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BIM正向设计 - 模型流程(3)
BIM经理做什么
现在介绍的模型设置这些内容,在设计团队里需要有人专职负责,这个人就是BIM经理。BIM经理和BIM一样是个舶来品,即BIM Manager。类似的职位有BIM Coordinator和BIM Specialist等,即BIM协调员和BIM专员。在大型企业,还会有类似BIM总监的高级职位。在业主,设计,施工和运营的各个参与方和不同环节中,BIM经理的角色和责任也不尽相同。
设计团队中的BIM经理,既不管人也不管项目,负责的是如何将BIM工具和技术应用到项目流程中。作为贯通工具,技术,培训,专业,流程和管理的多面手,BIM经理会创建良好的BIM技术平台和实施环境。言归正传,下面继续介绍BIM正向设计的第一部分:
模型流程
模型要点
模型设置
模型实践
图纸流程
图纸要点
图纸设置
图纸实践
模型设置(2)
红线与退让线
红线与退让线必须绘制的精确无误,并且不能被错误移动或修改。特别在团队协同在同一个BIM模型工作时,设计了半天,建筑出了退让线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在Revit中链接CAD的用地红线图,需要确保Revit绘制的红线和CAD一致。
首先需要在CAD中清理用地红线图,并且根据上一节讨论中确定的项目零点,将所有图形移动到CAD世界坐标系的零点。然后,按照零点对零点的方式,将CAD的红线图链接到Revit的定位平面图中。零点对零点的好处是:出了问题总是很容易恢复,逻辑简单不易出错。
为了避免干扰和错误,建议创建专用的定位平面图,只打开红线和退让线类别,以及链接的CAD用地红线图。在链接CAD的红线线段上,要用拾取线的方式绘制Revit红线;在绘制完成后关闭CAD图层,用高程点坐标检验每个Revit红线端点坐标。
Revit提供了建筑红线功能,但我们对“退让线”的要求更复杂一些。建筑红线功能可以绘制用地红线,但只有一种类别和线型设置。如果要绘制和控制更多类型的退让线,就需要另想办法了。如果用详图线绘制,退让线需要在多个视图显示,需要在视图间复制拷贝,难以保证精确一致。在多个模型链接时,显示链接模型的详图线也不方便。如果用模型线绘制,不是每个视图都可以看到模型线。例如在地下和高层的视图中,会看不到绘制在一层的模型线。而且,模型线可能被地形,楼板和其他模型挡住。一个比较合适的解决办法,是创建2.5维的场地内建模型,用场地子类别的详图线绘制退让线。每种退让线有单独的子类别,方便在视图中开关显示。之后会介绍2.5维族这个强大的工具。
在绘制退让线时,应该使用拾取线的方式,设置偏移量,得到红线的平行线。为了保证红线和退让线不会被错误的修改和移动,首先要锁定红线和退让线。将红线和退让线放在设计选项中,也可以避免误操作修改了它们。右图退让线与红线之间的间距不是整数值,是人们常说的零数或碎数,用拾取线的方式就不会有这个问题。虽然这种微小的误差可能不会导致严重的问题,但保持良好的习惯可以避免更大的误差和严重的错误。
在大型项目中,如果使用多个链接模型,建议将红线和退让线放在专门的基准模型中,而不是场地模型或者某一个分模型。
标高与轴线
标高和轴线是重要基准图元,绘制时慢点儿没关系,但务必确保精确无误:
♥    设置标高和轴线定位的专门视图。视图中只打开红线,退让线和体量等关键图元。如果链接CAD轴线,应关闭轴线以外的其它图层。而且,建议只用CAD底图作为参考,而不是直接用CAD绘制轴线。CAD也可以绘制的非常精确,但在启动Revit的时间节点,CAD的轴线可能刚历经反复的推敲修改。在Revit绘制轴线的时候,可以仔细设计定位规则,精确绘制和检验轴线。
♠    通过范围框旋转视图,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绘制轴线。特别是最初两根相交的轴线非常重要,绘制时摁下Shift键开启水平或垂直约束。否则开始的图就画歪一点点,后面的误差累计会越来越大,所有的模型都跟着歪掉,不仅标注不准确,也影响很多操作。不仅轴线,绘制任何图元时,都应尽量将视图旋转到水平和垂直方向。
很多人都有个错误的认识,就是建筑设计不用太精确,差几厘米或角度上0.1度的偏差不是大问题。因为建筑尺度很大,这些误差很容易被放大。例如角度差0.1度,100米就会有产生175毫米的偏差,而且这种错误会不断地被累计和放大。
♦    通过输入数值的方式保证间距精确。创建少量几根时,可以通过拾取线的方式输入偏移尺寸。绘制大量等距标高轴线时,可以使用阵列输入间距,但不建议用成组并关联。在阵列,移动或复制操作中,请勾选约束选项,确保水平或垂直方向。
用拾取后偏移的方式可以保证精确
♣    对于弧形轴线系统,要保证弧形之间或弧形和直线相切,弧形之间以及和辐射直线同心。绘制有弧形的轴线系统时,特别容易发生弧形轴线和辐射轴线的中心不一致的情况。因为必须要使用捕捉,要特别小心捕捉了错误的位置。弧线轴线可以用拾取线的方式输入间距。放射轴线可以用阵列或旋转,用快捷键SC抓住弧线轴线的中心,然后输入角度。对于大半径的弧形轴线,如果不能对齐圆心,会失之毫厘,谬以几十毫米甚至几米。
例如下面上海中心这种多个弧形相切组成的外轮廓,各个相切圆心必须共线,圆弧之间严格相切,一点错误都不能有。这种模型就不能手工创建,必须使用例如Rhino + Grasshopper的参数化设计工具自动生成。生成的模型再用脚本导入Revit。
视图设置
Revit模型可以产生任意数量,信息一致的视图。在任何视图更新模型,其它视图也会即时更新。这就是Revit常被提到的“一处更新,处处更新”。管理视图是Revit设置和使用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分类,命名和标准设置。
♥    将视图按照用途分类。首先分离图纸视图和工作视图:图纸视图始终设定为随时可打印的状态,注释标注均按照图纸要求添加;工作视图按照设计建模的需要,可以随意设置视图属性,添加二维辅助线和尺寸标注。链接参考的CAD文件也应只在工作视图显示,如果需要,可以创建专门用于链接CAD的链接工作视图。
♠    根据项目特点设置特定用途的视图。除了平立剖的工作视图外,根据项目特点,也可以预设建筑局部的立面,剖面和三维的工作视图。例如,高层塔楼的群房和女儿墙部位,可以设三维和各个方向的立面视图;核心筒和楼梯间设置三维和剖面视图;对于酒店项目,设置入口,大堂和各层房间的三维透视视图。针对视图预期的使用目的,可以做一些图层开关等提高性能的设置。
♦    按照使用者分类。多人协作设计时需要使用中心文件,会有多人在同一视图工作,例如三维和平面视图。这就需要为每个人创建工作视图,避免互相干扰。每个人会根据工作需要,修改各种视图属性,如开关显示类别和修改显示范围。Revit不允许两个人同时修改同一个视图的属性。如果两个人先后修改视图属性,那么先修改的人的视图设置就丢失了。在使用中心文件时,Revit会自动创建每位用户的三维视图,平面和其它类型视图需要自己创建。♣    建立视图的命名规范。视图多了没关系,关键要分门别类,名称和用途清晰。在清晰的分类结构和命名标准下,需要用哪个视图,可以快速准确的找到;项目有哪些视图有什么用途,也一目了然。这样也方便辨别和清理无用的视图。最常见的命名方式是添加前缀或后缀名,例如“图纸-一层平面”。工作视图可以加前缀“*”,例如“*二层平面”。使用者的工作视图需要加名字作为后缀,例如“*三层平面-老燕”。相应视图的命名也需要添加后缀,例如“3D-TR”表示塔楼入口的三维视图。通过搜索TR可以找到和塔楼相关的视图。
项目浏览器中的视图分类和排序,现阶段也按照方便建模的方式设置。如果有BIM经理的话,可以统一管理和设置项目浏览器中的视图。
♥    图纸视图需要视图标准,主要通过视图模板设置。视图模版和视图一样也需要分类。如图所示,除了图纸和导出视图模版,有前缀“*”的是工作视图模版,可以用在工作视图中;前缀“**”的是个人的工作视图模版。为了方便建模,也可以设置一些常用的工作视图模板。例如,对于三维视图,可以设置“全部可见”,“仅模型可见”和“轻量主体模型”三个视图模板。在“仅模型可见”模板中,会关闭一些非建筑构件的辅助图元,例如体量模型和范围框等;而“全部可见”的模板中,所有模型和注释类别都会打开。“轻量主体模型”模板会在“仅模型可见”模板的基础上,关闭很多细节的类别,例如家具,卫浴装置,天花板,照明设备和栏杆扶手等。具体关闭的类别可以依据项目需求而定,例如在主体模型中关闭幕墙竖梃,在表皮模型中关闭停车场和楼梯。多数情况下,在模型设置阶段也会做图纸的设置,如初步确定图纸目录,创建图框和图纸视图,创建图纸等。
好的设计模型和图纸本身就是精美的艺术品,设计科技是完成这件特殊艺术品的精密车床。同样,设计软件本身也是非常精致的工程艺术,是设计思维、计算机科学、数学和工程实践的结晶。建筑设计的中国梦是从生存恢复到设计,最终到中国建筑文明的塑造:用软件科学的艺术产生数字设计的艺术,最终完成有艺术感的建筑空间。这不是一个选择,而是没有选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IBE】BIM技术在智能化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bim如何导入CAD图建模
Revit如何出图?Revit出图的六个步骤
BIM与传统方法CAD的比较
建筑师不能不知的BIM软件之 ArchiCAD
PLANBAR 软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