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推动跨省通办更快更便捷

作者:金观平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扩大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范围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的意见》,为“跨省通办”提速加码:新推出22项跨省办的政务服务,包括电子缴税、完税证明开具、社保费申报等;要求优化服务,尽量全程网上办,避免申请人多地跑、往返跑。《意见》推出的部分事项直接来源于社会公开征集,企业、群众办事获得更多便利,对于增强市场主体信心具有积极意义。

“跨省通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改革措施背后,是人口的加速流动。我国跨区域投资经营的企业、跨省流动人口数量庞大,他们受限于经营地点与注册地点分离、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等原因,办事经常需要多地奔走,成本很高。

为满足跨省办事需求,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列出了群众和市场主体高频刚需的140项业务。截至目前,我国已实现187项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跨省通办”有利于加快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改革有利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促进资本、人才等要素自由流动。同时,改革倒逼地区协同,还能办成一些过去受行政、地域阻隔办不了的事。比如,沪苏浙皖在推进长三角三省一市通办的过程中,出台了首个跨省域人才规划,推出职称联合评审等政策,破除人才流动的障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时隔两年,国务院办公厅下达“跨省通办”新任务,并将任务截止时间划定在2022年年底和2023年年底。紧锣密鼓、无缝衔接,说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脚步不会停歇,也说明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还有潜力可挖。

跟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等改革举措相比,“跨省通办”涉及多地区、多部门,数据共享、部门协同、利益平衡的难度更大。但是,经过两年实践,各地已经摸索出了不少经验,数据化、信息化的基础也逐步完善,为推动“跨省通办”覆盖更多省份、更快更方便打下了基础。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恢复的关键节点。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市场主体信心,不仅需要调动市场主体和社会资本积极性,还需要将政府自身的改革创新与完善宏观调控政策有机结合。近期国务院密集部署加快推动“一件事一次办”“跨省通办”等“放管服”改革措施,持续释放出深化改革、用政府工作效率换企业发展效益的信号。

长远看,深化“放管服”改革意义更加深远。目前,我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已升至第31位,进步显著,但这个排名与我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不能完全匹配。推动政务服务从政府部门供给导向向企业和群众需求导向转变,以一流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投资,有利于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经济日报》(2022年10月12日 第1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务院明确2020年底前实现58个事项“跨省通办”凤凰网浙江
收藏贴 ① | 十九大以来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相关重大文件梳理|企业信用|社会信用体系
2020年度重庆优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公布
国务院发文:完善电子印章能力,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
新能源 | 我国新能源发电进入平价发展新阶段
“多快好省”强服务 营商就是赢未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