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影像方志| 东源:万绿湖守护岭南重要水源地,画里乡村苏家围崇文重教,畲族民风纯朴热情好客

CCTV-10

2020.8.31  23:26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广东卷 东源篇

东源篇  预告片

每年正月,东源县漳溪畲族乡东华村的村民们,都会手持火把,举行盛大的追火龙仪式。

追火龙是东源客家人独具特色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香火龙”的龙身由稻草、藤条等捆扎而成,龙身上插满祈愿幸福的香火。

东源县的前身为原河源县的主体,河源县成立于公元483年,南朝齐永明元年。河源三面环水,自北向南的东江和从西往东的新丰江,在河源城东北侧汇流,形成“丫”形江流。在当地,因“丫”与“槎”同义,河源城因此又被称为“槎城”。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源县,设立河源市,将原河源县的3个镇划为源城区,其余24个乡镇划为郊区。

1993年,为便于库区管理和生态保护,河源市郊区撤区改县,组成了广东最年轻的县——东源县。

从新丰江水库到万绿湖

新丰江是东江最大的支流,亚热带东南季风给它带来丰沛降雨,使得163千米长的浩荡碧波里潜藏着巨大的电能。

驯服新丰江,建设水电厂,成为了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点工程之一。

从1958年7月起,共有270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解放军工程兵和建设人员参加到建设工作中来。

1960年,新丰江水电站首台机组并网发电。1962年,大坝土建工程竣工,创造了当时国内同类水电工程建设速度最快和工期最短的记录。

1962年3月19日凌晨4点18分,在新丰江水库大坝下游仅约1千米处发生了里氏6.1级地震。

所幸大坝加固及时,刚刚竣工的大坝并无大恙,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座经受六级地震考验的超百米高混凝土大坝。如今,新丰江水库大坝岿然雄立于山水之间,成为人们利用自然的又一智慧杰作。

而在大坝附近的陈列馆中,至今还摆放着在当年建设过程中的文稿和物品,使人们得以重温那段往昔的峥嵘岁月。

1994年,因湖区碧波浩渺、绿树葱茏,新丰江水库更名为万绿湖,被誉为珠江三角洲的后花园。

万绿湖守护岭南重要水源地

万绿湖畔,竖立着一块“同饮一江水”的石碑。

由于淡水奇缺,香港总供水量的70%到80%来自东江。东莞、深圳以及广州东部等地区也都依赖于东江供水。万绿湖每年向东江注入水量60多亿立方米,是东江的主要水源之一。

近年来,东源县政府已经拒绝了上百个可能对万绿湖产生污染的工业项目,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水质巡查和水质监测,并把包括万绿湖在内的偌大水域和森林更名为广东河源新港省级自然保护区,下设管护站和护林点,安排守林员日夜守护着这片岭南地区重要的水源地。

在东源人的精心呵护下,万绿湖水色秀美、水性恬美、水域壮美,其水质已达国家一类地表水标准。

画里乡村苏家围崇文重教

在义合镇,有座“南中国的画里乡村”——苏家围,全村共有18座围屋,其中5座建于明朝。现存建筑中最古老的东山苏公祠始建于公元1481年、明成化十七年,苏家围中的古民居也因此成为客家围屋中的代表性建筑。

但苏家围中的古民居又不同于其它客家围屋。位于仙坑村的八角楼和四角楼,为防匪盗,客家围屋一般采用营垒式建筑,坚固厚实的墙体、墙体上的炮眼和墙角的碉楼,让这两座标志性客家建筑具有军事堡垒的功能。

而苏家围承袭了中原府第式建筑的特点,更像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建筑。

历史上,曾有几百名苏氏后人在苏家围共同生活,如今,仍有六十多人居住于此。但对于这方水土来说,文化教育重地,是苏家围所承载的更为重要的身份。

清道光年间,河源县一次生员会考,全县考取了24名秀才,其中12名来自苏家围,苏家围从此被称为“苏半县”,成为河源著名的文化之乡。

苏瑞国在东山苏公祠开办了国学讲堂,每到周末,苏瑞国都会在这里义务为孩子们讲课,为传承和推广东坡文化尽一份力。

畲族民风纯朴热情好客

在东江的众多支流中,仅有10.1千米长的漳溪河并不引人瞩目,可它却命名了一片神奇的土地。这就是广东省唯一的畲族之乡——漳溪畲族乡。

位于东源县北部的漳溪畲族乡,素有“广东畲族居住中心”之称。全乡“蓝”姓畲族人口已超过七千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4.7%。

据蓝氏族谱记载,明朝正统年间,漳溪畲族开基始祖——宗德公由梅州平远县只身来到漳溪乡开基立业,到现在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

每年农历四月初九,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都会敲锣打鼓,穿行乡间,以庆祝当地一个盛大的节日——“蓝大将军出巡节”。

蓝大将军,相传是畲族始祖盘瓠的次子——蓝光辉,他麾下有五名统领,分率五路兵马。他英勇杀敌,护佑百姓和宗族,因而被畬族人民世代供奉和祭祀。

漳溪畲族乡中联村,正月初三,汶水塘边人声鼎沸,又是一年一度的捕鱼节。

这项古老的民俗在中联村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当地村民为感谢“神仙凿岩赐福泉”的滴水之恩,每年大年初三,就在汶水塘举行捕鱼比赛,所捕获的鱼虾归村民个人所有,寓意“丰年有余”,以此迎春接福。

如今,中联村正月初三捕鱼节被列为河源市级非遗项目,“畲族蓝大将军出巡节”也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桃花水母,素有“水中活化石”和“水中大熊猫”之称,为世界级濒危物种,因其对生存环境的水质要求十分苛刻,它的存在,意味着作为水源地的万绿湖,有着极佳的水质资源。

这也意味着建县不到30年的东源县,坚定不移、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取得了成效。

和桃花水母一起见证东源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的,还有一种具有延年益寿功效,被称为“仙草”的植物——灵芝。

万绿湖畔的锡场镇,山林覆盖率超过85%,政府禁止污染企业进入万绿湖,而锡场镇的村民为了保护水源和土壤,也自觉放弃破坏水土的养殖和种植,终于换来了锡场镇绿水长流,空气清净;这里被誉为“百里无污染”。

多年来,东源一直致力于在全域内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将生态保护变成了优势和财富,成为了全国唯一一个拥有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两个国家级湿地公园的县。

2017年,东源获评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为了广东省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县城。

用影像记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今天的影像,明天的历史

健康提示:请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去人群密集处。







中国影像方志

《东源篇》

播出时间:8月31日 23:26







监制 / 闫东  主编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 张兰 胡悦 刘凌玲(实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源取名字是怎么来的,河源取名字的来源和历史
广东河源万绿湖深处,人口不足一万的小镇,风景如画赛过世外桃源
说说东源县的来历
入选首批“中国好水”水源地
广东这7座县城山清水秀,人少景美而且民风淳朴!
广东这7个地方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夏天去刚刚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