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菊韵」等你归来

随着扬州新冠疫情警报的解除,我以为海西离扬州有400多里,加之一年多没有出现一例新冠病人,我觉得海西是一方与疫情毫无关系的净土。秋高气爽,秋阳明媚,在海西的土地上想到哪玩就到哪玩,爱咋玩就咋玩。每次去银行,遇到测体温、戴口罩、填写个人信息报表,我就会小声嘀咕:“小题大做,真是多此一举!”

   可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离家不到3里竟然还有一个境外回归人员隔离点,更没想到,我上月骑着电动车把老伴送到隔离点工作。我看着隔离点宾馆门口的隔离围带和大门玻璃上“非医护人员禁止入内”“隔离重地请绕行”的醒目标语,不由得有些感慨。

   记得前年疫情最严重时,老伴跟我商议,她想报名去疫情最严重的地区工作。老伴异想天开的想法让我大吃一惊。老伴体弱多病,三天两头不是头痛就是眼疼,眩晕症发作时生活都不能自理,她这身体状况哪能去啊。我知道老伴是个很轴的人,一旦打定主意,九头牛也拉不回。事关重大,我便耐着性子劝慰道:“你是一个基层防疫医生,疫情来临,挺身而出本是理所应当的,可你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一阵风能把你从沟东刮到沟西,去了,万一眩晕病发作,反成了医疗队的累赘,你去不是添乱吗?说得更严重点,你不是去做贡献,而是妨碍抗疫。你在单位也做防疫工作,岗位虽不同,都在为防疫做贡献。”

   “我自己的病,我自己有数,你不让我去,你就干脆点,何必找一大堆冠冕堂皇的理由。”老伴见我说得在理,仍口不应心地辩解道。

   老伴从事基层卫生防疫工作有30个年头了,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防疫经验。在疫情陡然爆发时,想到一线工作,为早日消除瘟疫作贡献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我想这或许是一种使命召唤,也是对深爱职业的本能反应。对于这一点,我也有着刻骨铭心的体会。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在军校读书。毕业前夕,学校将在本届毕业生中选拔优秀学员赴前线参战。消息在校内传开,顿时群情激昂,同学们摩拳擦掌都想奔赴前线为国效力。一个军人,假如能在血与火的战场上为祖国的领土的完整,为人民的幸福安宁浴血奋战,该多有意义啊!一个热血方刚年轻军人若能在战火中历练自己的青春,这样的青春,是何等的光荣啊!那天,我没跟任何人商议,在晚自习时,我给学员队领导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请战书。那晚,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睡意全无。我想象着:自己戴着钢盔,提着冲锋枪,挂着手榴弹,在西南边陲和敌人殊死搏斗的情景。一想到自己上前线,我感觉浑身热血沸腾。

   半月后,我那颗滚烫的心凉了。全院有8名应届毕业学员被选派赴前线参战,我所在的学员队只有一名学员入选。每每看到操场上参战学员生龙活虎的训练场景,我既有满满的羡慕,又有些许对自己的埋怨。我没能入选,并不是我参战热情不高,也不是我思想觉悟不高,尽管我的成绩也是出类拔萃的,可能我的综合能力没有入选同学那么优秀,去前线的学员都是应届生中百里挑一的佼佼者。我真的有些懊悔,自己若能加倍努力,也像他们一样优秀,或许摸爬滚打的操场就有自己自豪的呐喊声。有些机会错过了,在心里会失落一辈子。作为一名军校生,并不希望战争发生,但一旦有战事发生,就当挺身而出接受组织的挑选,这是每一个军校生的心愿。

   我没有学过医,对瘟疫来临时,医护人员的心理我真的不懂,她们是不是也和我当年想参战有着同样的心理,毕竟,瘟疫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我知道,老伴未能去一线抗疫,对我是有怨恨的,要不然对我没有支持她去抗疫一线还一直耿耿于怀。她不止一次对我愤愤地说:“当时,只要你在我后面推一把,我就能穿着防护奋战在抗疫的第一线了,谁的命不是命,为什么人家去得,我就去不得。”为此,好长一段时间,她对我不理不睬。

   人的天性中总有一种想干便想尝试的冲动,“想”是火星,“干”是原上的枯黄的秋草,星火遇到秋草,燎原便是一种必然。

   说来也巧,老伴单位有个到境外回归来员隔离点上做医务的名额。到境外回归人员的隔离点上班,多多少少有些风险的。院长正为派谁到境外回归人员隔离点上班的事发愁。没想到,老伴主动请缨去隔离点上班。她吸取上次的“经验教训”,和我连声招呼也没打。防疫岂是儿戏,事已至此,打“退堂鼓”也于事无补了。我默默地帮着她收拾行装,骑着车,把她送到了隔离点。

   老伴去上班了,我对隔离点工作也不懂,怕影响她工作,不敢贸然去探望。老伴休息时打电话宽慰我,“隔离点伙食蛮好,比单位和家里都好很多,每顿都吃不了,太可惜了。每天的工作就是给隔离人员送饭、量体温、测核糖、消毒、打扫卫生,只是穿防护服干活比想象中累很多,每消毒完一个房间,人就累得发虚。”我不无担心问道:“是不是每天都换防护服?”

   记得前年疫情来临时,她们只有口罩,后来条件好点,有了防护服,也是一套隔离服好穿好几天。老伴听我问话笑了,“和隔离人员接触一次便换一套,一天至少换6套,医护人员和隔离人员每天都量体温、测核糖,只要仔细,没有任何危险。”一人一天换6套防护服,我眼睛不禁一热,我由衷地感叹我们的党和国家对防疫工作太重视了,也由衷地感到我们的祖国太强大了,一个县级隔离点上,设施竟如此完善,制度竟如此严格,试问世界上有几个国家能做到这点?!

   老伴身体不好,她去隔离点上班我是不太同意的,但开弓没有回头箭,老伴既然去了隔离点,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就得坚持下去。若是半途而废对自己也好,对单位也罢都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我打电话告诉老伴,“在家你是一个体弱多病的小老太,到了隔离点就得像战士一样,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言放弃。家里的事我会处理好,你不要担心,你一定得调理好心态,把身体状态调节到最好状态,我等你胜利归来。”

   老伴在隔离点工作很努力,点上同事和领导对老伴也很满意。老伴身体不好在海西卫生系统是出了名的,卫健委领导到隔离点检查工作,发现老伴竟然在隔离点上班,也很感动。

   老伴怕自己眩晕症发作,休息时,不上电脑,不看手机,生怕中途生病。

   中秋节那天,老伴圆满完成了隔离点工作,就地转为被隔离对象。没有了工作压力,老伴的眩晕症也不会复发了,我不由得长舒一口气。我真的蛮为老伴的执着和顽强感动。

   今年的中秋节我是一个人过的,我早早吃完晚饭,拉开窗帘,倚在床上,看着如水的月光照在海西大地,我觉得月夜的海西是那样的静谧,那样的明媚。今年中秋节带给我的感触,肯定会让我回味很久,我不禁又想起了自己年轻时报名参战的情景……

   到了后半夜,风起了,圆月悄悄地躲进了云层。中秋柔和的风就像一首催眠曲,倚在床上,我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醒来时,绚烂的秋阳已充充裕裕地洒在床上。我揉着睡眼惺忪的双眼,脑海里忽然闪现出一对哲学概念:形式和内容。防疫看似严苛而繁琐的形式,正是为了确保防疫工作万无一失,这是党和国家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担当的体现。也正如此,我国才能在疫情四面狼烟的严峻现实面前,依然能保证国泰民安,山河无恙,生活在这片热土的人民依旧能幸福安宁地生活。想想国外疫情泛滥,百姓生活的惨状,生活在华夏大地的人民是何等的幸福啊!

   想着想着,我不由得想起在隔离点上的老伴,她一个人在一个门户紧闭的狭小房间内,不知她是如何度过这万家团圆的中秋节。

   老伴在单位是一个兢兢业业的普通医护人员,在家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小老太。她不是党员,去隔离点上班没有像有些医务人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曾半开玩笑地对她说:“你这个时候要求入党,时机非常好,如果你想进步,入党申请书我替你写,我一定能写出一份文采飞扬,感情真挚的入党申请书。”

   老伴淡淡地说:“我哪够党员标准,能把本职工作做好,不拖后腿,我就心满意足了。”

   临行前,她有些忐忑地对院长说:“我从事卫生防疫30年,真的非常想去危险的地方为防病抗疫尽点心,万一我在隔离点上生病了,请不要笑话我。”

   想着老伴去隔离上班前的点点滴滴,我忽然想到一句蛮让人动容的话:这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不知咋的,我的脸上竟有两行泪。拭去泪水,我掏出手机,给老

伴发一条信息:你回来便是花好月圆,等你归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致敬最美逆行者 感谢抗疫英雄们(刘正钰)
“大白”们确实很可爱,但我还是不想见到他们
为啥郑州入川人员健康码“变红”?专家权威回应!
那个时代的荒芜
身边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人
记录“疫”瞬间——银川教育人的“抗疫日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