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竹林深处有人家



早年,乡人喜植竹,房前院后、东坡西岭、沟边河畔,都植有成片成片的竹子。正如唐代诗人李群玉在《题竹》诗中所描绘的:

一顷含秋绿,森风十万竿。

气吹朱夏转,声扫碧霄寒。

盛夏时节,绿风吹拂,万竿摇曳,清幽自现,凉意顿生。竹林边几户人家任由丛丛绿竹葳蕤而生,竹影里沐浴款款竹风,清梦中贪恋缕缕竹香,真乃世外桃源也!此中有真意,宛如北宋诗人陈亚《惜竹》所写:

出槛亦不剪,从教长旧丛。

年年到朱夏,叶叶是清风。

想那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爱在竹林处筑庐仙居,他写有一首《闲居自题》,平朴直白的诗句中,抒发了他对竹林间一方小院的爱恋,诗曰:

门前有流水,墙上多高树。

竹径绕荷池,萦回百馀步。

波闲戏鱼鳖,风静下鸥鹭。

寂无城市喧,渺有江湖趣。

吾庐在其上,偃卧朝复暮。

洛下安一居,山中亦慵去。

时逢过客爱,问是谁家住。

此是白家翁,闭门终老处。

诗人的小院建在竹林旁、清溪畔,出门就能看见高树绿竹,蜿蜒小路穿林而过,绕着一弯溪流,荷香盈盈,鱼鳖嬉戏,鸥鹭翩飞。这样的人间仙境少有城市的喧嚣,渺渺然有江湖的意趣。偶有匆匆过客问讯:这是谁家的仙居?此乃白家老翁关闭尘世之门,在这里幽居终老呢。


在这样清寂凉爽的竹林小院中,白居易还会面对一竿竿青竹,一缕缕月辉,弹琴啸吟,吐露心迹:

竹院新晴夜,松窗未卧时。

共琴为老伴,与月有秋期。

玉轸临风久,金波出雾迟。

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

——《对琴待月》

雨后初晴的月夜,竹影迷离,松风阵阵,诗人与琴瑟作伴,和明月相约,琴声在竹林间袅袅不绝,月光在迷雾中皎皎朗照。幽咽的琴音、朦胧的月色,还有这一片清幽的竹林,你们可否懂得诗人的心曲?

北宋大臣、诗人蔡确喜欢在书房外遍植青竹,读书倦了,推窗小憩,清风徐来,凉意阵阵,不由感慨道:

窗前翠竹两三竿,潇洒风吹满院寒。

常在眼前君莫厌,化成龙去见应难。

——《书舍竹》

这一竿竿挺拔的翠竹荡起飒飒凉风,带来这么多欣喜与惬意,它们在眼前摇曳生趣,谁知哪一天数竿青竹化龙而去,想见也难见了。

常于净土寺虔诚修习的南宋词人张抡,最爱暑夏的竹林小院,他枕着剪剪竹风,填词一首《阮郎归》,词曰:

谁言无处避炎光。山中有草堂。

安然一枕即仙乡。竹风穿户凉。

名不恋,利都忘。心闲日自长。

不须辛苦觅琼浆。华池神水香。

诗人自问:到哪儿去避暑消闲呢?山里有他的几间茅草屋,小屋正对着一片竹林。头枕青竹风,安然入仙梦,忘却了尘间烦累、名利之忧,心也轻轻、梦也悠悠,浑然不觉夏时长。何须苦寻琼瑶玉浆,竹林之中那潺潺小溪堪比神仙水、瑶池汤!

南宋抗金名臣郑刚中在竹林处消夏独酌,抒写心中忧思:

新竹日以密,竹叶日以繁。

参差四窗外,小大皆琅玕。

隆暑方盛气,势欲焚山樊。

悠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间。

沮风如可人,亦复怡我颜。

黄错开竹杪,放入月一弯。

绿阴随合之,碎玉光斓斑。

我举大榼酒,欲与风月欢。

清风不我留,月亦无一言。

独酌径就醉,梦凉天地宽。

——《大暑竹下独酌》

时序到了大暑节气,小院前新竹勃发,竹叶婆娑,竹影斑驳,大大小小、高高低低,宛若一丛丛碧玉,在盛夏之际蔓延成无边的绿意,遮挡炎炎烈日。诗人抱负难展,郁郁不得志,官场难以容他,只有这方清幽之地向诗人敞开胸怀。绿风吹着诗人的容颜,明月照着诗人的孤影,他举起斟满浊酒的大杯,临风起舞,沐月放歌,醉了就躺卧在竹林里酣然入梦,梦里风清清、月朗朗,天宽地也阔!

南宋田园诗人杨万里夏夜寻凉,来到了竹林边,赋诗曰: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夜晚的热气早已没有了白日热浪的汹涌,打开柴扉,立在竹林月下,顿感微风徐徐,凉意袭来。竹林深深,杂树浓密,还有隐匿其间的小虫弹琴鸣唱,原来夏夜的清凉爽惬是它们带来的啊!

在曲曲弯弯的竹林小径上走一走、看一看,更觉夏日的美好。南宋末诗人汪炎昶写了一首《竹径》,诗云:

竹径清入内,消得此闲行。

不待锄苍藓,频来径自成。

渐入竹林间青石小路,诗人越走越清幽越清凉,不虚这番清闲之行。青石板上长满苍苍青苔,何必要锄掉它呢,诗人常常来此寻幽,就会踏出一条逍遥自在之路。宋代诗人吴机炎夏里信步漫游,不觉转到了竹林小径,有感而发:

从容行乐兴无涯,地转清幽亦可佳。

须信居尘尘不染,竹风飘拂爽人怀。

——《转幽亭》

诗人爱着这清幽之所,被尘世浊染的心啊,漫游到了这里,让一丛丛竹风吹拂,清清爽爽,清清净净。

小孩子也喜欢到竹林里游玩,采竹叶、骑竹马,吹竹笛、捉迷藏,林间小径是他们的必经之处。元代诗人萧应元写诗描述竹林中的悠悠童趣,诗曰:

半清半和白昼长,似无似有绿阴香。

儿童刻竹记新笋,一夜风吹一尺强。

——《初夏》

在清和怡人的漫长夏天,孩子们迷恋一缕缕淡淡的青竹香气,他们在刚刚拔地而出的新竹上刻了记号,第二天一早再来看时,竹子已经窜出了一尺多高,那样的鲜绿那样的清灵,望上一眼多么清新悦目......

-作者-

刘琪瑞,男,山东郯城人,一位资深文学爱好者,出版散文集《那年的歌声》《乡愁是弯蓝月亮》和小小说集《河东河西》。本文首发古诗词日历(gushicirl),转载请注明。

遇见是缘,点赞点亮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竹影清风
竹林听雨
竹林听风,轻探二三竹叶,纤秀俊逸
碧阴添得晚窗凉,萧笛竹韵声声曼
时光||《风雅之行》-常州
【阅读悦读丨记忆】竹子:渐行渐远的影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