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僧在新疆看到了什么?

作者:戴新宇

你还记得《西游记》里的火焰山吗?

当唐僧师徒一行来到火焰山时,只看见“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西行的道路被漫山的大火阻挡,无法前进。在经历了一番周折之后,孙悟空好不容易从铁扇公主那里拿来了芭蕉扇,扇灭了大火,他们才得以继续西天取经。

《西游记》本身是个古典小说,火焰山上的通天大火和孙悟空借芭蕉扇的故事自然是虚构。不过火焰山却是真实存在的,它就在今天新疆吐鲁番,因山体通红而得名。而且在历史上,唐僧真的到过火焰山,还在这里停留了一个多月,取经之行甚至差点就在此中断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位于火焰山的伯孜克里克石窟外景

一、唐僧去哪了?

在唐僧西行时,火焰山正位于一个叫高昌的国家境内。高昌国王知道唐僧是来自大唐的高僧,对他礼遇有加,甚至表示:“令一国人皆为师弟子,望师讲授,僧徒虽少,亦有数千,并执经充师听众。伏愿察纳微心,不以西游为念。”原来,高昌国王笃信佛教,希望唐僧能留下来当国师,不要去西天取经。在被拒绝后,国王又想将他强行留下来,结果唐僧绝食三天。国王不得已,只得答应唐僧让他西行,但仍要他在国内讲经一个月,还和唐僧结拜为兄弟。

虽然没有《西游记》里的故事那么传奇,唐僧在火焰山下也着实受到了一番考验。这一个多月的经历虽然受了“惊”,但他感受更多的还是“喜”,不仅因为高昌国王对他的礼遇与尊重,也因为当地佛教的兴盛。

唐僧在火焰山下看到的不是什么“八百里火焰”的残酷景象,恰恰相反,是一个有着众多寺院、僧侣的佛国。不仅是高昌国,在唐僧眼里,新疆从来就不是只有茫茫大漠荒凉之地,而是充满了生机。

克孜尔石窟谷西区远眺

西行到新疆时,唐僧看到了什么呢?在《大唐西域记》以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里,唐僧留下了大量西域佛国的记录。当时的新疆佛教十分兴盛,除了高昌,还有焉耆、龟兹等,都是比较强盛的佛国。比如龟兹就有“伽蓝百馀所,僧徒五千余人”,而且当地“经教律仪取则印度”,文字、制度都是来自印度。在漫天黄沙里,突然见到宏伟壮丽的伽蓝、虔诚的僧众,以及与印度相类似的风俗氛围,对于一心只想取得真经、无数次从沙漠死里逃生的唐僧来说,也是一种快慰吧?

克孜尔石窟第178窟 说法图

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国家都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唐代新疆佛教盛行和佛寺伽蓝结构宏大、装饰华丽的景象今天已经看不到了。但幸运的是,还有许多当年建造的石窟保存了下来,通过这些石窟,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唐僧曾经看到的千里佛国盛景,依然有机会感受到唐僧曾感受过的宝相庄严。

而即便我们无法前往新疆,也可以通过《新疆石窟艺术》来神游。

《新疆石窟艺术》湖南文艺出版社

二、唐僧看到了什么?

根据《大唐西域记》记载,在龟兹时,当地的佛像给唐僧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在名叫“昭怙厘”的寺庙里,佛像的精致程度让他觉得几乎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而大城内还有两尊高达九十尺的大佛,每当开大斋会时人们会用各种珍宝锦绣进行装饰,还用车载着四处去巡游。“昭怙厘”寺就位于今天新疆库车,它的遗址被称作库木吐拉千佛洞。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那尊让唐僧印象深刻的佛像可能已经不在了,但我们仍然有机会在这里近距离接触到他曾欣赏过的那些壁画和塑像。

库木吐拉石窟 彩塑

库木吐拉新2窟主室穹窿顶

不只是库木吐拉千佛洞,新疆还有许多各式各样的石窟,在唐僧西行的年代,正是新疆佛教艺术的兴盛时期,“丝绸之路”南北两道上出现了大量寺庙与石窟。大约从公元3世纪开始,中国的佛教艺术在新疆西部蓬勃发展、传播,经过于阗、龟兹、焉耆、高昌而到达敦煌,在数百年的发展演变中孕育出辉煌灿烂的文化。唐僧笔下伽蓝千百所的盛景今天虽然已经没有了,但他看到过的那些佛教艺术还被保留在新疆的石窟当中。

现存的新疆石窟主要集中在从吐鲁番到库车一带,正处于古龟兹、焉耆、高昌国范围内,这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由之路。来自东西方的文化在此交流融汇,与当地原有的民族文化一起,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新疆石窟艺术正是这一文化交融发展的见证。

克孜尔石窟第167窟 窟顶

唐僧常被认为是继张骞之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又一杰出代表,而他在西行路上的所见所闻,本身就代表了文化交融的丰厚成果。季羡林先生曾指出:“世界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就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新疆石窟艺术吸收了来自各地的艺术风格,但又不同于印度和中亚,更不同于希腊,与当地的艺术结合,形成了新的艺术成果,不仅对新疆,而且对内陆也有深刻的影响。从先后顺序来说,先有新疆石窟,之后才有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更是与新疆石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的佛教艺术就是沿着“丝绸之路”,从新疆西部一路传到敦煌。

在充分融合东西方文化的基础上,新疆石窟艺术不断发展创造,拥有着极其旺盛的生命力,其繁荣持续了数百年,正如常书鸿先生所指出的,“新疆石窟艺术没有萌芽的初期,也没有经过残败的衰老期,它自始至终保持着继续不息的发展演变与创造。因此,所有洞窟的壁画与雕塑,从构思造型的刻画和色彩的运用,各方面都显现欣欣向荣的饱满旺盛、游刃有余的创作精神”。

克孜尔石窟 烧陶头像

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主室侧壁伎乐天

三、唐僧见过的景色现在还在吗?

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许多打着学术调查与探险旗号的外国人巧取豪夺和盗掘了大量珍贵的遗物。加上石窟寺所在的山谷岩石不坚实,自然破坏较大,石窟寺的保护维修及考古研究工作仍是很大的问题。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对新疆石窟的系统性保护才提上了日程。1951到1953年,敦煌研究所首任所长常书鸿等一行人前往新疆,对各处石窟开展了多日的勘察、考证、摄影、测绘和重点临摹工作,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在1961年,新疆石窟艺术的代表——克孜尔石窟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在新疆的各处石窟又经历了多次修缮保护,石窟的现状都大为改善。

库木吐拉石窟第71窟主室正壁佛坐像

回过头来看,正是常书鸿先生他们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对新疆石窟的考察,开启了对新疆石窟全面保护与研究的先声。在考察结束后,常书鸿先生将考察的成果集结成《新疆石窟艺术》一书。在书中,常书鸿先生详细记载了新疆境内十三处石窟的分布情况、创造年代及其艺术特点,堪称新疆石窟的百科全书。最为难得的是,这本书虽然是严谨的学术考察,却并不艰深晦涩,是人人都能读懂的新疆石窟艺术入门指南。

包括唐僧在《大唐西域记》里提到的库木吐拉千佛洞在内,《新疆石窟艺术》全书共含114幅插图,新疆克孜尔石窟研究所倾情提供多张珍藏彩色照片,从外景到内景,从壁画到彩塑,多角度立体呈现新疆石窟艺术。如果你想知道唐僧西游时看到了什么,《新疆石窟艺术》带你神游新疆石窟,领略一场不容错过的视觉盛宴。

《新疆石窟艺术》书影

《新疆石窟艺术》书影

《新疆石窟艺术》书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丁和|《德藏新疆壁画》系列赏析(四十七):柏孜克里克石窟第4号、第14号窟
新疆石窟艺术
第11讲 中亚佛教艺术〈一〉阿富汗
大美新疆游记 之二 | 作者 清秋
杨富学 | 柏孜克里克石窟第20窟的誓愿图与榜题
2016西北行(19)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