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体经络使用手册》——57、望孩子脸色可从外知内
《人体经络使用手册》——57、望孩子脸色可从外知内
2009-02-15 08:50

细心的父母知道,只要自己的小孩一病,脸色就跟平常不一样。其实只要掌握小儿望诊,就能及时采取措施预防。1—4岁的小孩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观察小儿就显得尤其重要。

五脏隐藏在身体里,通过望诊就可以知道它们是不是正常地运行。那究竟怎么望呢?观察面部五官的颜色变化就可以了,青红黄白黑五色,根据五色配五脏,辨病取穴。只要你会看,就没有看不到的东西,五脏的状态全都在脸上显露出来。所以小儿病于内,必形于外,小儿身体内有病都会在面部表现出来。望小儿的形态,审视小儿的五官,就能自知其病。按病推拿,疗效很快。

体内有五脏,心、脾、肺、肾、肝,虽然五脏在体内不可望见,但只望五脏对应的部位就可以看出病来。舌是心之苗,红紫,表示心有热,小孩会烦躁不安;肿黑,表示心火旺极,这时就要泻心经,就是向指尖方向推小孩中指;淡白,表示身体虚弱。鼻与牙床是脾之窍,鼻红燥,表示脾热,这时就要泻脾经;鼻惨黄,表示脾虚弱;牙床红肿,表示脾胃有热;牙床破烂,表示脾胃火盛。唇是脾胃之窍,红紫,表示有热;淡白,表示脾胃虚;如果漆黑的话,就是脾胃虚极了。嘴往右边歪是有肝风;往左边歪是脾有痰。鼻孔是肺之窍,干燥,表示有肺热;流清涕,表示肺有寒气。耳与齿是肾之窍,耳鸣,肾气不和。眼睛是肝之窍,勇视而睛转者表示有肝风。

眼睛各部位也与五脏对应。黑珠属肝;白珠属肺,色发青,表示肝风侮肺;淡黄色,脾有积滞;老黄色,肺受湿热,为黄疸症;瞳孔属肾,无光采,又兼发黄,肾气虚;目内眦属大肠,破烂,表示肺有风;目外眦属小肠,破烂,表示心有热;上眼皮属脾,肿,脾伤了;下眼皮属胃,青色,表示胃有寒,上下皮睡合不紧,睡觉时露一线缝,表示脾胃虚极。

脸上五个部位也与五脏相对应。额头属心,左腮属肝,右腮属肺,唇之上属脾下属肾。五脏与六腑是表里关系,小肠是心之表,小便短黄涩痛,表示心有热;清长而利,表示心虚。胃是脾之表,唇红而吐,表示胃热;唇惨白而吐,表示胃虚;唇色平常

而吐,表示饮食伤胃了。大肠是肺之表,便秘,表示肺有火;如果肺无热而便秘,一定是血少枯竭,不可以通下;脱肛,表示肺虚。胆是肝之表,口苦表示肝旺;闻声就容易惊吓,表示肝虚。膀胱是肾之表,筋肿筋痛,抽筋,表示肾水之寒气入膀胱。

面有五色也与五脏相对应。红,病在心,面红表示心热。青,病在肝,面青表示身体上有疼痛的地方。黄,病在脾,面黄表示脾伤。白,病在肺,面白表示肺有寒气。黑,病在肾,面黑而无润泽,表示肾气虚极。如果看到小儿面色跟平常不一样,辨别脏腑虚实,没有不灵验的。

印堂在两眉头的中间。印堂色泽——就是印堂部位出现的青、红、黄、白、黑5种色纹——也很重要。印堂穴用水洗净后,细心地观察五色变化,按色诊病。

红色属心,印堂色红者,为肺受热,色紫为热甚。凡印堂有红筋红色,皆心肺之疾,根据热则清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则,热病宜用清法。印堂红色,应清心穴、肺穴,心经有热,不能直接清心穴,可用天河水穴代替。若色紫则为热甚,必须大清,用退大热的六腑穴,推拿到热退为止。

青色属肝,印堂色青者,表示肝风内动。肝为将军之官,可平不可补,虚则补其母,补肾即补肝。五行之中水生木,肾为肝之母,肝虚可补肾水以养肝木。

黑色属肾,印堂色黑,为风寒入肾,其色黑,病寒证。惊风必须拿列缺急救,肾寒拿之出汗,风邪即散,列缺穴能解寒火,止惊搐,用之相宜。让小孩两手虎口张开,十字交叉,食指压在所取穴位上,当食指尖端到达之处有一凹陷,即是列缺穴,在虎口往上四指。

白色属肺,肺为肾之母,印堂色白,肺有痰。天河水能清上焦之热,重推痰马上就散。

色黄者,黄色属脾,印堂色黄者,表示脾胃之症,小儿多脾胃病,饮食不节,恣食生冷必伤脾胃。若小儿腹泻,多因脏腑娇嫩、脾胃薄弱、喂养不当损伤脾胃引起,久泻脾虚,肠胃积滞,功能失调,大肠穴在食指外侧上节,推大肠一穴即愈,屡验有效。来回推之为清补大肠,凡清之气下降,补之气上升,清补则和血顺气,利小便而止大便,故泻肚痢疾,来回多推大肠一穴,大肠穴就在大鱼际,有良效。脾主运化,小儿饮食不节,无不伤脾,故腹泻加推脾穴,大指属脾经,若补必须曲指推,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凡脾胃病多用。曲大指向内推为补,直推向外推为泻,来回推为清补。便秘多因脾热脾燥所致,拇指伸直向外推为泻脾,火旺者泻之;大肠与肺相表里,便秘肠结乃因肺燥,肺燥大肠亦燥,必须用泻法推大肠,脾肺为母子关系,若燥,泻之立愈;肾为先天,脾为后天,相互滋生,相互促进,关系密切,治疗便秘时须兼补肾。若腹痛,腹痛之因,非寒即热。一窝风穴能治下寒腹痛,感寒腹痛揉一窝风,位于腕背横纹上,直对中指处,轻症一万次,重症数万次,痛止立愈。

鼻流清涕的孩子,是因为外感风寒,用食、中二指入鼻孔,左右旋转,名黄蜂入洞,鼻孔为肺窍,左右旋转揉之,可以发汗祛风寒。用食、中二指分开,在鼻翼两旁推揉。洗皂穴位于鼻两旁,曲食、中二指向下推,可调和五脏之气,小儿用此穴。

病有寒热之分,按照小儿年龄、病情,决定推拿次数的多少。辨病取穴,推数要足。虚冷者为气亏当用补法,血亏当用清补法;热病则当用清法治疗。

望孩子食指络脉

望食指络脉对3岁以内的小儿,在诊断疾病上有重要的意义。食指络脉,是指虎口至食指侧的浅表静脉。因小儿食指络脉为寸口脉的分支,与寸口脉同属肺经,其形色变化可反映寸口脉的变化,故望指纹与诊寸口脉相同,也可诊察体内的病变。食指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家长抱小儿向光,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握住小儿食指末端,再以右手拇指在小儿虎口至食指侧的浅表静脉从指尖向指根部推擦几次,用力适中,使指纹显露,便于观察。食指络脉反映着病位的深浅:浮显,多属表证;沉隐,多属里证。鲜红,外感表证;紫红,里热证;青色,疼痛、惊风;紫黑,血络郁闭;色淡,脾虚、气血不足。同时,它也可以反映病情的轻重:重,长;轻,短;透关射甲——络脉透过三关直达指端,称为透关射甲——病多凶险,预后不佳;增粗,分支显见,实证、热证;变细,分支不显,虚证、寒证。

儿童感冒

孩子一离开娘胎就与自然接触,就是自然界的一员,他的一生必然是与自然界奋力搏斗的一生。他要与风寒暑热搏斗,要与细菌病毒搏斗,长大一点还要与七情六欲搏斗。你不可能创造一个特定的环境,让孩子与世隔绝,只能做到在他感冒后对症下药,以尽早痊愈。若是受了风寒,怕冷,就要喝姜茶,将原来入侵在肺里的寒气逼出去;若是受了风热,口渴,吐黄痰,就要吃板蓝根,清热解毒。

如果他不发高烧,最好是什么药也不要吃,靠敲经络激发小孩的抗病能力是最科学的方法。你总要给他一点时间,他打胜一仗,自己就会停的,你让他多休息,多喝一点水。如果口渴得较厉害,可以煮一点石斛水让他养阴生津。打仗总是辛苦的嘛,帮他敲肺经,敲肝经,敲心包经。老实说,孩子没有什么大病,无非是有风寒,有细菌。经常敲上面三条经,生病时一直敲,即使发烧也会好。但是当孩子有风寒要发出来时,常会有些发烧有些表症,如果我们这时人为地用药把它压制下去,造成的后果是极为可怕的。让我们的孩子勇敢地去与风寒搏斗,流鼻水,打喷嚏,发一点烧,是没有关系的,千万不要保护过头,爱之反而害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童经络使用手册 》 萧言生
捏捏小手百病消
要懂孩子的五脏补泻之道 - 月弯弯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幼科推拿三字经
小儿推拿专家教:捏捏按按百病消
介绍一种提高免疫力的实用方法——华佗捏脊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