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满庭芳·归去来兮|诗话黄石之6
诗话黄石

    

    

满庭芳·归去来兮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作者简介

词作者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历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

元丰三年(1080)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绍圣元年(1094),坐讪谤,又贬惠州、琼州、儋州。徽宗立,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孝宗朝,赠太师,谥文忠。

诗文书画俱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之列。著有《东坡词》《东坡易传》《东坡七集》等。

————————————————

作品讲解

过去黄石的诗词选本,一般会收录苏轼关于西塞山、磁湖、石田驿、桃花茶的作品,但均未收这首《满庭芳》词。从词本身,看不出与黄石有何关联,但细加考察就有所发现。

此词题下原有序:“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神宗元丰七年(1084),苏轼被贬黄州已达五年之久。

苏轼好友黄庭坚之舅舅李常(1027—1090)对苏轼、苏辙兄弟十分欣赏和爱护,神宗熙宁九年(1076)二月,李常转齐州太守,苏辙在其下任事一年左右。苏轼谪居黄州时,李常任吏部尚书,屡次提请用苏轼,为当事所阻。神宗曰:“苏轼累出居思咎,阅历资深,人才难得,不忍终弃。”苏轼乃得量移汝州(今河南临汝)。又,《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二载:“元丰中,轼系御史台狱,上本无意深罪之……遂薄其罪,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然上每怜之。一日,语执政曰:'国史大事,朕欲俾苏轼成之。’……于是卒出手札,徙轼汝州。”

乌台诗案发,苏辙上书为兄长说情,忤执政意,被贬为监筠州(今江西高安)盐酒税。苏轼打算先去看望弟弟,再到汝州赴任。当时的兴国军知军杨绘,立朝忠正,敢于直言,且与苏轼交好。杨绘得悉苏轼将要离黄东下,便委托州学生员李翔到黄州邀请苏轼路过时赴兴国军一行。

南宋著名文学家、兴国军人王质《雪山集》卷七《东坡先生祠堂记》载:“杨元素起为富川,闻先生自黄移汝,欲顺大江逆西江,适筠见子由,令富川弟子员李翔,要先生道富川。”苏轼本来就很赏识李翔,因作此词赠之。

南宋大臣、文学家王之道《相山集》载《跋李仲览所藏东坡<满庭芳>法帖》:“吾观李公仲览之从先生游,初非有求,徒以慕先生之高风,乃至于此。想其心固断之天地,质之鬼神,正复以此获罪上下无所憾恨者,是岂小丈夫之所为哉?先生喜公诗,至谓'气节刚迈,读之使人肃然自失’。逮其还朝,遇公于富川,又书异时黄冈所制长短句以遗公。公之于先生亦至矣,而先生之所以待公盖不薄也。”于此可知,苏轼不仅给李翔赠送新词,而且亲笔书写。王之道有幸亲见东坡墨宝,即为之题跋,追忆前贤旧事,表达歆慕之情。

元丰八年(1085),李翔考中进士。为了纪念苏轼,他得志后在兴国军城中修建了怀坡桥、怀坡阁,并画苏轼像于阁中。南宋状元王十朋过兴国军时,曾作《题怀坡阁赠王景文国正(名质)》诗:“穷途喜见富川波,已觉兹行所得多。杭颍西湖堪鼎足,兼怀六一与东坡。”以怀坡阁入题,表达了对富川(今阳新)山水的喜爱和对苏轼、欧阳修等前贤的景仰。

苏轼与杨绘、李翔等人的交往,是一段值得纪念的佳话,这首词也是大文豪与黄石那段缘分的见证。

(原载黄石日报2017年11月16日5版)

——链接——

诗话黄石系列

连中三元的冯京|诗话黄石之5

望夫石 | 诗话黄石之4

欢迎长按关注,分享原创图文

感谢关注!
欢迎留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惬苏62 离情别绪满庭芳:护我东坡柳 晒我旧蓑衣
第九讲 苏轼(下)秦观(上)
命运又迫使苏东坡惜别黃州(东坡故事四十二)
关于苏轼的故事
苏轼(视频四)潇洒东坡
苏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