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芦根的功效
【性味归经】甘,寒。入肺、胃经。
    【功效】清肺胃热,止呕除烦。
    【功效特点】本品长于清肺胃之热,并能生津止渴,具有清热而不伤胃、生津而不恋邪的特点,对温热病的烦热口渴均可用之,也是肺炎及肺痈的常用药。
    【功效主治】
    1.清热解表:用于风热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较重者,可与清热解毒药同用。
    2.生津止渴:用于热病后伤津之口舌干燥、干咳喘逆、烦渴或消渴者,可与生地黄、玄参、石斛等同用。
    3.清胃止呕:用于胃热呕吐,可与炒栀子、竹茹等同用。
    4.解鱼蟹毒:用于食鱼蟹中毒表现恶心呕吐、发热、腹痛腹泻、心烦口渴者,可与苏叶、金银花白扁豆等同用。
    【鉴别应用】芦根与葛根,皆能解表热证,然芦根清热力胜,葛根解热力强,芦根入阳明胃经降气止呕,生津止渴,葛根入膀胱经,专治项背强几几。
    【配伍应用】
    1.配竹茹:芦根味甘性寒,入肺、胃经,功能清热生津,开胃止呕;竹茹甘而微寒,入肺、胃、胆三经,人肺能清热化痰以治咳嗽,入胃可清胃腑之热而降逆、止呕呃,入胆而清泄胆火。二药皆能清胃止呕,然芦根兼能生津,竹茹可化痰,相配治因热呕吐,其效甚佳。
    2.配白茅根:茅根与芦根皆为甘寒凉润之品,均能人肺胃二经而具清热之功。茅根偏清伏热,凉血止血,又能益胃止渴,清热利水,且味甘而不腻膈,性寒而不碍胃,利水而不伤阴,为治疗因热所致上、下诸失血之良药。芦根中空,偏清气分之热,既善养阴清肺、宁嗽止咳,又能清胃生津、止渴止呕。二药同用,相须相辅,清热生津力强,其清热不伤阴,生津不恋邪,性平缓而不黏腻,故为甘寒清热之妙对,可广泛应用于多种热证,诸如温病高热烦渴,肺热阴亏,咳嗽咽干,胃热滓伤,气逆呕哕,以及下焦伏热、热淋尿血等,二者鲜晶入药,疗效更佳。
    3.配地骨皮:芦根和地骨皮同为甘寒之品,皆能人肺而除肺热,平喘咳。然芦根生津润燥,偏入气分,主去肺中邪热;地骨皮质轻而性寒,轻以去实,寒能胜热,善入血分,主泻肺中伏火。二药相伍,相须为用,一气一血,具有清肺而不伤阴、护阴液而不致恋邪之特色,用治肺热阴伤、肺失清肃之喘咳,尤宜于正气稍弱、伏火不盛者。
    4.配石膏:石膏辛甘大寒,善清肺胃之热,能除烦止渴,并可解肌达表,使邪外透;芦根甘寒,功能清热生津,开胃止呕。二药相须相辅,有较好的清热除烦、生津止渴之功。临床宜用于温病发热缠绵、日久不退,或温病后期余热未清、阴伤津亏之心烦口渴、口干恶心、小便短赤等。
    【应用注意事项】脾胃虚寒及因寒呕吐者忌用。

【用法用量】内服:15-30克,鲜者30-60克,或捣汁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热生津佳品——芦根
| 药膳馆 | 五汁饮生津止渴
芦根的功效和作用
清热药——清热泻火药(芦根、天花粉、竹叶)
芦根与天花粉的功效区别
清热生津消肿排脓药天花粉的功效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