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匡胤所立“誓碑”说了啥

  关于这块神秘之碑,以南宋陆游《避暑漫抄》记述最为详备。其大意是:宋太祖赵匡胤即位第三年,秘密镌刻了一块石碑立在太庙寝殿的一个夹室。历代皇帝都严守这个秘密,其他人一概不知。直至靖康之乱爆发,金军攻破开封,人们才看到了这块神秘之碑。碑上刻有三行誓词:一是柴氏家人不管犯有多大的罪行,都不能处以死刑。二是优厚文人士大夫,不得对其进行杀戮。三是强调前两条之必须遵守,否则会遭到老天报应。

  陆游的这一记载在《宋史·曹勋传》以及南宋史学家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都有佐证。明末学者王夫之《宋论》也有相关记载,不过第三条誓词不同,为“不加农田之赋”。因为按陆游的说法,原先第三条等于无意义的重复,而后面这个不过是未证实的说法而已,所以我们姑且先确认两条。

  关于第一条誓词,宋太祖为何要保全柴氏子孙呢?赵匡胤对自己从孤儿寡母(后周皇帝周世宗柴荣去世后,他7 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手中夺了天下,取而代之一事,总有些愧疚之情。何况柴荣对他恩重如山、情同兄弟。于是赵匡胤就立了誓碑,立下祖训。虽说夺了人家天下,但若能优厚其子孙,也算他宽缓不苛,感恩回报。这样无论于公于私都可说得过去了。

  史籍又有记载:“陈桥兵变”后,赵匡胤回师汴京,六宫迎拜之时,赵匡胤看见由奴仆看护的两个儿童,就问是谁家的儿子。奴仆回答说是周世宗的两个儿子——纪王和蕲王。当时,赵普、潘美都在他身旁,赵匡胤便问他们怎么处理这二子。赵普说:“应该除去,以免后患。”唯独潘美在后以手抠掐殿柱,低头不语。赵匡胤曰:“你认为不可吗?”潘美回答说:“臣岂敢以为不可。我与陛下曾同为周世宗之臣,劝陛下杀之,是负世宗;劝陛下不杀,陛下必定怀疑我。”赵匡胤点头赞许,说:“我接人之位,再要杀人之子,我不忍心。”赵匡胤当即将周世宗子其一判给潘美为养子,后不再过问。

  关于第二条誓词,赵匡胤为何又要求优待文人而不擅杀呢?只因赵匡胤是行伍出身,他以自己的亲身体会感知,武将掌管兵权绝不是什么好事,因而他对武人深怀戒心。他认为要想天下太平安定,就不能让武人有太高的地位权力。这是宋王朝高调重文轻武的根本原因。

  由于赵匡胤立国之初就注意兴学、尊儒,主张“宰相须用读书人”,“以儒臣知州事” ,“朕欲武臣尽读书,以通治道”,加之誓碑文字将其仪式化,所以其倡导被后代君王奉为祖宗家法,“三百年待士大夫不薄”。而宋代文人入仕后的“狂者”心态,与皇帝的鼓励直接相关。清初王夫之云:“自太祖勒不杀士大夫之誓以韶子孙,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

  这种大大有别于汉、唐、明、清等朝相对开明的政治, 宋太祖实开其端。据司马光《涑水纪闻》卷一记载:赵匡胤经常在皇宫的后花园用弹子打鸟玩,有天有位大臣称有急事请见。不料此人对赵匡胤上奏的却是一般事情,赵匡胤一看此人败了他的大兴, 于是勃然大怒,责问他为什么为这点事来打搅,对方回答说:“只因陛下您总是急着打鸟,公事却搁在一边,我要提醒提醒。”这一来赵匡胤更是怒不可遏,操起手里的柱斧(镇纸类的器物)对他脸上打过去,把他的两个门牙都打掉了。那人却不慌不忙地拾起牙齿收在怀里。见此状赵匡胤又大骂道:“你收起这牙齿,为的是以后告我的状?”那人说:“身为臣子怎能告陛下的状?史官自然会把此事记载到史书里的。”听到这种直爽的谏言,赵匡胤居然大为喜悦,还赏赐给此人金帛。

  如此鼓励直言,遂代有诤臣直士。以上事例说明朝臣与皇帝议政时勇于直谏的情形和对皇室的监督。宋代皇帝允许中书、枢密、尚书三省长官对圣旨提出非议。中书省官员在起草皇帝命令时的首要责任就是权衡诏命当否,若“事有失当及除授非其人,则论奏封还词”,也就是退回诏命,请重新考虑。这在君权时代并不常见。熙宁二年(1069),苏轼《上神宗皇帝书》云:“历观秦汉以及五代,谏诤而死,盖数百人。而自建隆以来,未尝罪一言者。纵有薄责,旋即超升。许以风闻,而无长官,风采所系,不问尊卑。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 。”

  宋朝文人若因直谏而得罪皇帝或权臣, 虽被贬谪,却无死罪,反而还能获得刚正不阿、忠直敢谏的美誉,一有机会就可能重获升迁。宋代许多名臣都有这种经历。范仲淹被贬四年后,章献太后去世,宋仁宗亲政,范即被召回拜右司谏。后来仁宗欲废郭皇后,不许大臣劝谏。范却率台谏十臣伏阙叩门大呼不可,于是立即被贬。此事“骇动中外”。富弼上疏说“仲淹所谏大惬亿万人之心”,批评宋仁宗“逐忠臣” 。两年后(景祐二年),宋仁宗再次起用范。吕夷简(978—1044, 北宋政治家)畏其直言,命他执掌开封府,欲以繁务困之,使他无暇他顾,但他还是奋不顾身地干预朝政。

  最明显的是,赵匡胤在一次设宴招待群臣时,翰林学士王著喝醉了酒思念后周故主,当众大哭起来。群臣大惊,都为他捏一把汗。赵匡胤却毫不怪罪,命人将他搀扶出去。第二天,有人上奏说王著当众大哭,思念周世宗,这事非同小可,应当严惩。赵匡胤却说:“他喝醉了说出这话情有可原。在世宗时,我和他同朝为臣,熟悉他的脾气。他一介书生哭哭故主,可以理解。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让他去吧。”这件事也反映出赵匡胤的襟怀大度。正是在赵匡胤影响下,北宋以其鲜明的文人政治特色而登上文治盛世的顶峰。

宋朝在军事上的业绩乏善可陈,特别是对武将不予信任,甚至还长时间限制其权利直至对功臣加以迫害、杀戮,但北宋时期可以说是君主专制史上最开明的一个王朝,宋太祖誓碑可以说有其一定的历史价值。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逐渐发展成熟的文官制度,也是受其启发而得以形成的。

(文/.朱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宋皇宫中的神秘之碑
“宋太祖誓碑”与“不杀士大夫”
杯酒释兵权
《全史宫词》和宋代历史(一)
陈桥兵变
大宋迷案之:太祖誓碑之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