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朴初:凝神自是养生方

养,不断净化心灵,做好养心。身体再好,自己不注意保养,不懂得养生也不行。”在长期的生活中,赵朴初养成了独特的养生之道。

一是挥毫写字。赵朴初说,坚持写毛笔字有很多好处,它有益身心健康,这是自己几十年的体会。“平日我们学习书法,从临摹碑帖到书写作品,甚至连磨墨、涮笔等都是在运动中完成的。而且在书写时头要正,身体要直,肩要放松,呼吸深而均匀自然,精力集中,全身处于一种运动状态,指、腕、臂、腰和四肢肌肉都能得到锻炼。”赵朴初说,尤其是写大字,笔要大,用力也大,非经全身用力是不能完成的,所以对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很有益。他还说,提笔聚精会神地写字时,各种烦恼很快就会忘却,心情会变得平静、舒畅,这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书法还能陶冶情操,提高人的文化修养,给人美的享受。我国著名书法家大都健康长寿,颜真卿活到76岁,柳公权活到88岁,欧阳询活到85岁。写《夫子庙堂碑》的书法家虞世南活到89岁。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时代里,他们算是高寿了。

二是打太极拳和按摩。赵朴初说,太极拳的每个动作都有一定要领,可以很好地锻炼身体的各个部位。“每打一次拳即是一身汗,刚打一会儿身上就发热了。打太极拳动中有静,不只养生,还可养心。”

赵朴初还坚持每天起床前做一做自我按摩,比如揉腹。他认为,一个人的五脏六腑要加强活动。每天起床前他都会揉肚子,用右手顺时针揉300次,再用左手逆时针揉300次。他认为,这样长期坚持,对强健内脏很有好处。赵朴初在医院里也坚持运动锻炼,上午走3000步,下午走3000步,晚上还要走3000步。他说不锻炼不行,人越待越懒。老年人的健身方法很多,但总离不开腿脚的走动,所以人们常说“走为百炼之祖”“走得远,活得长”。

三是凝神数息。赵朴初在送沈尹默的一首诗中写道:“运腕不违辩证法,凝神自是养生方。”凝神是禅宗的要诀之一,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目的是使血行保持正常通畅。静坐凝神的时候,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小腹部(下丹田),排除各种杂念。杂念排除,就会出现无念境界。练数息,一呼一吸叫作“一息”。将两眼轻轻闭合,从一数到十,周而复始,使精神自然集中,这叫作“心血相依”;同时意守下丹,让呼吸的气息逐渐延长,达到小腹。

四是淡泊名利,净化心灵。赵朴初历尽艰辛,但始终心平如镜,做到“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他说,一个人自私的思想少一分,自由就会多一分。不要被自己捆住。“一个人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对生活中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要太计较,不要看得太重了,更不能怄气!”

赵朴初长期养成了日课的习惯,即每天提笔写字,每日诵经吟诗。即使在生病住院期间,他也欣赏苏东坡的这句诗:“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安心即乐,再无他方。

1999年初,赵朴初还写了一首诗:“九十三翁挺腰脊,日课步行六百米。仰天常拄一枝藤,白云苍狗皆随喜。人间万事须调理,跃跃壮心殊未已。”

◎文/谢华(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朴初先生92岁时写《宽心谣》一诗
宽心谣(赵朴初)
赵朴初的《宽心谣》
千古奇文《宽心谣》:脍炙人口,竟可免去一个“俗”字!
《心经》,静心!
赵朴初1994年写的《心经》,禅意盎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