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健身气功特性分析(一)

健身气功特性分析(一)

明确的养生旨向

中国人自古就有贵生的思想,涉及饮食、医药、运动等多种方法。

以体育运动来讲,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肢体与气息的调节对于改善人身体健康状况的功效,我国第一部医书《黄帝内经》即记载了人们运用导引之法祛除疾患的行为,在以后各朝各代的养生专著中,基本都包含以导引吐纳为主的气功内容。

气功一词并非古已有之,其定名于现代,人们基于其健身养生的价值定位,将传统导引、吐纳等方法一并纳入“气功”的范畴,无论是古代的导引法还是现代所谓气功,其价值定位都有着明确的养生旨向,它是一种专门针对改善人体身心健康的个体身心炼养形式。

正如有学者指出:“我国的气功学术,从萌芽起就与人类跟疾病所做的斗争紧密联系着。在医学领域,气功经过长期的养生与防治疾病的实践,吸取诸家之长,不断发展和积累经验,到隋代堪称为中医的一门分支科学”,与其他助益于人体健康的运动形式相比较,气功的养生旨向更加明确并且清晰,并且已然成为一门运动医学学科。

可以说,气功的产生与存在是以养生为其功能价值基础的,而“气功”一词的流行,也是基于其养生价值而实现。即便到了现代社会,健身气功的价值定位与传统气功的养生理念同样一脉相传,并且更加强调其促进健康的价值功能。

专门的理论体系

传统的中医学理论对导引吐纳等方法的认可与运用,为气功的养生机制作出了生理学意义上的解释;儒释道三家的身心修炼理论与方法则丰富了气功的内容,特别是强调了气功在完善人体身心和谐状态上的作用,完善了中国人用气功的形式实现“性命双修”的价值目标。

在延续生命存在、完善生命状态的问题上,中国自古就有“性命双修”的价值理念与行为模式,而中国气功文化则是这种“性命双修”理念的最直接的载体与实践形式。

尽管不同气功流派在“修性”与“修命”上各有侧重,但是随着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影响与融合,中国传统气功炼养行为的最高境界与归向统一于“性命双修”。无论是医家的气功理论,还是儒释道各家的生命哲学与身心炼养方法,都构成了气功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气功成为一种更接近于人体生命哲学的身心炼养方法体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拳与健身气功
视频: 健身气功·六字诀全套功法演示
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
关于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吐纳法、呼吸法
中医正骨手法,拉筋方法,气功,中医运动养生,脊柱正骨复位
气功之吐纳导引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