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我们走过母亲河……

  本报记者 韩秀峰

  在最美的四月天,拂面的春风触动了心房,醉眼中,我们把目光投向远方。风景迷人处,蓝天白云下,绿水青山间,但听流水潺潺,歌声飘扬。

  于是,激荡的心怀中,我们背起行囊,踏上关山之旅。循着乡愁的味道,去寻访文明的源头、灵魂的家园。

  我们的目光被三秦大地上那纵横交织的一条条“母亲河”所吸引:那是我们心灵的琴弦,那是我们成长的乳汁,那是我们儿时的歌谣,那是我们人生的流程,那是我们生命的年轮。

  神往中,在这个从春到夏的季节交替中,本报18名记者怀揣期待与梦想,在激情与豪迈中向着心仪已久的“母亲河”进发。

  脚下的路,我们从远方起步。

  18名记者,兵指13路。从秦岭西端、渭河源头的鸟鼠山到晋陕豫相交的入河口,从晋蒙陕交界处黄河岸边的墙头村到白河县的汉江出陕断面,从无定河的大漠孤烟到延河的红色景象,从泾河的历史典故到洛河的水利传奇,从奔涌的嘉陵江到清凌凌的丹江,还有那“八水绕长安”的千年盛境……

  山高水长,征程茫茫。我们迎着荆棘向前,不辞艰险、不避风雨,有的携手相伴,有的只身探险,有的踏冰卧雪,有的汗湿衣衫……在冰雪山谷、在泥泞小道,在人迹罕至的丛林里,在飞流直下的浪花中、在泥石流滚落的山崖下,我们风雨无阻,我们艰难跋涉,我们风餐露宿,我们一直向前……

  在我们出征的队列里,虽然还有6位女性,但面对艰难征程,使命淹没了性别,风霜改变了妆颜,征尘激发了力量。她们,以“汉子”的坚忍、飞扬的激情,探寻着艰险之处的“无限风光”。因为她们的卓异表现,才使整个团队浑然一体,以竟全功。

  半个月中,我们以18个版面的篇幅,以记者的本心与本真、所见与所闻、所思与所想、激情与深情,为您讲述了三秦大地上“母亲河”流淌着的“陕西故事”。在《千里江河万古流——本报记者探访三秦儿女的“母亲河”》系列报道结束之时,我们感谢,感谢您的耐烦阅读与温暖陪伴,感谢您的礼貌点赞与由衷建议;我们感谢,感谢一路之上为我们提供便利和援助的人们;我们感谢,感谢为“母亲河”制作新媒体作品的“亲友团”,还有每天等待和坚持点赞的各群微友们……

  因为你们,“母亲河”的光泽温暖了更多人的心房;因为你们,“陕西故事”传播得更远;因为你们,“美丽陕西”不再是梦;更因为你们,作为党报新闻工作者的我们,将竭力使自己今后的步履更坚定、激情更澎湃、文采更飞扬!

  通过《千里江河万古流——本报记者探访三秦儿女的“母亲河”》系列报道,我们还想传递这样一个夙愿:通过我们本心的歌颂,激发出三秦儿女建设美好陕西的豪迈激情,使我们共同的家园重燃文明之光,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征途!

圆梦之旅文章


  卢萌

  我一直有个愿望,能够沿着晋陕峡谷,探访一次黄河。我坚信,从书本里了解到的黄河,和亲眼看到的黄河,一定是不同的。

  在陕西北端的墙头村,我看着黄河就像看着江南一条溪水,不能相信她的弱小,更不能相信她的清澈。在佳县,黄河缓缓而过,我无法想象她曾经的气势。到了吴堡,看着黄河,我总觉得老诗人宋桂嘉描述的黄河中千帆竞发的情景,不太真实。

  一路走来,见不一样的山,就会看到不一样的黄河。我终于相信,山和水是一对“情侣”。山是黄的,水就是黄的;山变绿了,水也就跟着绿了。种种变化,种种感受,不亲眼去看,不细心体察,我永远不会有这种收获。这次圆梦之旅,对我而言,已然心满意足,已然不虚此行。

渭河有大美

  王睿

  4月,沿渭河行走,可以领略不同的美。

  在甘肃陇西县渭河北岸高地上,一眼望不到边的梯田蔚为壮观,绿色的小苗、白色的地膜、黄色的油菜花层层叠叠绘制成独特的大地景观,为粗犷的黄土高原增添了一抹秀色。

  在宝鸡眉县渭河南岸的平阳湖边,风过处,吹皱一池春水,令人心旷神怡;在渭南市渭河河堤路上远望,数公里宽的河滩地里种满了小麦,大地如同铺上了一层绿毯;站在潼关老城的高地上,俯瞰渭河缓缓汇入黄河,一种“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壮阔情怀油然而生。

  从陇西到关中,渭河因势成景,与人和谐共生,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的“见证者”。


 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李蕊

  沿汉江而行,历时六日,经汉中市宁强县、勉县、汉台区、城固县,过安康市石泉县、汉滨区、白河县,到丹江口水库,返西安,行程上千公里。

  此行采访受益良多,我了解了各地“河长制”的创新之举,聆听了专家学者阐释江河文明,也切身体会到汉江的秀美与壮观。我印象最深的是汉中、安康两市人民对“母亲河”的热爱和眷恋。那种发自内心的炽热情感,从他们谈起汉江时闪闪发亮的眼眸、欢快流畅的话语、幸福自豪的笑容中,我都能深刻感受到。这些平凡朴实的人们,用自身行动绘就出一幅人水相依的如画美景。

  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美丽汉江将永葆生机活力,继续见证新时代的精彩和辉煌!


人生如河


  雷魏添

  接到这次采访任务,我的内心是期待的,心情是澎湃的。

  站在高处,俯视着无定河汇入黄河的场景,我不禁感叹人生如河。每一条河流,从山间流出,一路过高山、穿荒漠,在岩壁间挣扎,历经万千曲折,才能壮大成为江河。江河汇入大海的历程中,要经历纷繁复杂的环境。人生也一样,磨砺得多了,才能迎来美好的明天。

  整个采访对我而言,又何尝不是一次人生的历练,有了这样终生难忘的经历,才能让自己不断充实、不断强大,继而奔向令人向往的明天。

“母亲河”拨动我心弦


  艾永华

  4月18日—20日,我从延河的源头顺流而下直至延河入黄河处,探寻延河的“足迹”。

  曾经的延河岸边,红军将士军歌嘹亮,喊声震天;曾经的延河岸边,文艺大家挥洒激情。当年的歌声犹在耳边,当年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延河是中国革命的“母亲河”,也是中国革命的红色标识。

  在延长县雷赤镇凉水岸村的黄河岸边,当看到清澈的延河水投入黄河母亲的怀抱时,我心中产生一种莫名的感动,突然觉得这远去的延河水很亲切,甚至有些恋恋不舍。于是,我弯下腰,双手掬起一捧河水……

河流之源 心之所在


  李艳 霍海澎

  此次对河流源头的探访,终于让我们圆了探险梦。在没有路、手机没有信号、随时会遭遇各种意外的大山里,我们走了3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了河流源头。这种经历,我们终生难忘。

  相比于探险带来的兴奋和刺激,更值得珍藏和回味的是,我们看到了河流的源头。原来,她的“身躯”并不丰腴,她是由大山里一条条细细的溪流汇聚而成的。她是美丽的,更是脆弱的。

  因为懂得,所以珍惜。于是,看着汩汩清泉从山间涌出时,我们心中油然而生一份责任:“永远守护美丽的大山,永远爱护脚下的土地。这,不仅是为了'母亲河’,更是为了我们。”

千河滔滔 渭河汤汤

  王帅

  4月25日,当我来到千渭之会采访时,一个游客告诉我:“这里发生的故事比千河的水还要多。”

  千渭之会,方圆数十里,三面山塬环绕,为秦人东迁中所建的都邑。三国时期,千渭之会为蜀魏两国必争之地,至今这里仍留存着一段数百米长的土墙。当地人称,这是蜀军筑城坚守留下的遗存。

  千河滔滔,渭河汤汤。千渭之会现已建成国家湿地公园,不少人来此悠闲垂钓,怡然自得。登高望远,但见细柳低垂,波光粼粼。千百年来,这里发生了多少往事,如今尽入渔樵闲话,都付笑谈中。

行走泾水畔 探寻泾河魂


  张丹

  泾河之行,惊奇和感动总是萦绕在我心头,这条“母亲河”带来的力量和传递的精神,让我为之自豪和骄傲。

  她走过黄土高原,从泾河大峡谷欢跳着来到郑国渠,在这里天工造物与人类智慧完美结合,滋养了一方生命。泾河不仅是悠悠千古的见证者,更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她的滋养下,泾河儿女勤劳勇敢、温厚善良、聪颖非凡,创造出独特的泾河文化……相信未来,泾河必将再生荣光,成为流淌在我们身边的安澜河。

不辜负海阔天空


  赵岩

  我曾经在黄沙漫漫、阒无人迹的塞上高原采访,那时我感谢记者这个职业带来的神圣;我曾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宣讲,那时我感谢记者这个职业带来的庄严。当我徜徉在秀美如画的“长安八水”之间、探寻她们的千年沧桑时,我要感谢记者这个职业带来的浪漫。

  每一次出发,都是一次生命的升华。与大山相伴,让人感受“伟大”的力量;与河流对话,让人汲取“宽广”的智慧。当面对大自然时,我们往往会对人生、对事物多了更深的思考。是啊,比之于“千里江河万古流”,那“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流光”就真的算不了什么了。

  可以纵笔时代写风云,可以记录河流写变迁,一个记者的使命,往往就在脚底走过的路和笔下带起的“风”,唯此,方不辜负这海阔天空。

江河入海流文章

  郑栋

  大概是因为从小在海边长大的缘故,我对汇入大海的江河一直满怀神往,充满想象。

  此次行走在洛河,与其说是一次采访之行,倒不如说是一次溯源之旅。一路走来,洛河源头的涓涓细流,志丹峡谷的雄奇壮丽,洛河两岸的名胜古迹……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也让我明白通过洛河串起来的,不仅有风土人情,还有相通相融的眷恋和情怀。

  要用一篇文章来书写洛河是单薄的,这条河有太多需要挖掘和整理的故事,有太多至今仍在流传的动人传说。如同江河入海流,千百年来,发生在洛河两岸的传奇和故事已深深融入中华文明的血脉,铭刻下鲜明的印记。今天,新的洛河传奇,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生动地演绎着。

阅湖览河悟人生


  张斌峰 程刚

  水,是安康的根;河,是安康的魂。正是碧水与清流,赋予安康婉约之美,成就安康清纯之色。

  在安康,给我们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这里的河流,震撼我们心灵的依旧是这里的河流。在漫天飞雪里,一条条河流为大地增添了灵动与生机;在烈日骄阳中,幽蓝清澈的湖面带给人们清凉与舒爽。

  在安康工作,最遗憾的是,因工作繁忙而无暇驻足细细品味江湖之韵、河湖之美。在天气渐暖之时,随着采访“母亲河”活动的开始,我们盼望着与河流有一场“约会”。

  沿着岚河,一路走来,我们领略水的纯美,山的清秀,人的质朴。在缓缓的行进中,我们摆脱繁杂的事物,用心聆听万籁之音,感悟人生之道。

  人应如河,经千回百转不舍前行之志,有哺育万物之恩而温婉静默。

守护好大秦岭这座“水塔”


  张权伟

  借着探寻嘉陵江源头的机会,我终于站在了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上。那一刻,我思绪万千。在我的眼里,秦岭更像是一座“水塔”,为长江和黄河水系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秦岭南麓共有132条河流汇入汉江、嘉陵江;秦岭北坡有63条河流汇入渭河。要保护好三秦大地的“母亲河”,就必须首先保护好秦岭。保护好了秦岭,才能在源头上保住水的清澈,保住青山绿水的永续存在。

为丹江而自豪


  郑斐

  来商洛驻站半年多,若不是这次深入采访,我还真不了解丹江——这条商洛人的“母亲河”。

  丹江并不长,但她写满了故事,多少文人墨客为她吟诗作赋;丹江很旖旎,“两岸浓桃艳李,泛光欲舞”;丹江很雄奇,大江滚滚东去,波澜壮阔。

  在这次采访中,我接触了很多人,一提起丹江,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话题。他们讲述丹江八百里的曲折故事,讲述沿岸的风云变迁……

  今天,每个人都是“母亲河”的守护者,每个人都是新时代发展的见证者。每个人都以丹江为荣,每个人都为之自豪。 (参与系列报道记者 薛海勇 杨光 陈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理大百科——“泾渭分明”的河流
脑洞版·中国江河地图(让我笑死在你的怀里)
一分钟了解中国七大水系
陕西水系的特征
八水绕长安
西北地区河流湖泊的绘制(上) (十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