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下室顶板裂缝修补方案,详细阐述原因(附计算书)
建筑职场提升社区
圈主:土木匠人
539成员
进入圈子

地下室顶板裂缝修补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3、《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二、工程概况

2.1、项目概况

华大基因中心项目为***研发基地。总建筑面积约34.4万㎡。

本项目规划设计为:宿舍A:共19层,裙房1层、高59.85m;生物科技研发厂房B共9层、高43.75m;幼儿园D共3层、高11.45m(已经建成);厂房E地上2层,地下1层、高11.6m;厂房F院设计共8层、高37.8m;会议中心C共4层、高21m;以及各类配套设施。地下室为一层地下室,是停车和设备用房;局部设有人防地下室。

建筑耐火等级:一级;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抗震设防烈度:7度。

2.2、楼板裂缝概况

地下室顶板(梁)拆模后进行检查时候发现板底局部位置有裂缝现象,且局部地下室顶板为荷载集中区域,为保证工程的使用功能满足要求,确保地下室顶板不渗漏,特制定此方案,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对楼板裂缝进行修补,并预防楼板开裂。

27区楼板裂缝:

26区楼板裂缝:

一、楼板裂缝原因分析

3.1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混凝土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表面水分损失过快,变形较大,内部湿度变化较小变形较小,较大的表面干缩变形受到混凝土内部约束,产生较大拉应力而产生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一周左右。

3.2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凝结之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在干热或大风天气出现,裂缝多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状态。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混凝土在终凝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或者混凝土刚刚终凝而强度很小时,受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影响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的主要因素有水灰比、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环境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等等。

3.3沉陷裂缝

沉陷裂缝的产生是由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匀、松软,或回填土不实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匀沉降所致;或者因为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导致。此类裂缝多为深进或贯穿性裂缝,地基变形稳定之后,沉陷裂缝也基本趋于稳定。

3.4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浇筑后,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达70℃左右甚至更高;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就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在混凝土的施工中当温差变化较大,或者是混凝土受到寒潮的袭击等,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温度急剧下降,而产生收缩,表面收缩的混凝土受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而产生裂缝。

3.5施工操作不当引起的裂缝

3.5.1现场浇捣混凝土时,振捣或插入不当,漏振、过振或振捣棒抽插过快,均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3.5.2高空浇筑混凝土,风速过大、烈日暴晒,混凝土收缩值大;

3.5.3现场养护措施不到位,混凝土早期脱水,引起收缩裂缝;

3.5.4拆模过早或现场模板拆除不当引起拆模裂缝。

3.5.5楼板上局部荷载较大,如钢筋加工厂及钢筋、钢结构构件的集中堆放,造成楼板开裂(对于堆载导致的裂缝立即对楼板板底进行回顶,立杆纵横间距1000mm,水平杆间距1200,详见计算书;防止裂缝进一步扩大)。

3.6设计及原材料方面的原因引起的裂缝

3.6.1设计方面

后浇带留置不合理,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未得到有效释放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梁钢筋与钢柱搭筋板焊接位置混凝土应力释放不足。

3.6.2材料方面

混凝土的砂、石原材料,含泥量不符合规范要求。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楼板裂缝主要原因为:

①梁筋与柱搭筋板焊接,且梁较大,混凝土结构应力未得到有效释放;

②部分楼板上荷载较大;

③受混凝土形成的冷缝影响;

④混凝土砂、石含泥量大,砂率大,粗骨料少。

二、楼板裂缝处理

混凝土结构裂缝修复是在对结构构件裂缝进行相应处理,这是对结构构件的耐久性和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的一种裂缝处理方法。楼板裂缝的修补主要采用填充法,施工步骤如下:

1、根据现场试水情况,对漏水楼层和漏水部位做好书面记录。

2、采用堵漏王进行初步修补,根据试水效果,确定是否进行高压注浆。

施工工艺流程为:裂缝基层处理→切割、凿除裂缝边砼→清理干净→堵漏

王进行封堵→刮平表面→养护。

1)将漏水处凿成“V”型或凹型槽,深度30~50mm,宽度适中,并用水冲洗干

净,保证基层坚固密实。混凝土松散沙石和气泡都必须凿除。

2)对打凿面用清水清洗干净。保证干净并充分湿润。

3)用堵漏王对凿毛面分多次封堵补强,确保新旧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并达到

抗渗强度。

3、现场试水,若仅局部较少渗漏时,需对裂缝进行高压注浆。

施工流程如下:

①裂缝表面处理

a.用钢丝刷将裂缝周围清除干净:

b.用吹风机等将裂缝处的灰尘清除。

②打孔安装针头

在裂缝集中的范围内以15cm至25cm的距离打孔,预埋针头,拧紧;

③裂缝高压注浆施工

施工前先用清水进行试注射,可得到相近的压力值。将材料按配合比调均匀倒

入灌浆机,管口注入预埋好的针头中,压力保持在0.3~0.6Mpa,待压力稳定5分钟

压力表不再回落后,且浆料从相邻的针孔渗出,表明液浆已渗漏部位充填密实,方

可转入下一个针头中;如此作业依次灌好每一个灌浆点,完毕后24小时进行检查是

否有波动;

④待72小时后取掉注浆针头,并凿除针孔、清洗,用堵漏王封堵针孔。

⑤涂膜1.5mm厚JS防水涂料。对整个后浇板面进行防水加强处理。确保抗渗抗裂。

三、施工布署

(一)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计划安排从2017年5月1日到8月31日完成。

(二)劳动力安排:补强、堵漏、加固技工8人、普工2人。

(三)材料安排:堵漏王20KG,环氧树脂浆液100Kg。

(四) 设备:照明灯、手锤、凿子、铲子、钢丝刷、尼龙刷、扫帚、抹布、冲击钻、切割机等。

四、质量与安全措施

1、防水材料进场后存放在通风、干燥地方,溶剂型材料存放与施工进行中必须注意防火,所有防水材料进场后经监理及业主单位有关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2、施工前,对作业人员进行质量技术、安全技术与文明施工交底,使其详细了解操作规程与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质量安全;应先试做一块样板验收合格后方可在进行大面积施工。

3、作业人员操作时,必须戴好安全帽、防水工作服、软底鞋,立体作业时,搭好安全防护棚。

4、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通风,配足照明灯具。

5、所有用电设备及线路一律由持证电工管理,严禁无证人员乱接和使用用电设备。

五、计算书

楼板下立杆受力计算

地下室顶板钢筋原材料堆场及钢筋加工场区域,偏于安全考虑,不计算梁板的承载能力,只考虑支撑钢管的承载能力,按40KN/m2计算。现场根据实际情况顶撑架体的立杆纵、横向间距均按1000mm设置,水平杆步距为1200mm,立杆采用对接方式(按1250查),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表8-17(420页)得知每根ø48×3.5(计算取值3.5)的钢管立杆容许荷载[N]=33.1kN;计算单元为(6m×6m=36m2)共计49根立杆如下图所示:

每根立杆的实际承载力N=40kN×36m2÷49=29.4kN<[N]=33.1kN 满足要求。

计算支撑架的受压应力及稳定性:

1、根据荷载40kN/m2,每根立杆承受的荷载为

N=1×1×40000N/m2=40000N

2、钢管面积:A=3.14×2.4×2.4*49=886mm2

3、立杆的受压应力为:σ=N/A

σ=40000/886=45N/mm2

4、立杆受压稳定性:σ=N/фA≤f

长细比 λ=L/i

钢管回转半径查表i=15.8 《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中表5-17

λ=1200/15.8≈75.9

按λ=76查轴心受压杆的稳定系数ф=0.744《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中表5-18

σ=40000/0.744×886=60.7N/mm2<205 N/mm2

满足要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跳仓法取代后浇带,提质增效省了60万
地下室结构设计要点,重点,漏点
既有建筑楼板上进行钢结构吊装作业的研究
地下室墙板开裂我的疑问
“跳仓法”取代“后浇带”: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最新范例,提质增效!
一文弄懂跳仓法施工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