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俄乌战争的最大赢家到底是谁?
俄乌战争对世界战略格局有重要的影响,各个国家受俄乌战争的影响或大或小,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俄乌战争的最大赢家到底是谁?
有人说是美国,有人说是中国,有人说是俄罗斯,还有人说是印度。但是笔者认为俄乌战争的最大赢家是韩国。
因为俄乌战争带动了韩国制造业的发展,尤其是军火制造业的发展。
根据韩联社28日的报道,韩国防务企业现代罗特姆和韩华集团,在26日与波兰军事厅正式签署了价值57.6亿美元的军火合同,用于购买180辆韩国生产的K2“黑豹”主战坦克,以及212门K9自行火炮。
按理说欧洲的制造业非常发达,完全可以自己生产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等武器装备,波兰政府为何要从韩国进口武器装备呢?
欧洲的军火工业在二战时确实发达,在冷战时期也不弱,然而冷战后却大大衰落了,尤其是在常规的陆军武器装备方面。
冷战结束后,欧洲各国感觉世界太平了,失去了苏联这个共同的威胁,也就失去了发展武器装备的动力,各国大幅度裁减军队员额,武器装备也大量封存,欧洲的军火工业一下子偃旗息鼓了。
原先的制造业强国德国、法国等已不再研发常规的陆军武器装备,不仅如此,很多陆军武器装备的生产线也拆除了,整个欧洲坦克的生产线从1995年就关闭了。
作为超级强国的美国,致力于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优先发展海空军武器装备,陆军武器装备发展停滞不前,坦克、自行火炮等武器装备基本不再发展升级换代。
2010年,美国与俄罗斯的蜜月期结束,美国将俄罗斯塑造成欧洲的头号敌人,北约也不断东扩,欧洲的形势变得紧张起来。
但是欧洲各国想恢复军火工业已不可能了。
第一,由于原先大量的熟练工人流失了,即使想生产陆军武器装备也缺少相应的工人。
第二,原先的生产线要么被拆除,要么被封存,如果要重新投入生产,则需要进行技术升级,这需要相当大的费用。
如果不能保证武器装备的稳定供给,即使政府想生产武器装备,军火企业也不愿意。
第三,欧洲的人力成本高,而且人口呈负增长,这都拉高了武器装备的生产成本,导致在世界军火市场上竞争力降低,仅依靠本国的需求无法维持生产线的运转。
在“造不如买”的思想指导下,西方国家决定把军火工业转移到一个人工成本低、制造业比较发达,产能非常充足,而且政府比较听话的地方,西方国家选择了韩国。
在美国的默许下,韩国从欧洲各国引进了大量的核心技术,很多陆军武器装备的配套图纸、北约武器装备的技术标准等等,全部到了韩国手里,韩国很快推出了自己的军火产品,比如K9自行火炮、K2黑豹坦克都是升级换代的产品。
欧洲各国对韩国生产的武器装备赞不绝口,这些装备的性能不比欧洲自己生产的差,但价格往往不到欧洲生产价格的一半。
不仅如此,韩国的军火工业逐步向高端发达,目前韩国还有自行防空导弹、教练机等多种武器装备出口,这直接带到了韩国制造业的发展。
在欧洲各国中,波兰对乌克兰的援助最为积极,波兰总统杜达表示,波兰向乌克兰提供的军事援助已经超过了17亿美元。
波兰向乌克兰军队提供了200多辆T72坦克和数十辆步兵战车等装备,而欧洲又不能生产坦克和自行火炮等装备,所以波兰只好从韩国进口。
可以说,韩国从俄乌战争中受益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
而其他国家从中受益往往是理论上的,战略上的,到底是不是受益并不知道,只能听专家学者们忽悠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俄乌战争】双方战损报告(2022.4.11)
军火被乌克兰掏空,欧洲转向新卖家:韩国“K-军火库”成新宠
韩国K-9自行火炮,综合性能突出,畅销国际军火市场
美国这一步棋太狠,只用了一点点武器,就将俄罗斯拖入战争泥潭
最近这三件事,如果俄罗斯没想明白,那么普京想赢将越来越难
层层加码的西方军事援助越来越多,为何乌军反而越打越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