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单一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在知识点和发展上的需求,近年来很多教育研究者在深入解析教材后发现,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比重有所增加。传统文化是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中璀璨的一颗明珠,它涵盖历史、地理、天文等各类学科知识,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形成有着很大影响。本人结合一线教学经验,特从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语文教学:渗透途径: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N1001-2982 (2020)08-005-01

引言

结合当前语文教学的新形势,传统文化对语文学科的教学起到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对学生的人文素养价值观的养成,从幼儿启蒙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再到语文教材中的《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歌》、《笠翁对韵》等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传统文化不但读起来朗朗上口,取材广泛,而且这些知识能够运用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这些灿烂的文化不仅涵盖天文、历史、地理、人文等知识,而且还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研读学习传统文化能够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同时能够不断扩大我们的知识储备。

一、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人类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和发展,究其原因就在于人类善于借鉴和传承前人的优秀文化和经验,在不断的学习中我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不断发展,华夏的文明史不断得以延续和发展。从语文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华夏民族勤劳、善良、守礼、诚信、团结合作的优点。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常常教导学生要知书达理,做德才兼备的人。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只有学好语文才能更好的写作,更好的与人交流。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

(一)在阅读中品读传统文化

中国的教育最早源于孔子的私塾,他用“礼乐”教化民众做一个知理懂理的人。古代最早的启蒙教材是《三字经》,它作为久传不衰的国学经典被我们诵读传承。作为教师在上语文传统文化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教识生字、理解文意。我们应该深度挖掘教材,教学生从经典传统文化中有所启发,有所感悟,感悟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就如阅读《三字经》“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等,这些句子都是强调尊老爱幼、为人处世的道理,这和我们提倡的“先做人,后做事”是一样的道理。教育的最大成就就是培养三观端正的人,只有学习传承好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才能不断进步,国家才能不断发展!

(二)充分运用互联网传承传统文化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计算机作为新时期下的技术产物,被教育领域广泛运用,而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学当中可以连接互联网,将知识点以图片、音频以及影像等形式展现出来,把抽象的知识点变得形象化,更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而在传统文化的渗透中,语文教师也应当有效利用这一技术。例如:一年级有一篇课文《端午粽》,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学生对粽子的形状、颜色以及粽子的制作过程可能存在很大的好奇心。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粽子制作的视频,让学生对粽子加深印象。图像、声音的有效融合可以让我的们的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可以让教师教学变得轻松而有效。这篇课文通过写端午粽,让我们明白“有好东西要学会大家一起分享”,同时课上我们还可以给学生讲讲屈原的故事,从小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精神。

(三)坚持知行合一,弘扬传统文化

在传统文化的渗透中,语文教师要做到知行合一,教材中的文化内容毕竟有限,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扩大文化的渗透途径,让他们在生活当中也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基于此,教师可以以传统文化节日展开小组合作讨论。例如: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有很多,比如:清明节、端午节、春节等等,教师展开传统节日文化交流会,先给学生合理的分组,小组要保持人数和学习上的平衡,然后对学生提问,内容是在端午节时,学生在家中都是怎么度过的,要求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或向长辈询问等方式,写成调查记录,最后经过小组讨论后再进行汇报。这样学生在讨论中互相交流文化内涵,而且还能让他们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在节假日带着学生参观一些城市中的名胜古迹,使他们感受文化的传承。

总结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劳动和生活中积累的优秀经验,涵盖天文、历史、地理、人文科技知识等,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学习,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才能更好的树立我们的三观,真正做到“文化自信”。语文教学注重人文素养的目标才能顺利达成,因此一线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多渗透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张晓芹.小学语文传统文化微课程资源开发探索——以达川区逸夫小学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0,34(07):87-89.

[2]欧阳娟蓉.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06):219-221.

[3]林嘉颖.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语文生成性教学策略——以二年级下册教材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20(06):44-46.

李治文(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鲁基完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体会
如何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特点,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校本教材教案: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关系研究之诗词曲中的传统节日
语文教学:关于整本书阅读的冷思考
语文教育期待阅读的回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