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故宫之养心殿

在介绍这次辽宁省博物馆举办的“龙泰宸宇——故宫养心殿文物特展”之前,今天晚上的推送有必要介绍一下北京故宫之养心殿的故事!

1

布局

养心殿位于紫禁城内廷乾清宫的西侧,位置四通八达,是一组由三进院落构成的建筑群,总占地面积约5000余平方米。养心殿的主体建筑在第二进院落,建筑平面呈“工”字形,分为前殿和后殿,并以穿堂走廊相连接。前殿是皇帝从事政务活动以及学习、礼佛的场所,分为明间和东、西暖阁三个部分;而后殿则是皇帝起居生活的空间。这样的功能划分,和两千年前《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寝”的宫殿格局相对应。建筑特点上,整个养心殿的院落呈半包围形态结构,格局独立而紧密。因此,养心殿虽小,却仿佛一座具体而微的小皇宫,容纳了几乎全部功能。

紫禁城平面图(红框处为养心殿)

2

历史沿革

养心殿,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即1537年)。最初仅为皇帝临时休憩闲居之所,后被用于进行炼丹活动,偶尔也是皇帝临时用膳之地。天启年间,大太监魏忠贤曾在此办公,处理军政事务,养心殿一度成为权力中心。

清代顺治皇帝沿用明制,将养心殿作为休憩之所,最后病逝于此。康熙皇帝因兴趣爱好而将养心殿的功能多元化,它既是皇帝日常学习、接见官员、进膳的场所,也是皇家造办处的作坊和小型内廷鉴选官员考试的阅卷场地。雍正皇帝时,因养心殿独特的“工”字廊结构和集处理政务和晏息之所为一体的特点,成为其实现随时批阅奏章、召见大臣、独揽朝纲的最佳选择。乾隆皇帝将养心殿作为大统之殿,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辟建仙楼佛堂和三希堂,以此作为礼佛和鉴赏艺术之所。溥仪是养心殿最后的主人。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率宣统皇帝在养心殿正式发布了清帝退位诏书。溥仪退位后,依旧住在养心殿内,在“又日新”的匾额下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1922年,十七岁的溥仪大婚,婚后仍住在养心殿。

3

地位

养心殿的建筑级别低于太和殿和乾清宫,自清雍正皇帝迁居养心殿后,这里的地位寓益重要。雍正皇帝为了保平安、图吉祥,在雍正九年(即公元1731年)命人把三份符板,分别安放在养心殿、太和殿和乾清宫的藻井上方,以作镇殿之用,这表明了养心殿和其余二殿的地位不相伯仲。

4

孪殿

乾隆皇帝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命人仿照养心殿的布局构建了养性殿,其规模结构“一如养心殿之制”。养性殿位于紫禁城东北部宁寿宫后,体量略小,是乾隆帝作为禅让归政后的颐养之所。在他眼中,养心殿意在“养心期有为”,勤政不懈怠,在于动;养性殿意在“养性保无欲”,在于静。可以这么说,养性殿讲求去掉个人私欲,是对养心殿的升华。

5、趋新

养心殿也是紫禁城引进新事物的试验场。雍正年间,养心殿后寝宫的西次间装设玻璃窗,引入了自然光,这是紫禁城门窗建造史上的第一次,溥仪小朝廷时期,这里不但安放了一架钢琴,还安装了电话,溥仪曾用它打电话给胡适。可见,随着皇帝起居的需要和对生活的要求,养心殿也与时俱进。

正殿明间:继位迁居  权利中枢

西暖阁:敬天法祖  勤政亲贤

三希堂:喜获三希  辟室独览

仙楼佛堂:修行密法  拈香敬佛

东暖阁:垂帘幕下  太后干政

以上图片为本次展览中,

辽宁省博物馆采用原状陈列的方式,

复原养心殿殿内的重要场所的图片。

注:照片均为作者原创

在接下来几期的推送中,

古城瑶同学将为大家呈现“龙泰宸宇——故宫养心殿文物特展“中的精美文物哦!

敬请期待!

扫一扫
关注我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北京故宫(全景动态图.故宫的匾额)
故宫匾额书法欣赏
故宫匾額【圖文】
名联欣赏:名胜楹联(北京故宫)
《故宫100》 第55-60
故宫的那些匾额的含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