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身之道·中医针灸】胆经之会穴阳陵泉

胆经之合穴阳陵泉

01

穴位解说

阳陵泉穴, 足少阳胆经的第34个穴位,五腧穴中合穴,八会穴之筋会,又名:筋会、阳陵、阳之陵泉;是足少阳之脉所入为合的合穴,为筋之会穴。前人依其所在部位而命名(胆属阳经,膝外侧属阳,腓骨小头部似陵,陵前下方凹陷处经气像流水入合深似泉,故名“阳陵泉”)


02

穴位含义

(1)“阳陵泉穴”。“阳”,阳气也。“陵”,土堆也。“泉”,源源不断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的地部经水在此大量气化。本穴物质为膝阳关穴飞落下传的经水及胆经膝下部经脉上行而至的阳热之气,二气交会后,随胆经上扬的脾土尘埃吸湿后沉降于此,胆经上部经脉落下的经水亦渗入脾土之中,脾土固化于穴周,脾土中的水湿则大量气化,本穴如同脾土尘埃的堆积之地和脾气的生发之地。
(2)“筋会”。“筋”,肝胆所主之风也。“会”,交会也。筋会名意指胆经的天部风气在此汇合。本穴物质为膝阳关穴下传的寒湿风气和胆经膝以下各部上行的阳热风气,在本穴为汇合之状,故名“筋会”。
(3)“胆经合”。“合”,会合也。本穴为胆经气血会合之处,故为胆经合穴。理同筋会名解。
(4)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胆经上、下两部的天部水湿风气会合而成,在本穴为聚集之状,表现出土的不动之义,故其属土。


03

穴位功能特性

穴     义:胆经的地部水湿在此大量气化。

特 异 性:合穴;八会穴之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热风气和随风气上扬的脾土尘埃。

运行规律:散热吸湿后冷降归地。

功能作用:降浊除湿。主要治疗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肿痛, 脚气,胁肋痛,口苦,呕吐,黄疸,小儿惊风,破伤风。

治      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04

穴位取穴

阳陵泉穴位于人体的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下方凹陷处位于腓骨长肌和胫骨前肌之间),即:在小腿的外侧,膝关节下方的外侧有一个高点即腓骨小头,从高点的前下方大概一寸左右有一个凹陷。







05

穴位解剖及针法

 

垂直进针直刺向胫骨方向,穿过皮肤到达脂肪层,即遇到筋膜层,产生明显的阻力感,为第一针感层

再进针即遇腓骨长肌,针感相对轻松,直到在1-2厘米处可产生明显的针感处,即遇到肌间筋膜,为第二针感层

进针到约3厘米时,又遇到明显的阻力感,即腓骨肌、趾长伸肌及胫骨后肌之间的筋膜,针感较强,在此可探寻到腓浅神经,为第三针感层

如下横截面图为右侧阳陵泉穴俯视图,针刺方向若偏向前方(胫骨方向),则可能会刺到胫前动、静脉及腓深神经,以及胫骨。


 


皮肤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分支 

深层有膝下外侧动、静脉;胫前返动、静脉和腓总神经分支的腓深神经






学舍简介  

平仁学社是格物正心(李国栋)老师创立的网络教学平台,其旗下的屯蒙学舍创立于2012年,学习内容以古圣先贤的经典为根基,通过简明、通俗易懂的表述,致力于传播和实践做人修身安心之道;旨在实现平民教育,平民医疗,平民文化。

目前教学课程:论语、黄帝内经、解剖、经络、针灸、艾灸、静修、古琴、抄经、工笔菩萨造像、昆曲社、少儿社、青年社、文化类等课程。

平仁学社

回归善良本心,结交良师益友

探索生活美好,品味人生真谛

诚邀诚心同道,欢迎各地同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阳陵泉穴的准确位置图,阳陵泉穴的作用
八会穴的临床应用
【阳陵泉穴】阳陵泉穴位位置图、按摩手法及作用
肩周炎治疗方法集锦肩周炎治疗方法集锦,堪称史上最全!原来肩周炎就i这么简单!
阳陵泉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每天按揉这4大胆经名穴,胆囊炎、近视、颈椎病统统都好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