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5岁娶15岁佣人,92岁绝笔之作创3.4亿记录

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南黄北齐”之说,“北齐”指的是居住在北京的花鸟画匠齐白石,而“南黄”说的就是浙江的画家黄宾虹,二人不仅因非凡的艺术功力和成就被美术界并列在一起,就连洒脱不羁的性格也如出一辙:就在56岁的齐白石迎娶朋友家18岁保姆的1920年,黄宾虹做了一件比齐白石更牛的事情!55岁的黄宾虹在上海娶了朋友家的小佣人,小自己40岁。

黄宾虹晚年作画场景

妻友相帮得助力

其实,黄宾虹17岁时就因为他的勤奋好学,为人善良,被在安徽老家人称洪百万的洪家看中,不嫌弃他家贫穷,把女儿洪四果嫁给他。后来,黄宾虹一直在外求学和奔波。

身在金华期间,他因生活没人照顾,看中了一人,想娶为偏房,结果遭到安徽的夫人反对。直到55岁时遇见15岁的宋若婴,黄宾虹才不顾阻拦,与其结合。婚后,黄宾虹教宋若婴读书识字,练毛笔字,画画,刻印……而宋若婴料理家里家外的事务,从迁居北平,后又定居杭州,一直在黄宾虹身边悉心照料。让黄宾虹有了一个安详的晚年。

宋若婴陪伴晚年黄宾虹身旁

期间,也从安徽接结发妻子到上海小住,一家人过得很和睦。这也是黄宾虹一生最幸福的日子,也是创作最多的时期。

除了生活中相濡以沫的妻子,黄宾虹一生中最重要的贵人便是陈叔通了。两人在艺术上志同道合,以雅相交;在生活中,陈叔通帮黄宾虹周转,患难与共。

好友 陈叔通

因为深交,每到新年,黄宾虹都有作品作为贺礼寄给陈叔通。1954年初冬,黄宾虹收到陈叔通11月16日信,殷殷垂问,关怀备至,并请他作画一幅,这就是拍出3.45亿元的《黄山汤口》图。

黄宾虹与陈叔通互通信札

艺术之路迎巅峰

如果将画家与运动员相比,有的画家少年得志,就像100米短跑运动员,意气风发,如王希孟,18岁做《千里江山图》;但有的画家直至晚年才登峰造极,就像马拉松运动员,老当益壮,就像黄宾虹,在92岁高龄创作了《黄山汤口》。

黄宾虹艺术路程如此之长,不是拖沓,而是积累。傅雷说他:

览宇宙之宝藏,穷天地之常理,窥自然之和谐,悟万物之生机。饱览饫看,冥思遐想,强年累月。……(《观画答客问》)

黄宾虹与傅雷

黄宾虹认为:

造化有神有韵,此中内美,常人不见。

江山的内美,必须在静中参悟,五、六十年时间算不得长。

黄宾虹学养深厚,对考古、金石、书艺、印学、诗文、鉴赏、教育和纂编出版,无不深有造诣,这就大大有助于他的画和画论。

他第一个明确指出“中国画艺术之最高境界,就是要有笔墨”。

他说“气韵生动,是从骨法用笔中取得的。骨法用笔中透露出生动的气韵来。”(《黄宾虹专辑年谱合编》)总结出“五笔”(平、留、圆、重、变),“七墨”(浓、淡、破、泼、渍、焦、宿,聚气墨之法,成“积墨”)。

自叙习画历程:

必须如蚕之为蛹,三眠三起,吐丝成茧,缚束其身,最后必须钻穿脱去,栩栩而飞,要不经过这样的艺术生活,由渐变到突变,反复蜕化,就不可能体会这样的艺术真谛。

黄宾虹主张“求脱”不宜过早。他自己的破壳振飞,严格一点讲是在八十岁。《黄山汤口》是黄宾虹九十二岁最后一件精品,此图五笔七墨具备,是他画论主张在纸上“用兵”的有力例证。

黄宾虹 《黄山汤口》

黄山有两湖、三瀑、二十七溪、七十二峰、集天下名山之美,徐霞客赞叹“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宾虹九上黄山,迭入烟云,画过无数的黄山题材,《黄山汤口》是他最后一幅精美大件。

“资深黄山导游”黄宾虹留下的线路攻略

汤口,是游黄山的前山入口处,作者画题写道:“黄山汤口,三十六峰,天都、莲花、浅海胜景由汤口入。”

《黄山汤口》,作者移动云壑,搬迁山林,作过一番艺术剪裁。

看来图的下端似桃花溪,其左侧长松高植,老藤缠绕,侧边有屋一楹,当为观瀑楼,长松下坐两幽人,作晤谈状,松树植处为一隆起丘陵地,土石丰厚,杂草丛生。

实景中的桃花溪

黄宾虹笔下的桃花溪

实景中的观瀑楼

黄宾虹笔下的观瀑楼

溪涧上面为画幅之中端、有水流三道下泻,应为人字瀑和百丈泉,其上该为紫云峰了。

黄山 人字瀑

黄宾虹笔下的百丈泉、人字瀑、九龙瀑

(三条泄流而下的瀑布)

作者略去了上山必经之慈光阁、半山寺诸景,把一座主峰突出,小峰簇拥,高耸入云,宛若一朵初放的荷花——莲花峰,拉近放在画幅上端的部位,再在峰后抹上几应错落有致的远山,组成了一幅雄伟峻峭的山水画,画得严实坚厚,给人有重量感。

画中的莲花峰

整座莲花峰际、无半丝云彩,全以笔胜,全以墨胜,画得苍莽雄伟,郁郁葱葱;却在流泉和溪涧畔,留有委蛇曲折的空白,其势婉转流动,显得淡荡空灵,用来衬托莲花峰的实体。

这使人忽生奇想:画幅之上端似乎是一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壮士;下端宛如娥眉蝉鬓之美女,颇具相彰之趣。由于长松作柱,并无上重下轻之弊。构图平中出奇,实处见虚,足见黄宾虹冥心玄化之匠心。

全图用笔飞动,全以草篆狂草笔法出之,或钗头鼎足、拂索飞毫,或蚓走龙行、放逸淋漓,昔人形容上乘之草书有“腾云度秋月,老木挂寒藤”之句,宾老得之矣!

溪畔泉边

溪畔泉边有一段山石,乃破墨和渍墨并用,铺水恰到好处,画得美嫣潮润,水石俱活。乔松下一片绿荫之地,用浓墨、宿墨,层层堆积,显得郁郁苍苍,实中透气。

粗看莲花峰若乱石堆砌,细察则石块有大有小,有竖有横,有亮有暗,组织有序。色彩在浅绛的基调上,却于峰巅之一块竖石上,敷以淡青之色,顿使莲花峰出现“万般赭红一点绿”,产生了轻快感,似不经意,却见慧心。

结语

在安徽歙县黄宾虹故居,有林散之所撰之楹联曰:

九次上黄山,钩奇峰,钩枯木,作画似狂草,洋洋洒洒,浑浑噩噩;一生堕墨池,写金文,写古籀,以斜为正则,点点斑斑,漓漓淋淋。

对黄氏之山水画,此联甚可概括,亦具形象。风貌独具、笔墨俱佳的《黄山汤口》,足以印证潘天寿对黄氏的评语:“孟轲云,‘五百年期间必有名世者。’吾先生之画学有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宾虹问齐白石:凭啥你画能卖九个亿,我画才卖三亿四?
朋友做媒,55岁黄宾虹娶15岁佣人!
65岁还生女儿的画家,妻子患病后劝他娶15岁小妾,一幅画卖3.4亿
55岁黄宾虹娶了小40岁的佣人,为答谢画了一幅画,如今卖了3.4亿
傅雷说:齐白石俗不可耐,徐XX闭目乱来,达于极点者非此人莫属
黄宾虹《黄山汤口》创天价意味着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