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样切实提高口语水平?

漏屋老师在书里多次提到,理想状态下外语学习初期最好结合图片与声音,TPR,以及罗塞塔等软件,但这些手段自己学很难找到感觉,尤其前两者,如果能几个人合作,互相配合就会好很多。恰好北京有一个志愿组织,完全免费的,专门实践漏屋老师的理论,叫“海燕英语”,由Raymond老师所创,每周六都会有活动,会邀请欧美留学生、外教等分享学习经验。上次我应Raymond邀请去聊了聊《词行天下》的成书故事,并赠了10本书供学员学习。海燕的微信号是haiyan_englishsalon,有时间的朋友不妨去参观学习一下~

上次Raymond给漏屋老师提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

漏屋老师多次讲过石化现象。在外语水平很低时过早在外语环境中开口说会不可逆的固化在水平低的层次,以后也没办法再提高。

近二十多年来,相当多的成年英语初学者者(很可能是大部分,只是我没有调研)都有意无意的受到要敢说、多说、早说的鼓励,而且这种条件也越来越便利。他们当中很多都花了很多精力去练习说。那么他们应该就是已经被石化了吧?

这些被石化的人还是继续有提高口语的意愿,是不是因为石化不可逆所以已经无济于事了?我们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帮助那些还没石化的人身上?

如果还有挽救价值,那么,针对这些石化者,如何挽救?还能建立外语思维吗?

漏屋老师说:

石化是个普遍的现象,继续努力水平仍然是在不断提高的,特别是词汇学习不太受影响;但低级语法错误被固化了,很难改掉。

被石化了怎么改正,现在没有非常成熟的解决方法,且很少有人能改掉。但少有的几个研究,都是认为继续学习和对错误进行纠正的效果不佳。建议学生一定要非常专注地对正反馈进行主动学习。所谓正反馈,主要是你说了一句,别人并不纠正你的错误,但重复一下正确的或更完整的形式;或者说你对自己没把握的一句话,刚好有机会听到正确的形式。

但现实生活中,连被纠正的机会都不多,得到正反馈的机会更少。

石化问题的研究已经十年了,这个道理已经被普遍认可,没什么悬念。只是怎么解决大家还在继续研究,试图突破。我最近看到少量的从脑神经学方面试图探索的论文。但真正对大家最有用的建议,就是不要胡乱张口瞎说,避免形成石化。

所以不是不能开口,是一定要有准备地开口。不要一门心思找老外乱聊天,不要认为说得越多越好。

然后我提出,对于已经普遍多少有些乱开口的中国同学,如果让他们闭关一年,进行大规模听力输入,应该有挺好的效果吧?

他说:

希望如此。有些人不是真石化,只是停滞,就能改进。

最怕的是那些急功近利花了很多时间找人聊天,形成了坏说话习惯的人,就很难改了。

这个72年就研究出来了,中国同学却很多都不知道。

然后我问,还有个相关的问题,就是沉默期,是一个小孩和成年人学语言都有的普遍现象对吧?一般长度是一年左右对吧?还是说不看时间,而是看语言掌握的程度,比如需要词汇量达到3000多,或听力词汇达到多少,或者句子掌握多少,这种指标?

他说:

对。小孩沉默期是自然的,不用帮他设计。有人两三个月,有人半年到一年。

成人却必须谨慎,建议至少一年。或者说也没有什么具体时间,总之就是不会说的不要乱开口。不会说的话不要乱说。

工作中生活中着急要用,没办法必须说也就罢了;但如果是为了学习,就不要乱开口了。

自己跟自己说,复述,演讲等情况没有问题。

最怕的是你一句我一句有问有答地“交流”。

越想交流,越想流利,问题还就越严重。

外教如果是帮助你把学过的内容表达出来,提供正反馈等形式就是好的。如果两个人山南海北地瞎聊,就糟了。

我说,核心就是尽量避免实时的时间压力,原则是只说有把握的。

漏屋:

对。你说的非常精辟。自己对自己说,说错了没关系;最怕你说一句烂英语,别人听懂了你的意思继续跟你聊,你的大脑就会认为之前说的那句话正确、有效,结果以后就会这样说。

我说,因为确实有好多例子,有一定基础但口语不太好的同学,在和外教接触或到国外后,提高很快的,肯定是有一些科学的方式在内,然后外教这种就有了推动作用了。

漏屋:

这个要讲标准。如果是从不开口到流利地讲一口错误百出的英语,那就是七伤拳。

大部分留学生都是这样,一开口就错。比如下面的例子:

留学生A和他的外国同学B的对话片段:

A:I buy a car yesterday. (错)

B:Hmm? Did you buy a car or you just went for a test drive?

A: I buy it... I bought it already. I pick it up today. (错)

B:Great! Did you drive it to school today?

A:Oh, I mean I am going to pick it up this afternoon. Can you give me a ride to the dealership?

B: Sure. You know, if you call them, they will pick you up from home.

A:OK. I call them now. (错)

这段话是我听到的一个中国博士生和外国同学的对话。他还在大学教课呢。基本上每三句话中两句是错的。

周围一些博士生的情况,跟他差不多。倒是都挺流利的,但真正好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而且还是博士生呢。他们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听力有些问题,说的问题最严重。以后有时间,我应该做一段中国留学生的采访,录下他们的英语。

我说,因为看过一本书,一个很厉害的人写过一本《暗时间》,说到他进入微软的经历,大致是自己通过几次带外教游览当地,就突破了不能张口的瓶颈,于是通过了微软的英语面试。

漏屋:

嗯。中国同学非常非常介意所谓“张不开口”的问题,所以才会急于找老外交流。

出国的人都知道,所谓张口的问题,并不是问题。出来没办法都要张口,没有人真的不说。

但问题就是,说的是否正确的问题。其实说白了,不能张口的问题,是“不会说”,并不是不会开口。但这个要用正确的说来解决,而不是用瞎说来解决。瞎说也是张口说,偏巧正是石化的主要原因。

国外对这些研究比较到位,你说你流利、水平提高了不算,要把你说的话录下来,一句一句分析。WES,Patty等都是这样,几百句真实交流录下来,一分析,原来只有1/3的时态正确。

我这时才意识到,我周围的或从书上看到的好多例子,好像是通过和外教沟通或跑到国外一两年,口语就流利了,这些都是错觉,一种虚假印象。

漏屋:

嗯。你说的错觉是很多学生碰到的问题,非常羡慕人家的流利。比如我讲的阳朔小商贩流利的英语的情况,很流利,但都是乱说。

我说,和外教接触,或有外语环境,这两种情况,如果说在怎样的情况下才是有利的,是不是就是:没有实时的交流压力,而是只作为输入、拓展词汇量和表达方式上?

漏屋:

嗯。对要说的内容、词汇和句式都有准备的情况下去说,提高比较好。

其实华尔街英语课程就是这种教法。先在电脑上自学和练习12小时,然后就这些内容,在外教课上交流。这堂课要说哪些话,哪种句型,外教都有规定,不是乱说。

就是说,同一内容12小时输入,只有大约15分钟的交流(四个人一堂课,每人只说15分钟)。这种比例和形式还差不多。

而这一点,刚好是华尔街英语被攻击的地方。学生抱怨自己跟电脑学得太多,跟外教聊得太少。

有空你可以去华尔街参观一下,让他们的销售给你演示一下课程。

他们的销售自己都怕你抱怨电脑时间长,所以都尽量掩饰这个地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英语口语词汇
四六级考后 口语自学终极指南!
“英语四六级和备考BEC” 可以同时进行吗?
如何提高英语听力水平?1. 扩充英语词汇...
高级英语口语 提高词汇量 提高睡眠时的英语听力水平 L6级
(转)漏屋老师的学生谈“漏屋学习方法”心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