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宠物感染的传染病

蛔蟲症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蛔虫感染率甚高,经过一连串的防治计划后,日常感染率已不到千分之一。蛔虫在温带及热带地区为常见的寄生虫。尤其是在低度开发的农业国家,农民喜用粪便作为肥料,使蔬菜及植物受蛔虫卵污染。夏季的蝇类及蟑螂的足部常携带虫卵散布于食物及饮料上为重要的传播媒介,而环境不良及虫卵抵抗力强均为流行的主要原因。幼儿误食犬蛔虫卵,在肠内幼虫孵出,进入肠壁寄生于内脏,形成内脏幼虫移行症。

主要症状

潜伏期为食入虫卵以后1~2个月,食欲不振、发烧、咳嗽、呼吸困难、腹部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视力减退、眼睛肿大。

传播途径

犬小蛔虫的感染可经由成熟虫卵的摄取或食入受感染食物而得病;犬蛔虫的感染则是经由食入虫卵或先天性感染(胎盘或子宫感染)而得病。即蛔虫对于宿主大多是直接经口传染。

防治方法

1.一般最常使用的药物为噻吩嘧啶及芬苯达唑。因为大部分的仔犬出生感染的即是犬蛔虫,而其治疗应该在2周龄,虫卵未经粪便排出就要投药,之后第4、6、8周龄在重复投药一次。人类则可施予驱虫药。

2.投药主要是针对仔犬出生后的预防治疗,由于虫卵抵抗力强,驱虫不容易,但可将粪便埋入土中环境、器皿及热水浇过,并以日光直射。人类预防则以注意居家环境卫生及避免食入遭虫卵污染的水或食物。犬猫要定期驱除肠道寄生虫,最好每年做粪便寄生虫检查和治疗,并且要控制宠物身上及环境中的跳蚤。在犬猫排便后,要尽快清除粪便,防止粪便中的虫卵发展成具有感染力;防止小孩接触犬猫便盆,且教导他们勿放脏东西到口中。另外,在接触动物及玩泥土后都要洗手,在吃饭前也要洗手。

3.蛔虫症的传播和流行与人们的行为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和方式,引导和教育大众逐步改变不利于健康的生产、生活习惯和饮食、卫生习惯,特别要加强对中小学生、妇女和农牧民大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轻寄生虫病的危害。家中若有人感染蛔虫、蛲虫等寄生虫,粪便很可能带有虫卵,如厕后没洗手,又会传染给家人。因此,寄生虫感染问题不能轻忽,必须注意个人卫生习惯以维护自己及家人健康。

犬咬症

被犬(猫)咬伤或亲密接触后,因二氧化碳噬纤维菌感染造成伤口感染,甚至引发严重症状,称犬咬症。病因通常属于动物口腔中的常在菌,如黄杆菌科。另外,咬伤伤口造成细菌混合感染的情形极为常见。现今美国每年约有500万件动物咬伤案例,其中约85%为犬咬,约10%为猫咬,2%~5%遭鼠咬。美国CDC曾依其所收到的72件犬咬症患者检体进行分析,发现74%的感染主要发生在男性,最常见的年龄层是50~70岁。43%的病患不是被狗咬伤,就是被其抓伤,其他还有两件是因猫类引起,而12%只是仅仅与狗类接触而已。

特征与症状

被狗咬到感染本病而住院治疗的平均时间为5.5天,但范围可从1~30天,其致死率为28%。兽医、宠物饲养者为高危险群,而此病在无脾脏的病人、酗酒病人及长期使用类固醇的病人身上,病程会较快,且易引起严重症状。咬伤后从伤口迅速愈合、蜂窝组织炎至败血症均可能发生,但在无脾脏的病人、酗酒病人及长期使用类固醇的病人身上,病程会较快,且较易引起严重症状,可见这些细菌的病原性不强,属于伺机菌。

本病产生的病变包含局部蜂窝性组织炎、化脓,常伴有恶臭、局部淋巴结肿大、靠近骨头及关节之咬伤处易并发炎症及局部脓疡。在健康的人身上,大部分的病例都是轻微的,但也可能出现猛爆性的病程,如脑膜炎、心内膜炎、肺炎及蜂窝组织炎。在所有被狗咬伤的病例中,都要考虑到细菌的感染。

传播途径

此症病原为犬、猫口腔中的常在菌。因此,被犬(猫)咬伤或亲密接触,是本病主要的传播途径。遭动物咬伤的原因有伤害攻击动物、接近幼龄动物、接近正在进食的动物、侵入动物地盘及接近罹患狂犬病动物等。

防治方法

1.使用抗生素治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是较佳的选择。另外,青霉素类、亚胺培南、红霉素等也可以使用。

2.预防狗咬,避免靠近育婴、喂食中之动物。

3.养狗者出外遛狗时应使用狗链、狗口罩等。

4.任何动物咬伤均应紧急彻底清洗伤口,并立刻送医。而遭猫狗咬之后,常有多种细菌感染,所给予之抗生素要考虑罩住所有可能之细菌。

猫抓病

猫抓病是一种新兴的细菌性人畜共通传染病,其致病菌为韩瑟勒巴通氏菌,系于1992年首次被科学界分离及证实。本病最早在1950年被发现,因其为经由猫抓伤或咬伤所造成的感染,而命名为猫抓病。猫抓病虽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疾病,但并不常见。病例多好发在小孩儿及较年轻的成人身上;大多发生在夏末、秋季及冬季月份。

猫抓病的潜伏期为2~6周。宠物饲养者、兽医、5岁以下孩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为此病高危险群。一般健康的人感染本病通常不会有什么临床症状,少数会有发烧、咬伤部位淋巴结肿大、疼痛及咬伤伤口形成红色丘疹等情形。

但小孩儿、老年人、服用类固醇的病人及免疫系统较差的人(如癌症病患、器官移植病人及艾滋病带原者或患者等)要特别注意,因其可能会发展成全身性感染,导致神经视网膜炎、脑膜炎、心内膜炎、肝脏及脾脏的细菌性紫瘢等。

传播途径

家猫是主要的带菌者,但带有致病菌的猫并不会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猫和猫之间可经由猫蚤传播病原,一岁以下幼猫或在收容所的猫较容易受到感染。

一般而言,人类病例中有超过90%感染者系经由带菌猫只的咬、抓或舔舐伤口等途径,将致病菌传染给人;此外,接触狗、猴、兔、鸡及马等动物也有可能感染,而猫抓病不会直接由人传染给人。

防治方法

1.猫抓病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的疾病,免疫系统健全的人多半不给予药物治疗也可自行痊愈,但症状有可能持续三周或更久,给予口服抗生素四环素或红霉素治疗则有不错的预后。而对免疫力不佳的患者,药物治疗可以改善中枢神经系统与肝脾方面的症状。

2.限制宠物猫接触病原,维持干净的饲养环境,如限制外出等,并且做好猫的跳蚤防治措施。鼓励定期带宠物至兽医院接受定期体检,来预防及检查宠物身上是否有体外寄生虫。

3.应避免与猫玩耍时发生被抓伤或咬伤的情形,但若不慎遭到猫的抓伤或咬伤,要立即以流动的水及肥皂清洗伤口。此外,也不要让猫咪舔到伤口,以免致病菌经由伤口的裂隙进入体内,造成感染。

山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被狗狗舔一口有多危险?
犬咬伤临床表现及治疗
体内寄生虫-----粪便寄生虫检查的重要性
为什么猫狗不吃生肉也要定期体内驱虫?
养宠物的注意了!这些虫可能你们家都有,严重的还会让人宠都进医院…
猫咪身上常见的寄生虫有哪些?如何正确驱虫?铲屎官别再做无用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