咋办?还有小孙子,孙子还小,天天都在家,孙子可不能得病。儿子媳妇到底见过世面,读过几句书,回家前虽没引起警觉,但马上从网络从各种媒体报道中发现了事情的严重性。没过两天,就听说武汉封城了,接着宜昌也封城了。紧接着村干部大喇叭喊话也来了,说:乡亲们,今年过年不要出门,不要串门,大家都要在家里,就是娘老子来了也不能让他进门!特别是从武汉回来的人员,更不能出门,要居家隔离!与家里人也要隔离!隔离至少十四天!大家要响应政府号召!响应政府号召!不准出门!不准出门!

这还了得!张婶护孙心切,当机立断,把孙子跟儿子媳妇隔开来,坚决不让儿子媳妇与孙子接近。说不接近就不接近。张婶只企望儿子媳妇刚回家那次抱孙子时体内还没病毒。说行动马上行动。幸亏是农村乡下房子大,二层楼,张婶让儿子媳妇住二楼,孙子和她住一楼。没有口罩,过年也没处买,张婶想了个苦办法,饭菜做好后送到二楼楼梯,由儿子媳妇自取,儿子媳妇吃完将碗筷洗净消毒后再送回。楼梯口还专门放了一张小桌子,方便饭菜放置。这样一来,楼上楼下互不干扰。张婶庆幸儿子这几年有出息,挣了点钱建了这一小楼,要像以前还住在老土坯房子里,真不知怎办。都安排好后,张婶松了一口气。

日子慢慢地一天天过去,儿子媳妇小心观察着自己的身体,足不出户。张婶更小心地观察儿子媳妇,数着天天,生怕有什么闪失。

这天是正月初六。从儿子回家那天算起,一晃已过了十天。再有四天就安全了,张婶在心里默默祈祷。可不想什么偏来什么。儿子半夜醒来突然感到难受,头疼、咽喉疼、咳嗽,鼻子也堵住了。张婶的心顿时揪紧。儿子说妈你别慌,也许就是一感冒,这段时间天天吃了睡,睡了吃,没事就玩手机,晚上还熬夜,可能熬夜着了凉,还是打电话问问医生。张婶立时反应过来,大门口贴有卫生院家庭医生电话,马上找来给儿子,依着电话跟卫生院打了过去。卫生院很负责任,仔细问了病症,儿子一一回答。又问是否有武汉旅居史,也如实回答。卫生院一听有在武汉停留,立马说,我们派救护车来接你到卫生院诊治,又叮嘱千万做好家人防范,不要密切接触。

救护车夜半时刻渐行渐近的马达声让周围村民的心拉起了警报,连这几日聚集打牌的几户人家心里都犯了波澜。虽说村里比城里消息闭塞,但网络、电视无处不是全国各地疫情的信息。大家不关注国事,自己的命总要关注。但关注自己的命是一回事,把村干部的宣传当回事那又是另一回事。那几天,村干部嗓子都喊哑了,还有好些个户照样三朋四友聚在一起打牌,不听,说:个杂活的!多大个事!阵仗再大那是在城里,封一个武汉不就够了吗,连农村都封了,不就是一病毒吗,敢不成病毒长了飞毛腿,能从武汉飞到这大山里了?又没出个门!我们打个牌又怎么了?牌又不传染!

救护车一会便到了张婶家门口。卫生院的同志们很细心,拿着几个防护口罩,雪白亮丽地进屋了,把口罩递给张婶,嘱咐张婶一家人戴好口罩,注意防护,注意隔离,便把张婶儿子接上了救护车。

张婶的心这回提到嗓子眼了,感到无比害怕。害怕这突然的灾祸降临到自家头上,双手合十,嘴里一遍遍念叨阿弥陀佛菩萨保佑,一夜未眠。没想第二天,儿子便打电话报告了好消息,说在医院拍了胸片,肺上还好,初步诊断是普通感冒,开了点药让回家休息。但还是要注意观察,居家隔离,一旦出现其它症状,就要马上给卫生院打电话。

儿子是戴着口罩回来的。从此口罩不离口,除了吃饭。张婶的心是七上八下,自儿子从卫生院里回家后就数着小时度日,虽说是普通感冒,但又怕误诊了呢?听说好多病例开始没确诊,后来又确诊的不在少数,生怕儿子再有个闪失。

奇怪的是,自打救护车到村里来了一次后,再没见偷偷聚众打牌的了,村里似乎安静了许多,偶尔看见某个大妈在菜园子里砍白菜拔白萝准备晚饭,偶尔看见邻居孩子在自家稻场玩耍。大家都满怀心事地窝在家里,或做做家务、看看电视,或干脆在床上躺着睡觉,大冬天躺在被子里总比外面暖和,还节约柴火。小孩子呢,多半抱个电视看动画片,或拿着大人的手机玩游戏,也有懂事的孩子,帮父母摘摘菜、扫扫地啥的,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再就是看书,可喜欢看书学习的大人或孩子,实在少,除非是孩子有非完成不可的寒假作业,有大人监督着做。

数小时的日子终于让张婶艰难度过了四天。四天里,儿子吃了几颗感冒药,一杯接一杯地喝热水,咽喉似乎不疼了,头也轻松许多,咳嗽也有好转,没有出现让张婶害怕的发烧,张婶稍稍松了一口气。村干部说过,从武汉回家的,都要主动在家隔离十四天,十四天以内不发病就基本安全了。儿子虽不是电视上说的新冠肺炎,但这次感冒真真让张婶虚惊一场,让张婶感到这场病毒来的可怕,心想武汉那么多人发病,有的一家人都病了,身边一个亲人都没人,真不知他们怎么熬过来的。

十四天终于过去了。居家半月的张婶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想儿子身体既然没啥事,是不是应该考虑给他早逝的爹上个坟呢,年三十那天都没去成,十五是不是应该办了。忍不住给小卖部打电话,没想到小卖部望平凡那个表亲,竟然说还没营业!张婶心里就有点怨。这是怎的?是不是嫌我家儿子是从武汉回来的就受歧视啊,听说湖北人在外地都不受待见,见到湖北人就避之不及,就像湖北人身上都带病毒似的。

还是儿子猜到了娘的心事,宽慰说咱湖北疫情形势严重着呢!政府有政策,十五不准祭奠,不让咱出门,要等疫情控制了,才能出门。咱在家就是为国家作贡献呢,爹不会怪咱的!

张婶的心一下透亮了,连连称赞表亲电话回绝的好,不唯利,有大义,跟儿子说:行,咱响应国家号召,说不出门就不出门!

202029日于夷陵)

    《夷陵评论》欢迎惠赐达到省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水平的文学作品,来稿附个人简介、个人照片,邮66371560@qq.com,文责自负。 已在微信平台发布的,需对“元辰文苑”开放白名单。元辰赞赏账户陈宇辰只对元辰个人作品开放

微主元辰,本名袁国新,宜昌人。夷陵区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著有《迈向智慧的金色通道》《悠悠人生》《网上漫语》《现场批评》,发表小说、散文、诗歌二百万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返鄂3天逃离,50天里5次隔离:“我与新冠肺炎擦肩而过”
【洞庭作家】张国华/“木老倌”要当劝导员
儿子早逝媳妇跑了,86岁老奶奶抚养4个孙子,心酸啊
​生男啊难生
洪波: 疫情之战我的家
隔 离(崔炯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