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饮一壶“万物共生”

作者:周华诚

叫龙潭的地方似乎很多,叫五龙潭的地方也不少。前不久,我在济南开会,知道济南市中心的五龙潭是人人皆知的一口好泉,它与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并称“济南四大名泉”。来济南之前,我在宁波参加活动,恰好那里也有五龙潭。宁波的五龙潭风景区由孚泽潭、昭泽潭、润泽潭、利泽潭和显泽潭组成,其地瀑布飞挂,一口口深潭如玉。古人言:“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济南的五龙潭也好,宁波的五龙潭也好,不仅有“龙”,而且“龙”还不少,所以都是有灵气的地方,是人间好去处。

宁波五龙潭的所在为四明山东麓,属于龙观乡,以前我没去过。这次去了一趟龙观乡,喝到一口好茶——到了方知道,好山好水成就好茶。龙观的“龙”,名不虚传——据村民讲,唐代贞观年间,越地大旱,百姓聚于龙观,祈天井山龙王赐雨,故在此修建祭龙坛;唐代咸通年间,明州刺史李伉因祈雨灵验,在龙观修建五龙神堂;宋代乾道二年,此地又建显济庙,以祭神龙。尤值得一提的是,宋理宗、元惠宗都曾颁旨敕封五龙潭的神龙为侯。因此,这里也慢慢成了浙东龙文化的发源地。

这样看来,龙观的水好,乃是有凭有据。龙观的山呢,峰高林深,层峦叠翠,茶园也因之连绵不已。初夏的烈阳铺洒于茶园之上,茶树却绿意郁郁,叫人看一眼就不由地心生清凉。

千亩茶海起伏,路随山转,我们入了一所农庄。农庄主人老杨热情相迎,邀入饮茶。老杨其名杨晋良,祖上四代皆为茶商,上了大学又专攻茶学。20多年前,老杨来到宁波,辗转多个行业,最终在土地上寻回一片初心。他流转1000亩茶山,专心弄茶,由此隐于山中。我问:“茶山有哪些茶树?”他答:“乌牛早、鸠坑、迎霜、御金香、龙井四十三……”这些名字,有的早听说过,有的则是初次听说。几年前喝过乌牛早,为温州永嘉特产,最大的特点在一个“早”字,比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要早上一个月;鸠坑,我上次在千岛湖访茶喝了几次,留下了深刻印象;龙井四十三就不用说了;御金香从未听说过,听老杨介绍,知是一种白化茶,茶叶偏白偏黄;迎霜是由杭州市茶叶科学研究所从福鼎白茶与云南大叶种茶自然杂交的后代中,单株选育而成的无性系品种,也是早芽种,芽叶黄绿,香高持久。

采茶、制茶也是看天吃饭的本领。老杨给我们泡茶,先是绿茶,再是红茶,我们一样一样喝过来。做茶不易。几年前,他与朋友一起建了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慢生活农场,打造体验型茶民宿和茶空间。

有意思的是,龙观这个地方的生物多样性很鲜明。这里分布着很多珍稀野生动植物,国家一级保护动植物有白颈长尾雉、中华水韭、南方红豆杉等,国家二级保护动植物有蛇雕、金裳凤蝶、独花兰、杜鹃兰等。2021年才正式发布的两栖动物新种道济角蟾,最初也是在龙观一带被发现。龙观还是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试点,建立了“蕨类绿道”“中华水韭池”“鸳鸯湖”等生物多样性保护小型基地,安装了人工鸟巢、人造灌木丛、“昆虫旅馆”等有趣的设施多达数百个。

我们一直在聊生物多样性。因为饮茶之前,我们见识了中华水韭、独花兰等珍稀植物,聆听了各种各样的鸟鸣,分辨了棘胸蛙、雨蛙、道济角蟾的叫声,又观赏了各种各样的花。由此一来,我们坐下品着一杯茶的时候,就仿佛通过一杯茶闻到了四明山麓漫山飘荡的兰花香,听到了丛林之中各种各样的鸟鸣和蛙叫;同样,我们品着一杯茶的时候,就仿佛跟着一杯茶化身为蝶,悠悠荡荡地飞到了那山那水,隐入那丛林之中了。

不久前,我到武夷山国家公园去探访。原来只知道武夷山在福建,却不知道武夷山有一半在江西境内。其中,有“华东屋脊”之称、海拔2160.8米的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也在江西片区内。那里还有“三宝”,分别是“鸟中大熊猫”黄腹角雉、“最神秘的鹿科动物”黑麂、植物界的“活化石”南方铁杉。

我们登上云雾缭绕的黄岗山,看见高山草甸上野花盛开,燕子无数——烟腹毛脚燕在檐下筑巢,又翩翩起舞,令我们觉得那里有如人间仙境一般。

下了黄岗山,我们在桐木关生态检查保护站饮茶,听巡护人员讲他们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故事。譬如,山上有猴子,一个猴群里会有担任哨兵的猴子,它远远地藏在一棵树上,只要有人走近,就会用力摇动树枝,把信号传递给同伴。譬如,山上有毛冠鹿,也有黄麂、黑麂,这些鹿科动物都非常警觉,平时人根本无法靠近它们。有时,在天刚破晓的时候,山边的茶园里,可以偶尔远远见到它们的身影,轻盈又充满灵气。再譬如,秋天,野生猕猴桃成熟时,果实散发出芬芳甜美的香气,熊会闻着香气而来。有一次,一只母熊带着一只小熊,远远地过来偷蜂蜜吃。要是看见人,熊会直立行走,抱起蜂桶就走。熊看起来笨重,但在山坡上跑动时如履平地,速度特别快。到了没有人的地方,熊再一巴掌把蜂桶拍碎,捞里面的蜂蜜吃。

这样的山野和大自然不仅属于人类,也属于黄腹角雉、黑麂、熊和南方铁杉,属于烟腹毛脚燕、猴头杜鹃和金斑喙凤蝶。这是万物共生的家园。如果你到森林里去,一定要轻手轻脚,不要轻易打扰了长久居住在那里的原住民。

外号“大山雀”的张海华老师,迷上拍鸟已有20年。他从拍野鸟开始,慢慢扩展到拍摄两栖爬行动物、昆虫和野花野草等。每一年,他都会到龙观的山里拍照,漫步在那些古道古村和峡谷溪流间,用镜头记录山里的野生动植物朋友的故事。

我拿到张老师所著的《龙观自然漫步》一书后,不知不觉就沉浸在那个丰富又妙趣横生的自然世界中。他镜头下的松鸦、灰树鹊、红嘴蓝鹊都灵动可爱,他笔下的北仑姬蛙、镇海棘螈、天台粗皮蛙等都各具特色。

他发现道济角蟾的过程也非常有趣——之前他只知道一种雄蟾“每次连续鸣叫十余声,音量由低到高”这极其有限的线索,他一次次进山夜拍,时时侧耳倾听周边的蛙鸣之声。终于在一个初夏的夜晚,在四明山脚下,从小溪中传来类似的叫声。因为独自一人,他不敢进入密林小溪中寻找,只好先回家,几天后约上几个朋友一起进溪寻找,这才发现那独特的角蟾。

这样的故事,张海华能说上一大堆。事实上,这本书里还附带了一本小手册,列出了龙观境内两百多种野生动植物的图像与名字,方便读者在山林漫步时对照。飞鸟、野花、山蛙、蝴蝶、萤火虫,张老师让我们与最美的自然相遇,感受生物多样性之美。

在老杨的茶庄里无意中获赠这本《龙观自然漫步》,让我的饮茶时光变得更加丰富有趣。此时,遥远的山中传来一声鸟鸣。一声鸟鸣便是一个系统,一杯好茶其实也是一个系统。一声鸟鸣,从鸟儿啄饮清晨的第一颗露珠开始,那是鸟儿在润喉,继而和鸣。早起的虫儿给鸟吃,吃了虫子的鸟儿快乐满足,就这样不知疲倦地鸣唱一整天。而茶树呢,静静地立在山上,经历晨昏、冬夏和雨雪,叶子终于冒出来。到了谷雨和清明时节,农妇采茶时,便把一棵茶树积蓄在叶子里的所有能量一起采摘下来。一枚树叶并不简单,它把长久积聚的力量在这一刻封存起来。接下来,一切都要顺势而为。如何摊青、晒青,如何萎凋、揉制?如何用一股沸水冲泡,才能把一杯茶里所蕴藏的香气、烟云气和山水气都激发出来?又要如何闭目啜饮,让茶汤的滋味萦绕于喝茶人的口腔和心胸,同时还要让喝茶人的心绪完全摊开,把自己的半生故事和一路风尘尽数泡在一盏茶汤里,然后慢慢一饮而尽?

朋友,若有时间,你也要到龙观走一走,去看看那好山好水,去饮一壶好茶。那是一壶万物共生、万物有灵。饮了这样的茶,不仅可以召唤“神龙”,也可以召唤来绵绵不绝的鸟叫虫鸣、草木清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听壶
清心丨《茶烟袅细香》鸟鸣常在,知音相伴
北回归线上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寻茶觅春之八里坡
茶的人生“和”的世界
喝茶最大的智慧:不会喝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