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血战天下----遍地王冠(1)
遍地王冠(1)  
  
  
  
  在秦、齐两强的夹击之下,魏国再也牛不起来了。
  公元前338年,秦国变法的灵魂人物商鞅被处死,对此,魏惠王幸灾乐祸。可是他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翻盘的机会又错过了。本来魏惠王可以亡羊补牢,在商鞅逃窜到魏国时将他留下,并借助他非凡的本领重振魏国雄风。但魏惠王却是要面子之人,在二十三年前,他不听公叔痤的劝告,既不任用商鞅也不杀了他,致使商鞅投奔敌国并最终让秦国更加强大。那么二十三年后,倘若他留下商鞅,岂不证明自己以前毫无先见之明吗?还有,商鞅曾攻破魏国旧都、计擒公子卬、迫使魏国割河西地求和,这些对魏惠王来说,旧恨添新仇,所以他不但拒绝接收商鞅,反倒把他送回秦国,就是要看着他死无葬身之地。
  魏惠王开心了,因为商鞅被五马分尸了。
  中国的政治,多是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但大秦帝国绝对是个例外。商鞅死了,他的那一套法令仍然在有效地运转着。不得不说,这就是秦惠王的智慧。魏惠王开心得太早了,秦国并没有因为商鞅之死而走向衰败。就在商鞅被处死的这一年,秦国率领戎人攻打魏国,包围合阳。
  想想魏惠王也真是不容易。从他上台之初起,先是魏国内战,然后跟赵国打,跟韩国打,跟秦国打,跟齐国打,有时也要跟楚国打。他就象一位车轮战棋手一样,跟周围的所有对手都交上手了,而且不是一个对手打一回合,而是打了好几个回合,恁你身强力壮如牛,最后也要累趴下。打到最后时,终于发现自己越来越弱,而对手(齐国与秦国)却越来越强了,想当世界之王的魏惠王魏罃最终发现,自己已是筋疲力尽了。
  要怎么办呢?
  一个大哲学家出来帮他指点迷津。
  这个大哲学家就是惠施。
  
  看过《庄子》一书的人,对惠施都不会陌生,他是庄子的好朋友,先秦名家代表人物之一。庄子曾这样写:“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可见惠施是个相当博学之人。在那个年代,学者是非常吃香的,因为诸侯都意识到一个真理:知识就是力量。魏惠王魏罃仰慕惠施的学问,故而常请他来讲学,同时也向他请教政治问题。
  如今魏惠王在对外战争中屡遭重创,心里郁闷得很,便请来惠施,对他发牢骚说:“齐国是我的仇敌,我内心的怒火恐怕一辈子也不能忘掉。我经常想兴师动众,讨伐齐国,夫子您以为怎么样?”在齐、秦两国之间,魏惠王似乎更恨齐国,这不仅是因为魏国在马陵之战中遭到惨败,更因为魏国发展重心是在中原,而齐国正是魏国中原霸业最强有力的阻击者。
  惠施听后摇了摇头说:“不可这样做。主上所说的,毫无计谋可言。魏国先是与赵国结怨,后又与齐国交战,在马陵战败后,国家军队的后备力量已是严重不足,而主上却想动用所有力量进攻齐国,这不是明智的作法。如果主上一心想报复齐国,倒不如屈尊向齐国表示臣服,并尊齐为王。楚国人一向看不起齐国,一旦听说齐国称王,楚王一定会怒发冲冠。到时主上派人分别出使齐国与楚国,游说两国君主,挑拔他们的矛盾,那时楚国一定会发兵进攻齐国,这样我们就可以借刀杀人了。”
  看来大哲学家也会搞政治阴谋。
  
  魏惠王听从了惠施的意见,忍辱负重。公元前336年与335年,他两度与齐威王会晤,修复两国关系。又过了一年(公元前334年),魏惠王正式任命惠施为魏国宰相,在惠施的努力下,齐、魏两国的国君“会徐州相王”。
  “相王”,就是相互承认对方是“王”。
  以前天底下只有一个王,那就是“周王”,故而又称为“周天子”。可是到了春秋时,这个“王”就只有虚名而无实权了,但还长期存在,因为霸主们都看中“王”的“壳”资源,可以挟天子而令诸侯。当时楚国崛起于南方,但楚国君主的名号却只是“子爵”,属于诸侯中爵位很低的一级,楚君熊通不满意,向周天子提出要求,要提高尊号,但遭到了拒绝。勃然大怒的熊通索性自立为王,故而楚国是很早就称王了。在春秋末期,东南霸主吴国与越国也都称王,但吴国后来被越国所灭,越国在战国时衰落了。
  在战国七雄中,第二个称王的国家是魏国。魏罃在公元前344年受商鞅的怂恿,自称“夏王”,这在当时是不得了的事情。尽管楚国称王已经很久了,但由于楚国一直被认为是不懂礼法的蛮夷国家,与吴、越一样都同属于猴子学人戴帽子的类型,自然被中原有识之士嗤之以鼻。譬如说孔夫子,他的《春秋》从来不写“楚王”,而是写“楚子”,这就是老夫子的微言大义,你猴子戴上帽子,还是猴子嘛,变不成人的。
  但魏罃称王这件事就不一样了。魏国作为晋国分离出来的一部分,是中原诸侯的中坚力量,要知道春秋时代象齐桓公、晋文公这么牛的人物,都没敢站出来称王,小心谨慎地维持“王者至尊,霸者至强”的局面。可是到了魏惠王时,周王连“尊”也谈不上了,甚至周王室那块小小的地盘也被韩、赵两国分裂为“东周”与“西周”两部分。
  不过魏罃称王却不是时侯,不是在魏国最强盛的时期,而是由盛转衰的时期,这样称王的底气就显得不足。尽管有鲁、卫、邹、宋等小国的支持,却得不到大国的支持,这种尴尬局面致使魏罃不久后又放弃了称王。

遍地王冠(2)
  
  
  
  
  
  如今齐国挟马陵之战的余威,势力如日中天,称王倒正是时侯。我在前面的文章中,为了叙述方面,早早把魏侯魏罃称为“魏惠王”,把齐侯田因齐称为“齐威王”,这主要是考虑到阅读习惯。两人正式称王的时间,实际上都是在公元前334年的“徐州相王”(魏罃在此之前曾短暂地称过“夏王”),此时魏惠王在位三十六年,而齐威王在位二十三年了。
  关于徐州相王,这里我罗列钱穆先生的一段说法:“盖齐魏相王一事,当是魏故屈下尊齐为王,而齐亦未敢独承,乃亦尊魏为王,实开当时未有之新局。”这个看法应该是合乎实际的。本来惠施的计谋中,是尊齐为王,魏国并没想称王。可是齐国君主田因齐考虑到这件事影响太大,已经延续上千年的“天无二日,民无二王”的政治体系将完全崩溃,所以索性把魏罃也拖下水,一起称王得了。可以想象,爱好虚名的魏罃正求之不得呢。
  就这样,齐、魏两国一同打出王号。
  虽然齐、魏一起称王了,但还是有所不同。齐威王是大王,魏惠王屈尊其下,只能算是小王。“徐州相王”标志着战国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春秋时代“尊王攘夷”的面纱也被扯去,从此周天子被彻底冷落了。此后十年,重要的诸侯国几乎全部称王,称王也意味着从周王国中独立出来,而且不受任何牵绊了,连名义上的限制也不存在了。以前魏、赵、韩从晋国分裂时,还得在周天子的册封;田氏代齐也要周天子的认可;秦孝公封赏商鞅时,还不敢以“侯”相称;诸如此类的限制,在各国陆续称王后,完全被打破了。
  
  果然不出惠施所料,齐国称王引起天下的震惊,以钱穆先生的说法是“战国惊人一大事”。怎么体现出惊人呢?诸侯国有什么反应呢?对齐国称王一事反应最强烈的,是两个已经称王的国家,一个是楚国,另一个是越国。
  为什么会是这两国呢?
  我们前面说过,楚国、越国很早就称王了,但是他们这个王号,却长期得不到中原诸国的承认,因为在中原人士看来,此二国不过是跳梁小丑,蛮夷之邦罢了。正因为头顶上王冠的份量太轻了,故而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曾经觊觎周王室的九鼎,认为自己这个“王”得不到承认,是因为没有象征王的九鼎。但是齐国称王却不一样,不仅曾为天下霸主的魏国率先表示臣服,而且魏国手下还有一帮小喽啰们也跟着摇旗呐喊助威,这下子齐国的威风可大了,一时间成为齐威王几乎成为君临天下的天子了。
  同样都是王,你说咱怎么就比不上别人呢?楚威王与越王无彊心里别扭。那怎么办呢?越王无彊这个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心里想,老子要是把齐国打趴下,不就是正正当当的“王”了吗?于是越王无彊磨刀霍霍,准备杀向齐国。
  越国人的口风不严实,很快消息就走漏了。齐国宰相田婴便派人前往越国,游说越王无彊说:“越国想要真正成就王业,就应该要去攻打楚国,而不是攻打齐国。攻打楚国,就算不能成就王业,也可以成就霸业呢。”为什么田婴要怂恿越国攻楚呢?这是因为从地缘来看,越国打击楚国最为方便。越国据吴越之地,与楚国相接壤,而楚国的兵力部署主要集中在北线与西线,东线兵力是比较弱的,这对越国人显然十分有利。
  可是一说到攻打楚国,越王无彊就有点来气了,他恨恨地说:“要不是韩国与魏国不配合,我就早攻打楚国了。我曾经盘计过,倘若魏国陈兵于大梁城,韩国集结军队于边界线,齐国在南阳、莒地军事演习,牵制北线楚军,那么方城以北的楚军就无法南下,淮河、泗水之间的楚军也无法东调;西线商、於、析等地的楚国驻军要防备秦国的进攻,也不可能调往东线。这么一来,楚国只剩下江南及泗水一线的军队可以投入战斗,这绝对是无法抵挡越军的进攻。可是现在韩国与魏国却把主力部队都调到黄河及华山(为了防御秦军),对楚国毫无威胁,这种部署完全是错误的,我不能靠他们来建立王业。”
  你说这越王无彊是不是没头脑,他与韩昭侯简直可以称为两种极端的人。韩昭侯是内心的想法一点也不外泄,而越王无彊是别人不问就滔滔不绝把自己的计划说得一干二净了。齐国的使者忽悠他说:“听了您的话后,我觉得越国还没有灭亡真是侥幸啊。为什么这样说呢?魏国与韩国固然都没有智谋,因为只要帮越国灭了楚国,他们两个国家都可以从中渔利,获得一块土地,但是他们没看到这点。可是大王您难道就没有犯错吗?您的本意,只是希望魏、韩两国能牵制、分散楚国的兵力,并不是想与两国结盟,可是您没发现吗?现在楚国的兵力已经极度分散了,何必要等待魏、韩两国的帮助呢?”
  越王无彊怔住了,他下意识地问道:“这怎么说呢?”齐国使者又说道:“楚国从西到东,战线长达三千七百里,还有一支军队集结在鲁国、齐国边界附近,这样的兵力部署,还不分散吗?此时不进攻楚国,更待何时呢?越国军队只要出兵制控了无假关,就可以控制雠、庞、长江这三个产粮区以及泽陵这个木材产区。这样的话,越国就算不能成就王业,也足以成就霸业了。”
  就这样,越王无彊在齐国人的忽悠之下,调转枪头,杀向楚国去了。齐国人很明智地把战争风险转嫁到楚国人身上,但无形中却帮楚威王完成了一个伟大的事业。楚威王的军队很快打垮了越国军队,越王无彊被杀,越国群龙无首,吴地、浙江均落入楚国人之手。此后越国一蹶不振,龟缩在海边一小块地盘上,再也没有与诸侯争雄的资本了。
  遍地王冠(3)
  
  
  
  
  
  楚威王本来对齐国称王一事就耿耿于怀,现在田婴又搞阴谋,让越国攻打楚国,旧仇添新仇,不报仇不行了。
  对于楚威王,《战国策》中有这样的说法:“楚王(指楚威王)之为人也,好用兵而甚务名。”从他后来得到“威”的谥号,也可以看出此王乃是好勇斗狠之人,眼中容不得砂子呢。
  齐魏徐州相王后一年,即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发兵讨伐齐国,兵围徐州(这里的徐州非今日之徐州,位于山东微山东北)。齐国宰相田婴派申缚为大将,指挥齐军与楚军决战,结果齐军大败。
  是设证明,楚国人的军事力量实在不容低估。
  楚威王想要得寸进尺,继续向齐国进军,直到逼田婴下台,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对田婴是愤怒到何等程度。刚刚当上齐国宰相的田婴狼狈不堪,你想想,齐国在马陵战役后力压魏国成为中原第一大国,如今齐威王又戴上王冠,可是齐国竟然打了个大败仗,这像话吗?要是再败给楚国,他这个宰相还当得成吗?
  这时有一个人自告奋勇地站出来,对田婴说,我有办法让楚王退兵。田婴一看,原来是手下的一名官吏,名为张丑。张丑这个人有一张利嘴,能说会辩,这大约也得益于齐国浓厚的稷下学术氛围。在《战国策》中记有张丑的一些故事,囿于篇幅所限,我这里就不扯太远了,有兴趣的朋友去找书来看看。
  张丑可以不费一兵一卒退楚师吗?田婴将信将疑地派他前去与楚威王交涉。 
  
  张丑前往徐州见楚威王,劈头便问:“大王您在徐州打了大胜仗,知道为什么吗?”
  楚威王一听,这不是废话吗?当然是我楚国兵强马壮了。
  “不对。”张丑摇摇头道,“您打胜仗,是因为齐国没有任用田盼。田盼是齐国名将,是马陵之战的前线指挥官,对国家有大功,百姓也很拥护他。可是宰相田婴不喜欢他,故意不派他为主将,而派申缚为将。申缚这个人,齐国上下从官员到百姓,没有几个喜欢他的,才能平庸,正因为这样,大王您才占了便宜。现在大王您想逼田婴下台,那田盼正好有出头之日,他必定会整饬兵马,与大王一决死战,这对您可不是好消息呢。”
  张丑的话是道理的,倘若楚国继续向齐国腹地挺进,田婴必然要下台,到时田盼翻身的机会就大了。田盼曾经率齐国军队三次攻入魏国,无一败绩,是一名优秀的将领。听张丑这么一说,楚威王也打起退堂鼓了,反正徐州一战他已经挣足了面子,与全盛时期的齐国对抗,并非明智之举。
  就这样,楚国退兵了。
  惠施的计谋得到部分的实现,齐国称王后,引来楚国的进攻,但齐国并没有因此遭到重创。
  事实上,齐国锋芒正锐。
  宰相田婴所用非人,致使徐州战败,这令他颜面全失,为了挽回面子,他趁燕国国君燕文公去世之际,出兵攻打燕国,略取十座城邑,显示出齐国强大的军事实力。
  次年(公元前332年),齐国又与魏国联合,对赵国发动进攻。想当年齐国围魏救赵,如今联魏攻赵,这正是战国时代的乱象,见怪不怪了。但是这次攻赵战争没有取得成果,赵国决河堤水灌齐、魏联军,迫使齐、魏草草收兵。
  遍地王冠(4)





  楚、魏、齐都已经称王,那么接下来轮到谁呢?
  秦国成为第四个称王的大国。
  秦惠王一上台就把商鞅车裂处死,可是他并不废除商鞅的新法。这一明智的作法,使得秦国没有回到楚国的老路上。在商鞅的努力下,秦国不断地向世人改变自己的形象,魏、韩、赵都察觉到了巨大的威胁,只有周天子拍手称好。周天子显然是幸灾乐祸,因为周王室那可怜兮兮的七座城邑,还因韩、赵两国的干涉而分裂成东、西两部分,这口气难咽下去。如今周王看到秦国崛起,又把三晋打得落花流水,自然心花怒发,故而秦惠王登基时,周天子还派人前往祝贺。
  周天子的力挺,多多少少还是让秦国获得更多的尊敬。秦国在吸引人才上的力度并未减弱,继商鞅之后,又有一个人从魏国前往秦国,并担任秦国的大良造,这个人便是公孙衍。这确实让魏国人感到难堪了,他们怎么总是向别国输送人才呢?从吴起到商鞅,现在又冒出个公孙衍。
  公孙衍是魏国阴晋人,早年生平不可考。在史书中,公孙衍经常被称为“犀首”,犀首是魏国的一个官职,大概在离开魏国之前,公孙衍曾当作“犀首”,故而世人以此称呼他。他是战国时代著名的纵横家,在本文中一概记为“公孙衍”,不过读者读史时看到“犀首”时,当知是指公孙衍。公孙衍的老家阴晋位于河西,是秦魏两国争取的重点区域,这个地区在历史上有时属于秦国,有时属于晋国(魏国前身)。自魏文侯魏斯夺取河西之地后,才纳入魏国地盘。
  由于阴晋特殊的地理位置,生活在这里的居民的国家归属感很不强烈,公孙衍也是如此,头脑里并没有什么祖国的概念。秦孝公上台后,广招贤才,又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对于有学问的人来说,秦国是冒险、投机的黄金天堂,只要敢拼搏,总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公孙衍离开魏国跑到秦国,混了几年后,在军界、政界声名鹊起。

  公元前333年(商鞅被杀后五年),公孙衍攻略魏国河西的雕阴城,魏师败绩,秦惠王将他提拔为大良造,成为秦国的头号权臣。在中原争霸中实力大衰的魏国犯了一个低级错误,为了讨好这位秦国权臣,魏惠王把公孙衍的故乡阴晋城割让给秦国,秦国将阴晋城更名为宁秦。
  这做肉包子打狗的做法只是激起狗的食欲罢了,秦国不仅没有知足,反而胃口更大了。公元前331年,秦惠王派公子卬(此秦公子卬,非被商鞅俘虏的魏公子卬)统率大军,大举进攻魏国控制下的河西诸城。魏国的河西守将是龙贾,他镇守河西已经二十七年。早在公元前358年时,魏惠王便委派龙贾在魏国西陲修筑长城,以防止秦国的进攻。在这二十几年时间里,魏国势力大衰,而秦国势力大长,此消彼长,力量对比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了,尽管龙贾二十几年来兢兢业业,可是到头来他还是要蒙羞了。
  说句公道话,龙贾镇守河西二十多年,表现可圈可点。自从魏惠王把都城东迁到大梁后,魏国西部遭到秦国频频打击,秦国人几度越过黄河攻打河东,但河西大部分土地却仍然牢牢控制在魏国人手中,魏国人得以坚守的原因,便是凭借坚固的长城防线。可是河西变局出现在公元前340年(魏惠王三十年,秦孝公二十二年),是年魏公子卬被商鞅设计活捉,魏军在西线惨败,魏惠王被迫割地求和,河西的一大片土地划归秦国。这么一来,完整的长城防线变得支离破碎,河西兵团总司令龙贾即便拼了老命,也回天无力,无法阻止秦军凶悍的进攻。
  秦军与魏军在河西展开最后的决战,是役魏军大败,西河守将龙贾被秦军俘虏。关于此役秦军的战绩,有不同的说法。据《史记》中《魏世家》所记:“秦败我龙贾军四万五千于雕阴,围我焦、曲沃。”而在《秦本纪》中则记为:“虏其将龙贾,斩首八万。”数据上有所偏差,可能是以下原因:第一种可能,雕阴之役中秦军斩获四万五千首级,在其他战斗中又斩获三万多;第二种可能,秦军可能为了充功,大量斩杀魏国非战斗人员,取首级冒领功劳。
  不管魏军被砍掉脑袋的士兵是四万五千人还是八万人,这个数字都是魏惠王所无法承受的。不仅如此,秦军得理不饶人,渡过黄河继续进攻,兵围焦、曲沃。
  年迈的魏惠王失去了继续战斗的勇气。

  此时的魏惠王在位时间已经长达四十余年。或许是年龄的原因,或许是东、西两线战场不断遭遇的惨败让他心灰意冷、自信全无,他再也牛不起来了。于是割地请和成为一而再的举措,而每一次割地,都让魏国更加衰弱,令秦国更加强大,双方的实力对比更加悬殊。
  这一次,魏惠王将河西之地全部割给秦国。
  自从公元前419年魏文侯筑少梁城、经略河西以来,到公元前330年,经过89年的反复争夺,魏国最终在河西战争中败北。这个结局,吴起在数十年前就看到了,倘若当年魏武侯用人不疑,将河西军政悉数交给吴起,则绝不致有后来的下场。自吴起离开魏国后,河西局势便江河日下,攻势转为守势,最终还是不能抵挡秦国的鲸吞蚕食。
  全面收复河西,是秦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秦军进军中原的大门已经打开,其灼人的烈焰很快就要烧向东方。
  作为一个不断崛起中的大国,秦国的实力已经超越了魏国,与东方的齐国并驾齐驱,殆可称为东西双雄。如今齐已称王,魏也称王,秦显然不甘落后,于是在公元前325年四月,秦惠王正式称王,秦成为战国七雄中第四个称王的国家。

 遍地王冠(5)





  王一多便不太值钱了。
  在秦惠王称王之后数个月,韩宣惠王正式称王。
  在战国时代,有些国家有两个称呼。比如魏国,在迁都大梁后,又称为“梁”,魏惠王在《孟子》一书中是称为“梁惠王”。韩国同样如此,吞并郑国并迁都到郑国旧都后,一个国家两块招牌,有时称“韩”,有时称“郑”,故而韩宣惠王又称为“郑宣王”。韩国紧跟秦国之后称王,是因为它的实力不弱。自从申不害相韩后,韩国的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韩昭侯是韩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君主之一,君臣合作开创了韩国的黄金时代。韩昭侯去世后八年,韩国正式称王。
  赵国是三晋中最后一个称王的国家。
  对赵国人来说,公元前353年的邯郸之战成了永久之痛,在那场战争中,首都邯郸城被魏国攻破。尽管赵国低声下气地向齐国求援,可是齐国人却抛出“围魏救赵”的战术,实际上围魏是真,救赵却未必。在这种情况下,赵国最后与魏国妥协,魏惠王把邯郸城还给了赵国。自此以后,赵国人深知靠人不如靠己,开始走上一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道路。
  赵肃侯上台的那一年(公元前349年),赵国把晋国最后一点保留地也抢了,是年最后一个晋国君主被杀,晋国的历史被彻底终结了。对赵肃侯来说,魏国与齐国都是敌人,赵国要获得生存空间,必须不断地进取。公元前344年,赵国进攻齐国,攻取高唐;次年(公元前343年),赵公子刻率军攻打魏国的首垣; 公元前341年,赵国乘魏军遭遇“马陵之败”,大举进攻魏国北部;公元前333年,赵国又一次进攻魏国,兵围黄城,但没能攻克该城,便在漳水、滏水间修筑长城。这条长城西起武安西南,沿着漳水折向东南,抵磁县西南后,又折向东北,沿漳水到肥乡南。该长城又称为赵国的南长城,目的便是防止齐、魏两国的进攻。
  公元前332年,频遭打击的魏国与齐国联手进攻赵国,赵国人兵行险招,决河水灌向魏、齐兵营,迫使两国联军不得不退师。尽管赵国挫败了魏、齐的进攻,可是另一个危险出现了。在三晋中,赵国受到秦国打击最少,主要是因为有魏国人顶着。然而在公元前330年,魏国把河西全部割让给了秦国,赵国便要直接面对秦国的进攻。果不其然,在两年后(公元前328年),秦国与赵国战于西河,赵国大败,主将赵疵兵败身亡,西河东岸的蔺、离石被秦军攻占。
  公元前326年,在位二十四年的赵肃侯病逝,他的儿子赵雍继位。此时的国际环境对赵国相当不利,齐国与秦国两雄并起于东西方已成事实,赵国夹在齐、秦之间,日子相当不好过。公元前325年(韩国于是年称王),齐国宿将田盼率军队与韩国、赵国联军战于平邑,结果韩、赵两军大败,韩国将领韩举被俘虏,平邑、新城落入齐国之手。

  看来晋国一分为三的恶果逐渐显露出来了,三晋不能成为一个整体,就陷入西面秦国、东部齐国与南面楚国的夹击之中,地缘劣势相当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三晋不得不再次谋求一致对外,于是“合纵”的战略应运而生。
  在秦、韩称王后两年(公元前323年),韩、赵、魏、燕、中山五个国家实施“五国相王”的合纵战略。所谓“五国相王”,就是五个国家互相尊对方的君主为王。“五国相王”的目的是为了联合起来抗衡秦国、齐国与楚国。这五个国家里,魏、韩两国已经在数年前称王,而赵、燕、中山三国则首次称王。
  这么一来,战国七雄全部称王,此时的七王分别是齐威王、秦惠王、楚怀王、魏惠王、韩宣惠王、赵武灵王与燕易王。
  除了七雄之外,当时比较大的诸侯国,还有中山国与宋国。
  宋国称王的时间有所争议,一般认为是公元前318年,宋王偃称王,又称宋康王,在九国称王中时间排在最末。不过钱穆先生认为宋王偃称王时间是在公元前328年,比秦国与韩国称王还要早三年。根据《史记》的纪载,此时的宋国竟然十分生猛,“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军,取二城。”成为战国七雄之外的重要诸侯国。

  从公元前334年的齐魏“徐州相王”到公元前323年的“五国相王”,仅仅十一年的时间,重要的诸侯国全部称王,这也宣告周王室“天子至尊”时代被彻底终结,这些诸侯已经不承认自己是周王国的一部分,此后对周王室连表面上的应酬也不需要了。至此,战国出现一大变局,这也是区别于春秋的显著特点:诸国称王,不再尊周。此后各国只为自己的利益而战,当然其间也有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但多数都是短暂性的。连横也好,合纵也罢,如何选择,都要视自己的利益而定。诸国征战进入到一个更加残酷的阶段,战争规模更大,也更血腥。
  这么多王不可能并存,最终必定要有一个王中之王来一统江湖,不过这个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随着战争的全面推进,各国纷纷开辟第二战场,这个第二战场,就是外交战场。这是辩士们纵横捭阖的黄金时代,连横与合纵成为最重要的外交战略,而一大批杰出的外交奇才也应运而生,其中最著名的人物便是苏秦与张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六期:养马人的奋斗史——秦国如何走向人生巅峰的
《大周王朝》之四十:合纵连横
战国七雄著名诸侯:秦孝公
盘点战国时各国的45位名将,来看看为什么是秦国胜出
一口气看懂魏国历史!战国初期魏国称霸天下,为何后来却迅速衰落
都说秦始皇是“奋六世之余烈”,那么你知道这六代秦君的功绩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