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指挥沙俄军队攻占拿破仑首都的是个苏格兰人?

1812年,横扫欧洲的拿破仑再度野心爆棚,亲率60万法军入侵俄罗斯帝国,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然而不到一年,这位法兰西战神就倒大霉了。老谋深算的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元帅在博罗季诺战役中重创法军,接着竟然放弃了莫斯科,得到空城的拿破仑万般无奈,俄罗斯的冰雪严寒又把法军折磨得半死,库图佐夫趁机以灵活战术拖垮了法军,不久发动反攻,终于把当拿破仑赶出了俄国,可怜拿破仑60万大军只剩下2万破衣烂衫的残兵败将!

库图佐夫要继续追杀拿破仑,一直把他彻底打垮,不过他没这个机会了,因为他在第二年4月就病逝了。接替他的俄军总司令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终于指挥俄军胜利攻占巴黎。有趣的是,这位俄军总司令在之前拿破仑入侵俄国时曾因得罪沙皇而被撤职,把拿破仑赶出俄国的重任这才换成了库图佐夫,而现在库图佐夫去世了,他又接替库图佐夫了,这真是造化弄人呀。更有趣的是,这位俄军司令还不是土生土生的俄国人,而是一个苏格兰人,也正因为他的“外国人”的身份,所以俄国军政高层不怎么喜欢他,俄国对他宣传也总不如库图佐夫。而实际上,他的本领绝对不比库图佐夫差,库图佐夫对付拿破仑的招数,正是他最早提出来的。他的名字叫米哈伊尔·波格丹诺维奇·巴克莱·德·托利(Mikhail Bogdanovich Barclay de Tolly/Michael Andreas Barclay de Tolly,1761—1818)。




巴克莱·德·托利

巴克莱·德·托利是苏格兰贵族的后裔,15岁时就参加了沙皇的军队,当时很多外国血统的人都渴望在俄国捞钱享受,而他却执着地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俄国军事。巴克莱严谨镇静,勇敢坚毅,热情似火,深谋远虑。在和拿破仑的法军交手之前,他曾和土耳其军队、瑞典军队和波兰军队作战。战场上,他展现出了敏锐的头脑和过人的勇气,列普宁觉得是这个年轻的军官非同小可,认为他未来一定会成为一位优秀的战将。

1804年拿破仑统治法国后,俄国也卷入了对法战争,和英国、普鲁士、奥地利等国一起联手群殴拿破仑。1806年普乌图斯克之战,巴克莱甚是勇猛,他指挥俄军的猎兵团和枪兵团顶住法军的猛攻,并以刺刀玩命反击。第二年在埃劳之战中,他指挥左路俄军拼死顶住法军一次又一次的冲锋,遭受重伤,他的表现给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沙皇亲自看望了养伤中的他,不久就把他晋升为中将。

1806年普乌图斯克之战

1808—1809年,俄国和老冤家瑞典又打起来了,巴克莱作为远征军司令,奔赴芬兰大破瑞典军队,当时芬兰是瑞典的地盘,但经过此战,芬兰就被俄国夺走了,巴克莱成为俄国驻芬兰的最高军政长官。

1810—1812年,回国的巴克莱被沙皇任命为俄国陆军大臣,相当于国防部长,此间他主持撰写了《大型作战军队的指挥要点》,使俄国陆军获得了重要的改进,大大提高了俄国陆军的作战能力,还使俄罗斯陆军总人数翻了一番。没多久,战云再起,拿破仑于1812年6月24日入侵俄国,巴克莱以陆军大臣身份兼任西线第一集团军司令,由于法军气势凶猛、尽占优势,所以他采取了避其锋芒的后撤战略,不过俄军的一撤再撤使拿破仑得以向俄国腹地挺进,巴克莱先是受到质疑,后来又遭到俄国军政界的群殴,甚至他的手下也讨厌他,大伙都觉得俄军是有本事打败拿破仑的,为什么要丢人现眼的后撤呢?待到连斯摩陵斯克(俄国古城,距离莫斯科360公里)也放弃之后,巴克莱的名声彻底臭了,再加上他的外国人身份,他成为整个俄罗斯最不招人待见的将军,被骂为“白痴”和“懦夫”,到最后连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也对他大为不满,他被迫辞职,由和他不合的库图佐夫接任全军指挥。

库图佐夫被拿破仑说成“老狐狸”,老谋深算的他虽然不喜欢巴克莱,但他清楚地认识到当时俄军的唯一正确的出路就是巴克莱的战略。库图佐夫也是打算后撤的,不过后撤之前,他想先和拿破仑过过招,进行了博罗季诺战役(1812年9月7日),巴克莱是反对此战的,不过他作为俄军右翼指挥官,还是服从上级命令,和法军展开血战,而且冲杀在前,满身是血!这一战,法军损失三万多,俄军损失四万多,可谓两败俱伤。巴克莱对库图佐夫极为不满,和老库争吵一番后,他离开了军队。

博罗季诺战役

虽然巴克莱被彻底抛弃了,但库图佐夫还是采取巴克莱的那一套:后撤和放弃,甚至莫斯科都放弃了,这招加上游击战的袭扰和俄国的严寒,终于整惨了法军,后撤的变成了拿破仑,库图佐夫开始反攻,最终把法军赶出了俄国。事实证明,当初巴克莱的战略那是相当正确,他使俄军保存了大量有生力量,否则的话,拿破仑会灭掉更多的俄国军队,库图佐夫也没有能力组织更多的大军来抗衡拿破仑。

1813年4月,库图佐夫病逝,接任的维特根斯坦伯爵能力不行,担任俄国和普鲁士联军总司令的重任又落到了巴克莱的肩头。巴克莱先后指挥了库尔姆之战和莱比锡之战,连续挫败法军。1814年3月,巴克莱指挥俄军进入巴黎,他被沙皇晋升为陆军元帅。1815年,拿破仑神奇地从流放地厄尔巴岛逃回法国,俄军再度开启站桩模式,不过当巴克莱指挥俄军进军法国的时候,听到了英国威灵顿公爵在滑铁卢战役彻底打败拿破仑的消息,拿破仑再次退位了,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拿破仑战争结束了,巴克莱达到了人生的巅峰,他被封为亲王。1818年5月26日,这位俄国英雄把病逝,终年57岁。

巴克莱·德·托利元帅,虽然曾被误解颇深,蒙受屈辱,虽然名气远不如他的战友库图佐夫元帅,甚至托尔斯泰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中也说他“不是个好将军”,但客观评价,他依旧是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之一,很多西方军事学者认为他的军事才华能要胜过库图佐夫。俄罗斯人并没有遗忘他,在今天的俄罗斯,仍旧有许多他的画像、雕塑和纪念碑,包括圣彼得堡的冬宫大厅内和喀山大教堂的广场上。

本文为李萌独家撰写,喜欢的,记得订阅本头条号:逗比鱼的大千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国民士气12章31节:拿破仑率领大军远征俄国,俄军阵前换帅
《世界军事战争史-167》拿破仑时代(五)
一个帝国竟然因为这场寒潮而覆亡!
三百年西方百将传:第二十四集
1812年俄法战争——拿破仑一生最大的战略失误
充满戏剧性的俄国史之十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