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摧毁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击败他一次就够了


青春期是孩子的迷茫期,父母的卑微期。
在这种时刻,父母更要把握好教育青春期孩子的正确方向,做他们的领路人。
——鹿妈 
 ◆ ◆
作者 | 孟臣
来源 | 凯叔讲故事(ID:kaishujianggushi)
被一个男孩的哭声给深深刺痛了。 
在一个男孩的房间里,满屋子狼藉,地上都是散架的模型残骸。 
男孩一边拍着视频,一边声声抽泣。
那一声声的哭泣里,是一个男孩为之付出的时间、精力、心血和热情,如今都碎了一地。 
就因为男孩和爸爸吵了一架,喝了酒的爸爸拿起一个模型就往地上砸。 
男孩看着心爱的模型被砸坏,就愤怒地顶撞了爸爸,谁知怒火中烧的爸爸直接将孩子架子上的模型全部砸烂。 

第二天还跟男孩说,如果以后还这样顶撞他,他会把男孩所有热爱的东西都毁掉。

或许是因为青春期的男孩,对父亲有言语和行为上的过激;
又或许是父亲以为男孩会玩物丧志,而耽误了学习。 
无论是哪种可能,父亲的这一暴行,毁掉的不仅仅是男孩全身心的热爱,还有一个青春期男孩内心世界的慰藉,和生而为人所拥有的权利——
被尊重,被接纳。 
心理学家许添盛曾说过:
一切“问题”都根源于,父母用控制代替尊重,用命令代替启发,用怀疑代替信任,让孩子的生命找不到出路,找不到爱。
尤其现在的孩子,9岁就已经踩在青春期的门槛了。
他们的自我意识高涨,情绪极易冲动。 
他们渴望独立,渴望自由,更渴望被尊重。
一旦父母无视甚至贬损孩子内心的诉求,很容易激起他们的反抗。 
若父母再用更为粗暴的行为,来试图控制和震慑孩子,那么这样的教育其实就是一场权利的战争。 
父母用高高在上的权威,以为赢了孩子,但最后的结果,或许都会输得很卑微。 
就像作家李中莹说的那样: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跟自己的父母有一场战争,如果孩子赢了,是喜剧;如果父母赢了,是悲剧。
美剧《去他妈的世界》中,有一幕剧情让人感到深深的无力和窒息。 
故事中的女主人公邦妮,是一个正处于青春期的女孩。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邦妮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开始爱美,开始刻意打扮自己。 
有一次,她不知从哪里偷来了一支口红,对着镜子悄悄地化起了妆。 
不巧,这一幕被妈妈发现了。 
妈妈认为女儿根本没有把心思与精力放在学习上,并且用羞辱与冰冷的语言对女儿说: 
“你知道什么样的女人用口红吗?是妓女,妓女才会化妆涂口红。” 
更令人发怵的是,为了惩罚女儿,她强迫让女儿将口红全部吃下去,并且要慢慢咀嚼。
邦妮对着冰冷强势的妈妈,痛苦地咽下了口红,也嚼碎了自己的人生。 
她开始不好好学习,还因粗暴地对待同学而被学校开除; 

她向渣男投怀送抱,轻易地脱下了自己的衣服; 

她看到渣男勾搭其他女生时,用车撞死了那个女生…… 
就这样,她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毁掉了自己刚开始的人生,用一种报复的心理,终于活成了妈妈口中的样子。
苏珊.福沃德曾说: 
“父母对子女所造成的伤害效果不止是当下,它贯穿岁月,像一根针一样深扎在子女的心头。” 
青春期的孩子,性意识开始萌芽,开始注重穿衣打扮,注重自我的形象,这也正是孩子渴望成为大人的一种内心真实体现。 
在这个阶段,一些父母会用贬低、打击甚至是羞辱的语言,试图打压孩子正常的心理需求,以此激励孩子努力学习。 
却不知,这些伤人的反向激励,不仅会碾碎孩子的自信,破坏孩子自我成长的价值感;
这深深的羞辱感,还会让孩子丧失对父母与生活的期待。 
在父母的眼里,只看到了一个令人抓狂与心累的孩子,却看不到背后,那个被伤害、被恐吓、被羞辱的孩子的诉求。 
这就如一个蝴蝶效应,或许你的一句话,就能让一个处于青春期敏感又迷茫的孩子,人生发生质的改变。
作家刘小念曾写过一个故事。 
故事中的爸爸因为高一的儿子迷恋网游,致成绩一落千丈,而与儿子大吵了一架。 
为了避免战争升级,爸爸搬去自己的父母家小住了几天。 
当老爷子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后,非但没有骂儿子,反而和儿子喝起了老酒。 
边喝边说: 
“你小时候也这样,要你好好学习,你顶嘴说我哪只眼睛看到你没在学习; 

让你把头发剪短一点,你偏偏要喷你妈的发胶,让头发根根直立; 

不完成作业老师来告状,你却大放厥词说讨厌老师,以后她的课就睡觉…… 

高二那年,你和我吵了一架就离家出走,结果当晚就去了游戏厅,玩了三天三夜,我在外面等了三天三夜。 

直到你没钱了欠了游戏厅的老板,让老板打了一个耳光,才放你走,这一幕爸爸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你回家后,我和你妈什么都没说,只是烧了一桌子的菜。 

我知道,在你自尊心爆棚的年纪,就算有一肚子的话,也要咽进肚里。 

自那以后,你突然就改变了,从高二下半学期开始,你拼命读书,成功逆袭成为了'高考黑马’。”

老爷子说到这里,脸上泛着红光,他语重心长地说: 
“这当爹的,对儿子就两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熬。 

不管儿子可不可爱,越是在他不可爱的时候,越是要坚定不移、不求回报、默默地爱。 

在爱里长大的孩子,就算离谱,也早晚会变得靠谱。” 
老爷子的这段话让这个爸爸内心愧疚又满是温暖,对自己的儿子也有了教育的方向。 
《正面管教》的作者简·尼尔森说: 
“孩子十岁左右开始,父母赢得孩子最好的方法,是以和善、坚定、尊重的态度,先和他们站在一边。” 
让孩子在被理解的支撑中,得到自豪感和归属感。 
青春期的孩子是一个破茧成蝶的痛苦过程,父母的示弱、尊重、耐心与理解,才是孩子挥臂振翅的力量。 
当你放弃对孩子的控制和权威,你才能获得更多的掌控感; 
当你不强迫孩子听话,孩子才会开始听你的话。 
情绪平和、内心和善、无条件爱孩子,尊重孩子的父母,才是青春迷茫期的孩子最好的出路,也是一段亲子关系和谐共处的关键。 
“爱出者爱返”才是对教育最好的诠释。
教育博主王人平说:
靠对孩子的接纳、尊重和信任,赢得孩子对自己的尊敬和追随,还是靠权威、羞辱、甚至暴力赢了孩子,让孩子屈服和听从?

父母不同的信念、价值观和教育方式,会构建不同的亲子关系,养育出完全不同的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在父母眼里或许想法不成熟,看法不精准,做事不恰当;
但是这些,却是一个有自我意识的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这个世界。 
为人父母,要和孩子站在一起,成为孩子最信任的守望者,而不是和问题一起,打败孩子。
最后,用网上一段动容的话献给各位正与青春期孩子博弈的父母们: 
“我爱你,如果前方有一条我曾经跌得面目全非的路,而你却执意想要去。 

我希望我爱你的方式不是拉住你,告诉你不能去。 

而是给你准备好最耐穿的鞋,备好雨伞。 

告诉你第二个路口地很滑,第五条街道有小偷。 

去吧,回来家里有饭。” 
对孩子最智慧的教育是: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点个在看与各位父母共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告诉孩子,你真棒!
有爱的微小说精选
近7亿女性的恐惧,从0岁就开始了…
男孩为啥长大后跟妈妈不亲?孩子大了,当妈的该放手就放手
两个儿子是“200万”还是“要了命”?都错,调教好能“养生”
儿子随妈,女儿随爸?妈妈的这3个特征容易遗传给儿子,你家是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