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噼啪!骨碌!噗噗噗···拟声词绘本到底能有多萌

在两岁以下的低幼绘本中,拟声词常常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从人的语言发育阶段来看,这是因为婴幼儿正处于练习发音的时期:大概三个月大时,婴儿只能发出a, o, e等单元音;七八个月大时,有一天婴儿会忽然冲口而出ma、ba、da等简单的复合音节。在辅音中,b、p等有气流冲出的爆破音以及m、n等鼻音通常是最容易发出的,因此婴儿往往最先发出这些辅音;更难的辅音如l、r、zh、ch等,以及更复杂的复合音节则需要更多的练习。因此,拟声词很容易引起婴幼儿特别的兴趣,低幼绘本中拟声词出现的频率也特别地高。

这一时期,婴幼儿不自觉地感知、使用着自己发育中的发声器官,整日尝试、辨别着自己的口腔的动作与发出的声音之间的联系,直至发现控制声音的关键,从而不可自已地兴奋起来,反复发出刚才那个声音,陶醉在自己刚刚到达的新大陆上。随着自己的心意发出想要发出的声音,而且能引起家人的反应,这对于婴幼儿来说,该是多么奇妙的事情啊。同一个音节,他们不断地听,不断地尝试,就在这音节的重复中获得奇妙的愉悦。

另一方面,图画与拟声词的配合也非常重要。图像与拟声词的配合,可以使婴幼儿更频繁地经验通感与联觉,带动婴幼儿多种感官的配合,以及右脑感性的发展。声响在心中唤起某一种感觉,这些感觉仿佛对应着某一种运动态势,而这种运动态势正巧为画面中的动态所呼应。不同的声音唤起不同的感觉。像是“咕噜”就像一颗泡泡的冒出,“骨碌”则是小球的滚动;“劈里啪啦”给人以爆破的印象,“哗啦啦”则是水流的滚动了。

Top 1

《噗噗噗》

文:[日] 谷川俊太郎图:[日] 元永定正

这部由多次提名诺奖的日本诗人谷川俊太郎撰文、深谙婴幼儿心理的绘本大师元永定正绘画的婴儿绘本,无论放在哪里都显得如此奇异,至今是我个人认为最为迷人的绘本。像是创世的寓言,又像胎儿从宁静的子宫产向外面世界的爆炸性诞生;仿佛从睡眠中苏醒又睡去,也像心情的起伏与涨落——一本简单的绘本,竟能有无穷的阐释空间。而与婴儿的视角最为贴近的一种,或许是吃喝拉撒式的解读:“噗”、“吧嗒”和“吧唧吧唧”的声音会让婴幼儿联想到拉尿和吃东西,

这些对于婴儿来说,是最主要的身体体验。这些声音和图画在大人看来是抽象的,对于婴儿来说却与它们的感受有着最紧密的联结,让婴儿感觉到仿佛从自己的身体中发出。因此,虽然是仿佛没有语义的拟声词,却是对宝宝感受的确切描摹;这些奇妙的声音,会在婴儿心中唤起亲切而快适的满足感。

Top 2

“幼幼成长图画书自然启蒙”系列(4册)

文/图:[日] 新井洋行

新井洋行这套低幼绘本分别以地、水、火、风四大自然元素为主角,抽象又拟人的形态中仿佛蕴含着生命的律动。

以《小火苗噗噗噗》为例,“噗噗噗”真是一个奇妙的声音,仿佛总是与诞生有关:它可以是《噗噗噗》中诞生与排泄的声音,也可以是这本中小火苗在空气中骤然亮起、微光摇曳的声音,可以是小火星溅落于地、开出更多火花的声音。及至燃烧得愈来愈旺,小火苗蔓延成熊熊大火,那时就不是“噗噗噗”,而是“轰轰轰”了。小火苗的摇曳带着柔和的流动感,而小火苗的历程也和《噗噗噗》中的家伙如此吻合——它诞生、长大,膨胀成大笑的惊人大火,又渐渐缩小,燃烧殆尽,仿佛生命的历程。

《风来喽咻咻咻》

在清凉宁静的色调中,贯注着柔和的流动感。

《小泥巴咕咚咕咚》

《小水滴滴答滴答》

Top 3

《骨碌骨碌骨碌》

文/图:[日] 元永定正

许多父母在打开这本绘本的时候,表示不知道该如何读给孩子听。其实,有时我们也不一定严格按照绘本上印的文字一字一字读给孩子,而不妨将画面上的文字视作一种提示,根据小球密度以及地势的坡急坡缓,感知小球滚动的趋势,以此来调整朗读的声音,变化音调的高低,以及节奏的轻重疾徐。譬如在地势平缓,小球的密度也适中的时候,声音也“骨碌骨碌骨碌”地,声息均匀平缓。上坡的时候,小球爬得艰难滞涩,我们仿佛能感受到重力的拖累、来自风和地面摩擦的阻力,这时,不妨将声音压低,吐字缓而重,拉长“骨”与“碌”之间的停顿;及至坡的最陡处,甚至可以“骨……骨……碌”地,在吐出“碌”之前重复“骨”字,以体现滚动的缓慢与艰难,仿佛连一圈都要滚不过去似的。到了下坡的时候,则忽然“骨碌碌碌碌碌碌碌”地一气直下,体现出下坡时出其不意的速度变化。背景的色调也带来不同的信息,可以通过调整声音而加以配合,这些能够给一边看图一边聆听的宝宝带来沉浸式的体验,也能从图文声音的配合中,调动宝宝感知觉的整体投入,不断唤起宝宝的联觉和通感。

更重要的或许是和孩子的互动,或许宝宝们自己,反而更能感知小球趋势的变化,不妨让孩子读给你听?

Top 4

《骨碌骨碌咚咚咚》

文/图:[日] 纳村米琦瑶

乍看起来,这本和《骨碌骨碌骨碌》颇有近似之处,不过采用了黏土的材质,带来额外的趣味性;滚动的小球都有各自的表情,也许会让孩子更容易有代入感。

Top 5

《会说话的点点》

文/图:[法] 埃尔维·杜莱

来自法国的创意大师杜莱,也是《点点点》和《变变变》的作者。杜莱的创意不仅赋予自身创作者的身份,还引发读者的创造性阅读。创造性地阅读,把阅读的主动权交还给孩子,既可以一个人玩,又可以和父母、老师以及小朋友们互动。夸张一点说,这本书甚至变革了绘本的阅读方式。跟随出场的蓝色圆点,戳一个,就“哦”一声,大点大“哦”,小点小“哦”,孩子随着书页的翻动很容易地投入其中,渐渐地嗓音失控无法自拔(值得期待的“魔音穿耳”)。

可以想象的是,许多小朋友大概读着读着就放飞自我,自由创作了吧。作者也的确为小读者的放飞自我预留了空间,甚至可以说,整本书的创作思路就是为了引出小朋友的自我表达。试想当小朋友的手指一路戳到这些如此放飞自我的点点,口中“哦哦啊啊”不停,直到后面乱成一锅的画面出现,他们会作何反应呢?

Top 6

《蹦!》

文/图:[日] 松冈达英

“蹦”虽然不是拟声词,在这里却起到了拟声词的效果。这本以一个“蹦”字贯穿全书的低幼绘本,在当当上收获了八万多好评。散落各地的数万宝宝,仿佛都被这一个神奇的音节施了魔法。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音节?书里面,青蛙蹦,小猫蹦,蚂蚱蹦……书外面,婴儿躺在小床上口中“啵”不停,两三岁的宝宝则在地上手脚并用蹦蹦蹦。蹦累了,不要紧,书的最后还有一只小蜗牛,蹦呀蹦不起。

这样一本小书究竟缘何会有这样的魔力?大概一方面是因为爆破音在听觉和发音上所带来的快感,一方面也因为这一舒展身体的动作带给他们愉悦,这一音声与动作相配合的反复舒展,使宝宝们像小青蛙一样跃入其中乐此不疲。

Top 7!

《哇!》

文/图:[日] 松冈达英

同样来自作者松冈达英的《哇!》,与《蹦》有着同样的创作思路,也同样充满趣味,受到宝宝的欢迎。

Top 8

《谁的声音》

文/图:[日] 松冈达英

与前两本相比,松冈达英的这部作品不再以一个声音贯穿全书,而是不同动物以不同声音纷纷亮相。动物们都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先给宝宝一个猜想的机会,增加了亲子共读的游戏性和趣味性。在伙伴们的聆听与猜想中出场的动物,又加入先前出场的小伙伴,一起竖起耳朵猜想下一个来的小伙伴会是谁,这样的设计也是饶富层次感与趣味性,且多了一重与伙伴们一起玩耍的感性关照。

Top 9

《咯噔咯噔 轰隆隆》

文/图:[日] 佐佐木牧

“骨碌碌,骨碌碌碌,大棕熊骑着独轮车过来了。骨碌碌,骨碌碌碌,一转眼它就不见了。”

“轰隆隆,轰隆隆隆,大狮子骑着摩托车过来了。轰隆隆,轰隆隆隆,一转眼它就没影儿了。”

还有开汽车的大象、坐大巴的小猪……伴随着不同的声音,小伙伴们乘着不同的交通工具从左边进入画面,驶过空白,从画面右侧消失。最后,当小朋友骑着自行车咯噔咯噔地出场,刚才在各种声音中走出画面的伙伴们都回来了,和小朋友开心地打着招呼。

这本书是为0-2岁的婴幼儿准备的《抱抱幸福》图话书礼盒中的一册。这套书关注婴幼儿的感性发展与情感关照,而不止于认知能力的培养。像在这一册中,这样的结尾,是不是能够给宝宝带来惊喜与安全感呢?

Top 10

《猜猜看!这是谁的声音?》

文:柳漾

图:[克罗地亚] 薛蓝·约纳科维奇

或许由于日语中的拟声词格外丰富,也因为日本的婴幼儿绘本更多,多数的拟声词绘本似乎都由日本引进。而这部绘本难得地来自克罗地亚,作者薛蓝·约纳科维奇是博洛尼亚插画展50周年50位大师之一,饱满的画面、鲜艳的色彩,带来与日本绘本不同的笔触与画风。与松冈达英的《谁的声音》不同,在这部作品中,文字中的叫声、动物名称和动物形象都放在同一画面中,似乎略失猜想的游戏性,然而也可以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从大人的讲述方法中重新建立这一“猜猜看”的乐趣。蜡笔般的笔触、梦幻的色彩使得画面散发出童话的质感,可备一格供父母和小朋友的拣选。

Top 11

《噼啪乒乓嘭》

文: [日] 后路好章

图: [日] 茂吕香织

爆破音的威力——起初,只有一个不起眼的盒子,世界规则而稳定。然而,渐渐有“噼、啪、乒、乓”的窸窣脆响,渐渐预见出骚动的先机——原来是一个小女孩儿,正试图从盒中爬出来。随着“嘭”的一声炸裂,盒子翻倒在地,稳定被破坏,从中涌出无数色彩鲜艳的小球,把画面堆满,溢出边界,就像她想象力的爆发,天马行空地变幻各种形态,在流动中幻化出世间万物。绳子在她手中抖动,马儿载她疾驰。这本书巧妙地利用爆破音带给孩子的快感,让孩子自由挥洒,尽兴施展想象力的魔法。

Top 12

“亲亲小桃子”套装书(全16册)

文/图:[日] 丰田一彦

这套小桃子系列在当当童书十分热销,粉圆可爱的形象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往往一见倾心。这套书里的文字也运用了十分丰富的拟声词,因此切合婴幼儿的语言发展阶段和心理需求。吃饭团,咕唧唧;洗澡澡,哗啦啦;吱噢吱噢荡秋千,咣当咣当开火车……大黄牛、小幽灵、仙人掌……小桃子和她稀奇古怪形形色色的朋友们一起玩耍,在孩子的心里营造一个温暖、友善又多元的小小世界。评论里有家长不满小桃子和幽灵朋友一起玩耍。然而,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多元的,又何必因为对幽灵的刻板印象而排斥这只无辜又无害的小飘飘幽灵呢?

- The End -

文章来源于:小活字(type201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婴幼儿便秘怎么办?
婴幼儿需要避免的食物
用对婴幼儿理发器 宝宝不哭闹
6个月婴儿发育标志、保教目标、内容与要求
终于整理全面了!各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特点
宝宝学说话的一些规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