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平潭石厝 | 中国国家地理网
中国传统民居以砖、木建筑为主,成群的乡村石屋比较稀缺。在福建省平潭县,有这样一种奇特的房屋——它们以岛上特产的花岗岩、火山岩为主体材料,屋顶、墙壁色彩斑斓,像一座座彩色城堡屹立在海岛上——这种房屋被当地人叫做“石厝”。岛民为何要建这种房屋?这里的石头有何神奇之处?经过实地考证,本文作者初步解开了石厝的身份之谜。
诗人海子说:“建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坛岛上,依山傍海而建、错落有致的石厝就是对诗歌最好的阐释。春夏交错时节,暖暖的晨光洒向海面,并悄悄爬到海边的一片由花岗岩砌成的联排石厝上——如果你是画家,只须给这些景致套一个镜框,就等于创作了一幅天然油画。平潭有不少村子信仰基督教,海边的石头村落中常常见到教堂的身影。

平潭“盛产”石头和台风。当地民谚“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形象地道出了石厝的诞生环境和防风功能。平潭的海岛村落边上常常可以看到巨浪拍岸的情景。2009年8月,台风“莫拉克”袭击了一处海边渔村(摄影/伊海)。
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
地点/流水镇君山村
在流水镇君山村,石厝住户正在翻修屋顶,主人特意往瓦顶上压上大小合适的石块,以更好抵挡剧烈海风的袭击。

闽东有“海坛”,生于风沙中

厦门、金门、平潭、东山为福建四大海岛,古人分别以“富、贵、贫、贱”形容之。其中,“贫岛”平潭的主岛是海坛岛,因在海上远望如坛而得名,为中国第五大岛、福建第一大岛,面积是厦门岛的两倍。至于两岛“贫富”悬殊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厦门属于湾内岛屿,三面被大陆温柔地怀抱、呵护;而平潭是湾外岛屿,孤悬于海岸线外,不得不孤独地面对洋流、寒潮、台风。有人问:平潭特产是什么?一个有趣的答案是:石头和风沙。

平潭的风有多可怕?我们在流水镇的海边码头略有体会。在这里,海风让人几乎无法站稳,沙尘满天、海浪四溅。东庠岛是平潭群岛中最靠外海的一个居民岛,正好位于“风口浪尖”上,一年四季,风是这里的主要气象灾害。每年9月至次年5月的东北季风,6月至8月的西南季风,都被海峡的“狭管效应”放大。据《福建海岛气候》一书讲解,海坛岛全年大风(风力≥8级)天气日数平均为85天,厦门岛是29天;海坛岛全年平均风速每秒6.4米,厦门岛是每秒3.4米。另外,海岛西南海面的台风对平潭也情有独钟。

海坛岛以花岗岩海蚀地貌著称。岛上的“半洋风帆”海蚀柱成为平潭的标志性景观,各种石蛋岛礁、神奇的球状风化石景,都是海蚀塑造出来的花岗岩景观。地质学家说,漫长的地质时期,几个基岩岛屿在海中不断升降,随着最后一次海平面下降,众多孤岛最后露出水面,形成了以海坛岛为主的平潭群岛;在风力作用下,自闽江出海口的泥沙在各岛屿间堆积,发育出了连岛沙土平原。所以,这里最多的就是花岗岩和沙土。

面对肆虐的风沙,平潭的岛民是如何安身的呢 ?“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当地的一首民谣给出了答案。他们用随处可见的花岗岩造起了城堡般坚固的石厝——在闽语中,“厝”就是房屋的意思。与闽南大陆上砖木或土木结构的“厝”不同,平潭群岛上的厝是用石头砌成的,故名“石厝”。走进渔村,到处可见这种成片的老房子。从山门前村绕君山北行,一路经过的北港、渔屿、君山后等村庄,都建立在山坡上,石厝鳞次栉比。最漂亮的地方要数君山后村,它坐落在君山北部山腰,前临外海,石厝多为青黑色乱石砌墙、灰泥勾缝、青瓦覆顶,再压上密密麻麻的碎石,几段优美的马鞍墙浮出屋顶,给村落增添了浓浓古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找找海南地理卷这几题的共同点
平潭不同村落的精致古厝
【散文游记】戴高山:平潭,风沙和渔网
10.24平潭摄影秘地|独家定制六天精品旅拍
国内这个小众海岛鲜为人知,海鲜统统白菜价,最近被一群萌娃带火了!
且听风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