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兰文汇||袁红兵/有感参与修族谱
userphoto

2023.07.14 湖北

关注

袁红兵,教师,爱好书法,业余写作,笔名垚生

有感参与修族谱

文/袁红兵

最近几年,寻根活动此起彼伏;族谱作为寻根的依据,修谱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在修谱的热潮中,机缘巧合,我也幸成为夷陵区分乡袁氏宗族修谱工作的成员之一承担走访调查、资料收集、部分录入、样书汇改、印数征订、成书付印等工作修谱告罄之时,回顾这段经历,感触良多。

血脉涌动,是一种灵魂归根的情缘

致力修谱,是因为我对宗族血脉渊源有着极深的探求欲望。细想起来,这种欲望在我少年时期就结下了。还是从我给同宗的长辈们拜年说起吧。

在袁家冲,正月初一都是要给同族同宗的长辈拜年的。我很小的时候,每年的正月初一,我都会早早地起床,洗漱完毕,给父母问安过后,带着妹妹们,去给同墙共檩的邻家刘婆婆拜年,刘婆婆十分热情,笑盈盈地招呼我们坐下,还拿出好吃的给我们吃。

坐定,她家田爷爷说话了:“你先给我拜年,不像(恰当)啊!”

“有什么讲究吗?”我好奇地问他。

“你应该先给辉爷爷拜年,你们是亲房啊。”

“您和我们不是亲房吗?”

“也是,我们屋场的人都是一个祖宗的,还有岩里住的那一支也是。毕竟你的爷爷和辉爷爷,是亲两弟兄,我和你爷爷是叔伯弟兄。”

其实,当时我并没听太明白,只是隐约感觉亲疏有别。于是,我到了辉爷爷家,我问,“我太爷爷叫什么名字?”

“坤啊。”

“我太爷爷的爷爷呢”

“缙啊。”

“我们那个祖宗叫什么名字啊?”我打破砂锅问到底,却难住了辉爷爷。

“哎呀,那么老远的事情哪个晓得呀,你长大了去弄个究竟嘛!”

这事在我心中留下了遗憾,辉爷爷的戏谑成了他对我的嘱托,我一直想弄明白。

随着年龄增大,我多方打听,了解了一些族谱的常识。听说国本大爹保留了一本百年前的老族谱,我如获至宝,利用假期时间,专门到他家查看。第一次知道了始祖是谁,第一次听到关于袁氏的传说。

这已经是近三十年前的事了,当时,我从老谱上把我所在的分支,从始祖开始誊写下来,终于知道了爷爷们口中的祖宗是谁了。

后来又想起田爷爷说,住在岩里的一支和我们同祖宗。我想把这个事情也弄明白,打听了几位老人,都说不太清楚,倒是周婆婆提醒了我,“岩里半山上,那位老祖宗的碑还在,你去看看。”在堂弟的陪同下,我们披荆斩棘,历时两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了老祖宗的墓。原来这是 “岩里的一支”的祖宗,碑上记载,我的高祖是他的侄儿。看来有戏,因为老谱记载到我的曾祖辈。我又走到桃子园国本大爹家,继续查看老谱,才知道,爷爷们说的祖宗,是我的烈祖(从我起上溯到第七代),名懋。懋有三个儿子,我们屋场住着大房二房,幺房迁到青峰山脚下(岩里)居住。至此,懋一支我整理完整。

因为工作,我没有更多精力搜集整理其他支系。就此,一搁置就是近三十年。

参与修谱,践行文化传承的责任

前年暑假,我正在家里休息,家住桃子园的国本大爹忽然来访。只见他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提着水壶,步履蹒跚。我连忙迎接,让座递茶,热情招待。稍息,他说明来意,原来,前人把族谱交给他时,有交代,希望他能把族谱补充和续写完整。

他说:“我已九十高龄,再不行动,就没有机会了。我要加紧走访,整理完成对前辈的承诺。

原来,九十高龄的国本大爹修谱,承担的是一份文化传承的责任。这使我我受到极大的振动,我说:“这是好事啊。只是凭您一个人的力量太单薄。您可以每一个支系找一个代理人,由他走访,整理好那一支,再交给您汇总。您年岁大了,要保重身体,坐镇指挥。需要我帮忙的,在所不辞。”我说完,把我所在的一支资料转交给他。

大爹听从了我的建议,组成了一个编委会。半年时间,资料陆陆续续汇集到大爹手中。大爹拖着病体,日夜操劳,在老谱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完善。并根据现在的阅读习惯,把老谱的竖版改成横版。他还搜集整理了“袁氏传说故事”,袁氏名人录等篇目。历时一年,夷陵分乡袁氏新族谱手写本框架基本完成。

为了让族人都能看到族谱,还需要在电脑上编排,设计,然后打印成册。这个工作他交给了国新小爹。国新小爹是文化人,出过书,文采斐然,书法有自己突出的特色,的确是不二人选。然而,国新小爹文联工作繁重,也是七十多岁的高龄老人了,我在手机上常常发现他深夜仍在工作,作为后生,心疼不已。我主动申请帮忙在电脑上输入了部分篇章。

至今年四月底,国新小爹已经编排设计完成,只需付印成书了。考虑到走访仓促,所以先印了十本样书,交给编委成员再次走访、核对、补充。于六月初汇集到我这里,我用一个月时间,于七月上旬基本修改补充完整。

核对很有成效,这次补充了三大支系。还有两支人丁兴旺,但找不到出处,对于这种情况,国新小爹的处理办法是单列一支,我如法把这两支记到新谱上。更正了部分人的名字中的别字,更正了张冠李戴的情况。

婚姻关系知多少

整个修谱过程中,我深深感到,族谱不仅仅是一串名字,而是一个个曾经生龙活虎的面容,是和健在的我们有着血脉关系的前人、亲人。一个个人物和家庭,汇成一方小小的社会。一部族谱,字里行间可以读出很多内容。

男大当婚,男孩子成年了,要娶妻。有的家庭遭遇不幸,或病或意外丧妻的,再结婚时叫续弦,族谱上记载“续”,有延续继续的意思。现代社会婚姻自由,如果是离婚后再结婚的,记载“再娶”,这是续娶之别。娶妻生子是家族繁荣的必需,也是人类繁衍的需要。过去,大户人家即使没有丧妻之痛,若是子嗣不旺,还会纳妾,以求枝繁叶茂。

女大当嫁,女孩子离开父母,跟随夫家生活,叫 “嫁”。也有男女双方家长约定,“不嫁不娶”的,族谱上记载 “婚”。还有父母把女儿留在身边,招夫上门,记载“招”。过去,上门夫婿要随女姓,或男女交换姓氏,以延续女方香火。另一种情况是娶妻后,男方去世,女方可以继续在那里生活,可以招夫上门,叫“坐堂招夫”。如果女方再嫁,叫 “下堂”。

一对夫妇成家立业,生育孩子,族谱上记载“生”某某。倘若两夫妇没有生育,就会从别人家抱养一个孩子,大多数是抱养的族内孩子,可以保证血统的纯正,叫“过继”,族谱上记载“立”某某;结婚时女方带过来的孩子也记作“立”。

现代社会,没有生育的夫妇有的不抱养,甚至出现了不少丁克家族。为什么过去绝大多数会立嗣呢?这与生产力水平有关,与社会保障有关。现在,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都有养老保险,孤寡老人还可以进福利院养老,老有所养而无忧。过去没有这样的保障,养儿防老是唯一的选择。

过去的族谱上只记载男性和招夫的女性姓名,新时代男女平等,所以这次修谱,记载了所有族人的名字,包括娶进的媳妇姓名,出嫁的女性的夫婿姓名。族谱是一张关系网,各姓联姻,组成一个社会,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这样环环相扣,彼此穿插,普天之下皆成亲戚,即使素不相识,也是 “江西老表”。

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与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处理好这些关系则家庭和睦,家族和煦,社会和谐!

名字趣闻

一个名字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姓加派序加名的格式。名字虽说是一个代号,也寄托着家人的希望。如叫福,叫安的,寄托着父辈希望孩子平安幸福的祝福。一家几个孩子的,往往把各人的名连起来有特殊意义,如两兄弟,分别叫栋,叫梁,连起来寓意他们成为“栋梁之才”,若写成“良”,就失去了这层意思。如叫锦,叫绣的两兄弟,合起来寓意“锦绣前程”,若写作 “秀”,虽然美丽,却失去本意。

几兄弟的名连起来是一个词,字就不会错,外人也很容易判断出他们是兄弟身份。在修谱的过程中,发现不少寓意良好,但写错字的情况。如四兄弟连起来应为“荣华富贵”,由于口语或方言,初办身份证时,误写作 “银”或者 “云”,已经失去了取名的初衷。

现在,为了给孩子取一个有意义的名字,基本都不按派序了,因为两个字做名,可以方便寄托寓意,也已经出现了用三个字做名的,连姓就有四个字。

不按派序取名,无可厚非,但心中应有派序,毕竟长幼有序,尊卑有别。修谱时就发现,为了寓意,竟然用到祖辈的派字,这就乱套了,不知情的人会以为他是长辈。更有甚者,还有和老祖宗同名的后生,我想,他不一定是有意的,也不是想沾老祖宗的福气,可能是对家族的历史了解不够造成的。

分乡袁氏已经百年没修谱了,关系错综复杂,资料奇缺,加上有的家庭不重视传承教育,所以部分人不知道自己的爷爷是谁,往上溯更难。

有这么个例子,某男知道他的爷爷名“啟”,但不知道曾祖是谁,在族谱上找不到根。经过询问,他说是这个“啟”字,然而,当我查看碑文时,发现碑上记的是“启”,碑是他给爷爷立的。按说,字不同则人不同,这里显然是某男认同的同一个人。查百年前手写族谱,也没有 “启”,只有一个叫“超”的人,老族谱记到“超”为止,没有后续。结合旁支和陈旧字迹分析,“超”为“起”之误读,因此推测,某男的爷爷名应为 “起”。考虑到碑已立,是后世的历史见证,为了不引起误会,和某男商量后,族谱上仍然记载为 “启”。

这个过程犹如读一篇精彩的侦探推理小说。

   还有很多趣闻,限于篇幅,暂不多述。

族谱不仅仅记载人名,同时记载的还有,对社会有贡献的族人的事迹,族人繁衍生息迁移发展的信息等等,从中可以了解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的情况。国有国史,地方有地方志,都是档案,族谱从侧面对这些史料进行了印证和补充。

祖宗崇拜,家国情怀。一谱在手,知我从来。一册族谱,记载着一个家族的历史,一个家族的奋斗史,成长史,发展史。记载的是每一个族人的根系所在。辈辈人续修,代代人相传。传的是美德,传的是文化。

我已渐渐步入老年,爷爷们早已西去,正月初一给他们拜年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袁氏新族谱的编纂付印,了却了我的一桩心愿,算是对爷爷以及袁氏祖宗的一个交待。

元辰文苑《金兰文汇》接受师友赐稿,来稿须未在其它微公号发表,文责自负,加个人简介、个人照片。微信元辰或发66371560@qq.com信箱。

为对1300名订阅者负责,期盼切近人生的好稿,期待作者关注,期待读者回应。

元辰赞赏账户陈宇辰只对元辰个人作品开放。

元辰文苑为认证文艺微公号,入驻360图书馆,同步发布作品,经审核公开后,可供读者转为个人馆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福建上杭袁氏源头初探
十七年,我为袁氏修家谱
安徽马鞍山当涂县博望袁氏祠堂修复庆典
湖南氏族志之袁氏(二)
【传统文化】家谱文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袁征
荆楚袁氏宗祠动工兴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