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外公是“老西藏”(程雯菲)

小时候,每逢暑假我都会到外公外婆家里,一住就是两个月。每到晚上,外公和外婆总是会摇着一把蒲扇,轻轻给我扇风,讲些他们当年的故事,哄我入睡。

偶然一次,我在外公书架上的相册中翻到了一张老照片,黑白照片留存的是那个年代的记忆。照片上一群人在一个大院子里合影,有些人穿的是军大衣,有些人穿的则是医生的白大褂。我仔细看这照片,竟然惊喜地在里面看到了外公的身影,就兴奋地拿到外公面前展示。外公戴上了眼镜盯着照片看了许久,不禁感慨:“原来都过去这么多年了……”

作者外公(左五)

我从外公口中得知,这张照片拍摄于1978年左右,是外公援藏时和湖北援藏医疗队在林周农场的合影。林周现在是西藏拉萨的第一农业大县,有拉萨“粮仓”的美誉。而这些成就,都与林周农场密不可分。林周农场位于拉萨河支流的澎波河上游,海拔4000米以上,是当时的进藏干部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于乱石遍地的荒凉河滩上创建的。1972年至1980年,我的外公从江南水乡千里迢迢来到雪域高原,投入到“开发边疆,建设农垦”的事业中。

那时候不仅仅是林周农场,整个西藏的生产条件都十分艰苦。一辆“东方红”牌的拖拉机,是整个农场唯一的现代化设备。但是那时候的人们不畏条件艰苦,不惧高原反应,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毅然投入到建设西藏的队伍中。当时,林周农场也有一批援藏的农牧业专家,在他们的指导下,大家种植冬小麦。

2014年,外公和外婆再度回到林周农场,在曾经居住的窑洞前合影留念。彼时,林周农场已经完成了“退场还民”,其中的礼堂、供销社等7座建筑物保留了下来,成为拉萨的一处红色教育基地。林周农场见证了昔日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也见证了西藏今天的繁荣和稳定。

2021年7月10日,怀着对外公外婆讲述的青藏高原的向往,我坐上了飞往拉萨的航班。虽然因为防疫措施,我没能进入林周农场参观,但是拉萨沿街的繁华和美丽让我感到震撼。拉萨如今的美,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援藏人的心血。我们年轻人要做“老西藏精神”的新时代传人,立足岗位,挥洒汗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拉萨林周的黑颈鹤,用舞蹈讲述着故事
迈克尔杰克逊被某寺庙宣布重生,现居住在西藏拉萨的一个农场
刚进藏的几件尴尬事
永远不变的是医者初心 ——记江苏盛泽医院医务部副主任严冬华
时光飞走了,我还在这里
【每天老照片】--5394-- 西藏老照片一组,美好的想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