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健康|身体渴了会怎样?

口臭、疲惫、焦躁、抽筋……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这些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的症状竟然都和水有关。

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成分,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含水量呈下降趋势。通常,新生儿体内的水总量约占体重的80%;婴幼儿约占70%;十几岁开始,身体含水量会逐渐下降并维持在60%左右;40岁以后,由于肌肉组织减少,身体含水量也逐渐减少。

由于水是构成细胞的基础,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消化吸收、输送营养、排泄废物、调节体温、润滑缓冲……每一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它。正常人每天体内水的来源和排出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其中,来源主要包括饮水约1200毫升、食物中含水约1000毫升,体内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产生的内生水约300毫升;排水主要通过尿液,每天约1500毫升,其次是呼吸、排汗和粪便,每天分别排出约350毫升、500毫升和150毫升。一旦机体消耗流失大量水分,却未能及时补充,就会出现脱水,可细分为低渗性脱水(失钠多于失水)、高渗性脱水(失水多于失钠)、等渗性脱水(水和钠成比例丢失),日常喝水太少引起的脱水属于高渗性脱水。

水在人体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其中血液的含水量最多,占83%左右,身体脱水时,血液也是最先“感应”到的。这是因为,脱水后血液浓度上升,其含有的电解质浓度也随之增加,刺激血液里的化学感受器,并通过神经传递给大脑,进而产生“渴感”。通常,当水分丢失量占体重的2%~3%时,人就会有口干舌燥等感觉。

身体在意识到脱水时,就会开启“干旱管理机制”——“开源”不成,就得“节流”。身体重新分配体内储备的水,以保证重要器官的正常运转。因此,有的组织器官被夺走了“份额”,功能受到限制,比如出现皮肤干燥、声音嘶哑、烦躁不安、食欲下降、头晕头痛、注意力下降、全身无力等症状。与此同时,肾脏、肠道则开始重新吸收利用代谢废物中的水分,导致尿少、尿色发黄、便秘等情况。如果脱水情况仍旧得不到缓解,重要器官也面临缺水的境地,不仅上述症状会加重,还可能出现休克、昏迷,当失水量达到体重的15%,将危及生命。这也是为什么人在断食、只饮水的情况下可生存数周,但断水只能生存5~10天。

若身体长期“慢性缺水”,则会增加患慢性病风险,例如心血管病、慢性肾病、痛风甚至癌症。美国研究表明,与每天喝少于2杯水的女性相比,喝5杯水的女性患结肠癌概率降低45%;男性每天喝4杯水比喝少于1杯水的,患癌概率降低32%。

值得注意的是,人们都知道“口干”是身体缺水的表现,进而想当然地推断只要口不干就说明体内水分充足,这就大错特错了。建议无论口渴与否,普通成年人都应保证每天饮水1500~1700毫升;可以早晚各喝一杯,其他日常时间里均匀分配;遵循“少量多次”原则,每次以100~150毫升为宜,间隔时间为半小时左右;天气炎热、出汗较多时,应及时补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震惊世界的医学发现!口渴,竟然意味着…
口渴,竟然意味着忍痛和提前死亡?
没觉得渴啊?关于你不知道的老年人脱水!
唯独这件事,太多或太少后果都很严重!
看完之后你还敢不喝水吗?
人体含水量为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