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导”科普万花筒(14)清化大桥的”厄运”

越南清化大桥其实是一座小桥,但由于成为制导武器的靶标而出名。

1972年4月27日,美军出动战斗机,当飞抵清化大桥上空时,云层妨碍了激光对目标的照射。攻击机不得不改用电视制导炸弹攻击目标,虽然给大桥重创,但没有造成坍塌。

5月13日天气良好,清化大桥难逃厄运。美军用一架战斗机照射清化大桥,之后8架攻击机先后投下26枚激光制导炸弹,其中有几枚是2000磅的。

美国空军的战斗日记中写道:“大桥西段完全和40英尺的混凝土桥台断裂脱落,桥的上部结构完全变形、扭曲,铁路交通在未来几个月内无法通行。”

时间回到朝鲜战争,当时美军感觉到普通炸弹很难对桥梁进行空袭。于是,美国空军用一种名为“拉松”的控制组件来改装炸弹。这种控制组件的尾翼可以活动,接收B-29轰炸机的无线电指令,从而改变航向,以便精确轰炸。

美国还将“拉松”控制组件安装在一种12000磅的炸弹上,这种巨型炸弹又称为“塔松”。美国使用B-29轰炸机,在朝鲜投掷了30枚“塔松”,平均精度为圆概率误差85米。

第一枚真正意义上的灵巧炸弹,是美国海军在1967年研制的 “白星眼”电视制导炸弹,后投入越南战场使用。

实战暴露出来的问题是,这种制导炸弹需要目标与背景具有较强的对比度,而越南的天气状况常常使它失效。

从制导原理我们可以推测,在夜间无法使用这类电视制导炸弹。

美国空军在越战开始时,轰炸的圆概率误差还在125米开外,他们希望能够找到精度达到10米的制导武器。

在技术方面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工程师沃德。考虑到研制周期、成本等因素,沃德的工程师团队提出的概念是:发展一种成本在10万美元以下的激光制导组件,包括寻的器和控制组件,将其安装在普通航弹上,形成激光制导滑翔炸弹。除导引头外,制导组件的其它部分都可以采用现成的产品。

实践证明,这条技术路线是可行的。

当时,激光制导炸弹的作战方案是: 出动两架飞机,负责目标指示的飞机将激光束对着目标连续照射,使目标的反射光形成一个向外的圆锥体;负责投弹的飞机将激光制导炸弹投入激光反射区中,导引炸弹命中目标。

越南成了美国人试验激光制导炸弹的靶场。

美国早期发展的激光制导炸弹

训练中空投mark84激光制导炸弹

“宝石路”ⅡGBU-10 907公斤炸弹

美国空军最先选定的激光制导炸弹是“宝石路” ,其中一个型号是将激光制导组件安装在2000磅的MK-84炸弹上。

此后,美国又研发了“铺路刀”目标指示器,使得一架飞机就可以完成轰炸任务。

美军继续在实战中不断检验并改进激光制导炸弹,并且积累作战经验。所有这些努力,在1972年对越南清化大桥的轰炸中得到了回报。(来源:国防科技大学“科普中国”共建基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滑翔炸弹现代版
详解制导弹药种类威力特点及改造方案
越战时期“铺路”激光制导炸弹有个影响使用的问题
同样可以精确打击,但是炸弹跟导弹不一样?区别在这些地方
俄罗斯因为穷只用普通航弹?制导炸弹可摧毁一栋楼
QQ浏览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