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梁山,发现黄帝又一出生地

梁山,发现黄帝又一出生地

轩辕黄帝出生地考

●梁山县文联主席  赵德岷

 

   《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所以又称“轩辕黄帝”。对于黄帝的出生地,《史记》中有“黄帝生于寿丘”的记载,在《帝王世纪》中记述的更清楚:“(寿丘)在鲁城东门之北,.......居轩辕之丘”。而“寿丘”又在何方呢?据笔者了解,关于“寿丘”的争执目前有山东曲阜说,有河南新郑说,还有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的黄帝生于甘肃天水的说法等。目前又有聊城传统文化研究会专家委员张长城先生考证黄帝是“鲁国寿张县人”,说“寿丘就是寿张的前身,即远古时候的桃丘,古址在今阳谷县东南的陶城铺及台前县东端的徐堌堆。”
   对于以上说法笔者均不敢苟同,而只有张长城先生的桃丘说更接近事实和真理一些。近期笔者穷经披籍,广研史料,上下考证,终于得到一个重大发现,黄帝的出生地就在古寿张县今梁山县赵堌堆乡的梁岭村。
  在此首先谈一下上述几个观点的纰漏与错误。之所以有黄帝出生地在曲阜说,是因三千年后的宋真宗需要祭祀黄帝,而宋朝时梁山八百里水泊烟波浩淼,整个寿张县一片汪洋都不见,黄帝的出生地——赵堌堆乡“寿丘”也被泡在水中,宋朝皇帝想来祭祀却无法行走。其二是曲阜多圣贤,把“黄帝故里”与圣贤府纳于一地,祭奠起来会更为方便一些。其三是宋朝皇帝崇尚信仰儒学和道教,把黄帝尊奉为了玉皇大帝,将二教集于一处从理论上也完全说得过去。故而宋朝要大兴土木,在曲阜修建景灵宫以祭黄帝。那时皇帝金口玉言,说在曲阜谁又敢反驳呢?再加上南宋罗泌在《路史》中散播“寿丘在曲阜东北六里”以相附和,黄帝故里在曲阜说就形成了。而“黄帝生于寿丘”的新郑版也值得商榷。当时宋真宗定都在开封,离新郑只有一百多里路,如果当时黄帝真的生于新郑的话,真宗皇帝又何必劳驾六、七百里去迢迢东祭呢?应该说新郑是黄帝的第二故乡,而不是其出生地。
  而张长城先生的桃丘说,即在古寿张县今阳谷县东南的陶城铺及台前县东端的徐堌堆,似乎更确切些,只可惜桃丘当时属卫国,根本不在鲁国之境,怎么能说是在“鲁城东门之北”呢?也与事实不符;接下来我将详细分析一下张长城先生观点的高下优劣。
  在论述之前有必要先认识一下寿张县。
  寿张县是一个古老的县邑,它就是梁山县的前身,拥有梁山县的大部分腹地。《寿张县志》载,“寿张,春秋为良邑,时良邑属鲁国,战国时改“良邑”为“寿邑”;秦朝时将寿邑变为“张县”,西汉时改为“寿良县”;东汉时因避光武帝叔叔刘良名讳加之思慕怀念张良及张县之意,改寿良为“寿张县”,属东平国,这是历史上“寿张县”名称出现之始。其县治所在哪里呢?我的考证是,从东汉起(公元25年)到明朝初期(公元1380年)一千三百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在梁山县的寿张集村(尽管其间也做过几次短暂的临时迁徙,但总体是未离开寿张集;这与大家的从北魏起县治所设在寿张集村的考证完全不同),后因黄河决口县城被淹始迁到了阳谷县的王陵店,直到1964年国务院撤销寿张县;这便是寿张县的全部演变过程。
  张长城先生在文章中写道:“据《寿张县志》载:春秋时,鲁庄公筑郿城于‘寿张’(公元前666年),下设良邑,良即梁山之意,郿城在今梁山县西北赵堌堆一带,戴庙村北有轩堂村,《山东梁山县地名志》说‘传为轩辕黄帝居住遗址。’”对此说法,笔者完全赞同。
  但其接下来的说法就未免太牵强:“黄帝生于寿(tao)丘,就是桃丘。在远古时代,桃丘因盛产桃而得名,桃在语言交流中也是寿的意思。桃丘为黄帝族某一个时期的都城,废于黄河之患。后来黄帝部落大部分西迁到了河南新郑方向,另有小部分南徙十公里,定居于今东平县西部戴庙附近,初名桃聚,寿(tao)字出现后更名为寿(tao)聚城,这就是寿张“寿”字的起源。”对此,笔者完全不予认可。
  我们不妨再回到古籍。《帝王世纪》中记载“(寿丘)在鲁城东门之北,.......居轩辕之丘”,那么何为“鲁城”,何为“鲁城东门之北”呢?根据张长城先生的考证,郿城即赵堌堆,也称“鲁城”(笔者的考证是与赵堌堆几乎连为一起的前范城和后范城)。而“东门之北”,很显然就是一眼能望见的地方,最多相距也就是几里之遥,而阳谷县的陶城铺和台前县的徐堌堆却距赵堌堆直线也均有100华里的路程,古籍在表示方位时从没有如此表述的,这是写史的基本常识。而“桃负载着一个特殊的涵义——长寿,至今人们祝寿的时候还都用献桃来寓意增寿,称为寿桃.......在有了文字之后,“寿”字之初依然读桃音,并且相当长一个时期寿tao、桃通用,现在仍有寿字旁的“桃”音字在使用,如“涛”、“梼”、“焘”等。”以及“在传说时代,桃丘因盛产桃而得名,桃在语言交流中也是寿的意思”,这些,都属生拉硬扯,十分牵强。笔者查遍了辞海,也未见“寿”和“桃”是同音字或借代字。如果黄帝是出生在桃丘的话,典籍中就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写“黄帝生于寿丘”了。所以“寿”即是寿,根本与“桃”字无关!那么“丘”是何意呢?在辞海中“丘”是指“土山”的意思,同“岭”字。古语讲:“邱者,聚也”,故“寿聚自然可称寿丘”(引自张先生《亘古桃丘·寿张》),而在赵堌堆东北二里远的地方就有这样一个大土丘,据当地人口口相传,古时候这里就叫“寿丘”,居住在这里的人也主要是姓“邱”(丘)和“公孙”两姓;这也与“居轩辕之丘”相吻合。后来烈山氏(即炎帝一族)亦来此居住,在械斗中击败了这里的土著人“邱氏”和“公孙”,无奈之下两姓后人含泪迁往他乡,公孙氏迁往北方40华里路远的戴庙村北面轩堂村居住,邱氏迁往西南方向距此16华里的黄河岸边居住,为怀念老家“寿丘”,这个地方现名仍叫“邱(丘)堂村”。据当地人传说黄帝离开“寿丘”时只有十二岁,故有“黄帝生于寿丘,长于轩堂”之说。
  岁月悠悠,时光进入到明朝洪武帝间,有梁氏从东平府州城迁入到“寿丘”居住,因为该村全是梁姓人,加上有长长的土丘,梁姓人便更名为“梁岭”,慢慢地,“寿丘”便在大多数人的记忆中湮没了。
  又据考证,梁山的青堌堆、贾堌堆、赵堌堆、梁岭、金线岭等地即是“龙山文化”(即黄帝、炎帝、蚩尤征战时期)的古遗址,这些遗迹又隐约传续着神秘古老的信息。
  在杀伐中长大的黄帝从小目睹了强力的伟大,懂得了聚力的重要,他在轩堂村广纳武士贤人,大种百谷草木,制作舟车,集聚力量,以向烈山氏复仇。在无数的征战中,黄帝部落渐渐扩大兴盛起来,他再次夺取了“寿丘”,逐步占有了黄河中下游鲁西一带。后来,又在梁山县的大路口乡贾堌堆举行了著名的炎黄大联盟;并在此一带与蚩尤进行了数次大战,一举击败蚩尤部落。现在梁山的韩垓镇还有蚩尤冢遗迹;在《寿张县志》亦有“蚩尤祠在姊上”的记载,“姊上”就是指的梁山县寿张集的大姊河,全国仅梁山历史上有此河存在。
  以上种种遗迹史实,均说明寿张县(现梁山县)的广大腹地即是轩辕黄帝、炎帝、蚩尤的争战之地,同时梁山县的赵堌堆乡梁岭村就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出生地。巍巍梁山,浩浩水泊,其始久矣,其涵大哉!
                                                                                   
(写于2013年5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阳谷景阳冈酒及文化
《群书治要》《史记(上)》《本纪》(一)
从三皇五帝到夏商(转帖连载2)
​【田野调查】:炎帝、黄帝、共工、蚩尤、尧、舜、禹的出生地\\狼烟诗影//
(原创)中国“梁”的起源和传承
战国时期刚寿历史变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