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健康|如何预防肌肉“溶解”?

作者:李鹏程

近日,健身不当导致入院的案例频频发生,都是因为横纹肌溶解!跳个操、健个身,肌肉咋就“溶解”了?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并不是真的肌肉化了,它是指因为过量运动、挤压、电击、高热、药物等因素,导致横纹肌破坏,使肌酸激酶、肌红蛋白、小分子物质等肌细胞内的成分进入血循环,引起内环境紊乱、急性肾衰竭等的临床综合征。

症状有典型的,也有不典型的

三大典型临床表现是:肌肉疼痛、肌肉无力和茶色尿。常见症状有:肌肉疼痛、压痛、肿胀及无力;发热、全身乏力;腹痛、发烧、呕吐等;尿液可呈浓茶色或酱油色。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一般为轻度,大多数人在充分休息、补水之后,症状可缓解。

但是,出现这些不典型的早期症状要格外小心,它们常被误认为是运动后疲乏、中暑而被忽视。

不典型早期症状有轻微的肌肉酸痛、无力、关节酸胀,或伴有脱水、恶心呕吐、胸闷气短。如果不及时识别、采取措施,进而可出现肢体肿胀、肌肉酸痛不缓解,多发生在下肢及下背部肌肉,同时伴有茶色尿或酱油色尿等。如果伴有严重的高热、心律失常、少尿、无尿等表现,要高度重视,立即到医院就诊。

两类人群易发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易在气候较炎热潮湿的夏秋季节发病,因为大量运动后更易出汗,引发血容量不足。

两类人群易发:一是平时缺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较弱者。二是身体不适情况下进行短时间、高强度的过量剧烈运动者。比如在高温天气下过度锻炼、跑了马拉松,或参加了高强度军训的人更易发。

局部的超强度、过度运动才会容易导致横纹肌溶解。如果中间有间歇,或替换其他运动,总量即使很大,一般也不大会出问题。要在运动中避免出现横纹肌溶解,记住,难受时不要继续拼!另外,提高肌肉适应性训练也可以减少发病概率,平时做过大强度运动的肌肉,会变得强壮。

预防横纹肌溶解,运动注意以下四点:

1.不要搞“突击”运动,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不能陡然加大运动量。

2.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运动后出现肌肉酸痛应立即停止运动,可通过运动型饮料来补充水分及电解质。

3.避免高温下高强度运动,有的人觉得自身不怕热就穿着防晒衣顶着烈日运动,这并不科学。

4.身体发出抗议信号别大意,如果出现肌肉疼痛、肌肉无力、酱油色尿液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预防出现急性肾损害。

建议运动前判断运动是否适量。适量运动是指以锻炼刚停下来时1分钟的脉搏数为基准,用220减去年龄数为最高脉搏数。一般来说最高脉搏数乘以60%为理想锻炼脉搏数的下限,体弱者与老年人应取下限。最高脉搏数乘以85%为理想脉搏数的上限,若达到或超上限应减少运动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连做100个深蹲,高一男生下肢乏力、排出“酱油尿”……
她健身2小时肌肉“溶解”!热天运动警惕这个病!
健身后排“酱油尿”?医生:务必注意这 5 点
出现这4种症状要警惕!你可能得了横纹肌溶解症
多名女生因运动致横纹肌溶解,这样运动极损身体!
【健康】一次运动就可能引发肾衰竭、心脏骤停?!原来是因为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