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普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怎么玩?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做好新时代科普工作做出部署,为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信息化支撑、市场化运行的大科普工作格局提供了科学指南。

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依托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以体系化文化和旅游科技研发、多层次科普公共服务、市场化科普产品开发,构建事业与市场相结合、科技创新与科技普及协同的文化和旅游科普体系,对服务新时代国家科普工作战略布局、赋能文化和旅游产业体系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科普+旅游”是一种集科学知识普及传播和旅游为一体的、全新的旅游方式,其目的以旅游活动为载体,使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学习和了解科学知识,寓教于游,寓教于乐,在旅游产品中增加科普教育含量。

科普旅游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包括现代农业观摩活动、海洋探秘活动、天文观察活动、影视科技活动、工业基地游览活动等旅游活动,又包括领先科技游、文化科技游、海洋生物游、天文气象游、农业科技游、影视探秘游等特色科普旅游。

据了解,目前,研学科普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将“旅游”与“学科”相结合的教育活动,寓教于乐,广受家长和广大青少年学生青睐。

依托自身科普资源,因地制宜地打造科普旅游产品,已成为很多城市新的旅游亮点,上海的“世博科技游”,武汉的“光谷科普游”,绵阳的“西部硅谷游”等已成为当地热门的旅游线路。就连此前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也早已成为可以来一次“空间技术探秘游”的地方。

科普旅游算得上是旅游行业的后起之秀,尤其是近年来博物馆旅游发展势头良好,太空科普又吸引了一大波航空爱好者,对于“科普+旅游”来说,如何把握时机,顺势而为非常重要。

对于科普旅游来说,科普基地建设是发展的基础,应按照国家旅游景区评定要求,加强科普旅游规范建设,着力科普旅游基地景区内涵、标识系统、导游讲解、配套服务等建设。

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旅游实践活动,塑造科普旅游品牌。充分利用科普基地的科学资源优势,按照示范性、教育性、公益性、服务性的基本要求,挖掘当地的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和历史文化,明确基地建设的功能定位,确保基地拥有自己独特的理念和内容。

策划和实施具有特色的科普旅游项目,开辟专门的科普旅游线路,开展系列科普旅游活动,对自然景观的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给予科学的阐释,注重大型专题科普旅游活动和互动实践活动的策划和实施,坚持寓教于乐,拓展丰富活动的趣味性,组织开展寓教于乐的科普旅游,形成科普旅游品牌。

科普旅游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市场营销,同样需要树立品牌意识,要整合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以及新媒体等宣传资源,提升旅游场所科普教育基地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不断扩大科普受众面。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重点实验室、旅游景点、中小学素质基地等联合开展活动,形成科普宣传教育的合力。

科普旅游能否被真正重视起来,相关政策法规是否到位,各项措施能否有效落实,也是影响科普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应加强文化和旅游领域科普工作制度建设,将科普工作与文化建设、非遗保护和传承、旅游发展等工作深入结合。

由九鼎文旅整理发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假期科普游为何持续走热?
推动科普研学旅游有序发展的建议
2014年湖北省全国科普日活动先进个人推荐表
南阳旅游
前方有一波福利,请查收!
盛泽“丝博讲堂”开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