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样避免在未来社区场景中的建设误区

前言:本文涉及较多的政策解读,技术分析,很难诙谐论述,需要耐心阅读理解。特别感谢猫神科技马驰好友的技术指导。

这些年来,从北上广一线城市到杭州、南京、成都等新一线城市,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各地纷纷启动社区智慧化建设。

2019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未来社区”,继特色小镇之后的这一概念被视为浙江“十三五”期间最具比较优势,最能带动全局的重大创新举措之一。

浙江省未来社区”的开发建设正是汲取升华了这一系列的科技成果,彰显智慧化场景大系统集成应用能力,各地市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也陆续推出相关的土地挂牌措施,方案设计成为最重要的建设抓手。

随后,浙江省政府正式印发 《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着手开展未来社区建设试点申报工作。

这意味着未来社区的建设与推进又有了实质性进展。

通过构建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低碳、交通、服务、治理九大场景来实现大型社区居住融合、和谐邻里的未来社区民生需求,是希望从根本上高度融合人本化、数字化、土地与资金、立体绿化、韧性社区等新型发展要素,力图解决阻碍发展的结构性和生态性问题,全面提升大型社区功能多样性。

带方案、带建设、带运营”等土地出让模式,做好土地开发和资金平衡,九大场景建设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做好投入产出比这笔账,确保建设运营单位能够顺利实施规划设计方案的建设,推进一体化运营模式。

实施过程中,将面临建立必要的协调和合作,未来社区建设到了一个必须转换发展关系的关口,只有把不同部委的政策、资金、和关注点进行整合,分类细化场景构建指标设置,在规划布局、功能空间、建筑形态、业态融合、投资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融合升级。

社区作为城市细胞,承载的不仅仅是居住功能,更是一个城市健康、人性和精神的归属地。

在这里,因地制宜,融入当地独有的、区域精细化的文化特色,体现的是一个精细有序的基层治理样本。

那么未来社区的场景建设具体是干什么用的呢?

我用一段比较啰嗦的话解释一下。为社区百姓提供互动式零距离的智慧服务,和衣食住行游购娱健服务;打造智能系统大平台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提升社区自治和服务能力,降低治理、服务成本,在文化教育、卫生计生、养老助残、生活服务等方面为居民提供便利;在智能养老方面,为居家养老、残疾人提供应急援助,并通过老年网络大学为老人、残疾人提供精神慰籍;在医疗方面,为居民提供健康自测或短信提醒居民注射预防针,发送疾病预报知识等;为老人提供的救助、定位、精神慰籍、餐饮、关怀、家政等现代化养老服务,以及特殊人群、儿童提供的多种服务。

本文探讨的出发点建立在我们在经过二十多年的智慧化楼宇、安置房社区建设经验基础上,切实从民生角度出发,重点针对服务、治理等无感却又应用最频繁的场景,围绕社区政务服务、家政服务、出行、治安、物业、小商业等业态,而打造的软件、硬件支撑系统,展开分析未来社区建设或将存在的六大误区。

①误区之【空中楼阁】

未来社区渗透范围广、服务性强,很多的地产商、物管商都看中“未来社区”这个能聚钱汇人气的噱头,在“智慧”这个概念上打小算盘,做大文章,希望借机创造更多利益,但是实际的运行往往受到企业能力的局限远不能轻松落地。

物业管理企业本应是未来社区系统工程的统筹者、运营主导者,安全服务、便民服务这些综合性未来社区要素本身就是物管公司的职能,科技的发展和生活需求的提高,物业管理公司不再是单纯的管理公司,更多的服务需求亟待物管转型,却又面临经费不足,资源缺失,技术瓶颈,人员素质跟不上等因素,导致物管企业一盘散沙,失去主动权,只能看情况接收各方资源,成为一个被动的“接口”。

②误区之【以点带面】

未来社区涉及街道、居委会、物业、业主、学校、社区医院、商家等,是服务与被服务、管理与被管理的性质。

因其需求结构多、角色多、功能多的特点,由此设计的未来社区软件是一个既要统筹各方又要硬件兼容或连接的系统,研发过程需要充足的财力和强大的技术力量支撑。

单点的业务功能和普通的软件系统通常只满足物业服务和社区服务的单项基本需求,服务内容比较简单,通常是信息发布或是物业报装报修缴费类的功能。

③误区之【网络至上】

网络的发展提速扩容给人们生活、工作都带来了质和量的变化,网络运行产生的效益来自于增加更多的用户和流量。

网络运营商着重未来社区的实质是因为未来社区系统在社区服务内容上更多的赋能,锁定更多精准用户和更高点击率,从而达成网络流量带来的更好效益。

  由于未来社区由街道社区行政服务、物业经营商、智能硬件产品、系统软件、服务商与被服务者等多方共同组成,高速稳定运行的网络只是构建未来社区的其中一个基石工具而已

④误区之【APP扎堆】

未来社区的宗旨是为业主提供方便、高效的生活,很多的独立软件系统开发商因此都给自己产品冠上智慧的标签,利用很多物业缺少统筹的运营能力进而推销自己的产品,导致用户进行垃圾投放必须安装一个APP、使用门禁需要一个APP、安保又需要一个APP等等,社区管理同时被无数个APP捆绑

      软件厂商实质关心的只是客户是否在使用他们的产品,而且都各自为营,反而增加了用户操作过程的繁复性,与未来社区的高效便捷统筹的中心思想相背离。

⑤误区之【重硬轻软】

小区建设离不开安防设施、智能门禁、监控,人脸识别等子模块,厂商也以各种方式推出自己的品牌产品,以免费开发专属APP、或者免开发方案+送定制化方案等等吸引眼球,作为安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小区的必须装备,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但是,未来社区的应用场景是一个多方组合的管理系统,不是任何单一产品冠上智慧两个字就能实现的,厂家的智能门禁,安防,人脸识别等设施及其相关赠送开发系统,其最终的实质还是为了推销产品,并且受产品目标功能的局限性和系统操作的独立性,注定其只是一种单一的智能产品。

特别是各子模块是否具备兼容整合,能否降低综合运营管理成本,才是未来社区能否持续运营的核心问题。

所以,不能认为有了门禁,安防,无感停车,或者人脸识别等设施就是未来社区。

⑥误区之【智能家居】

由于有智能概念的关联,人们常把智能家居误等同于未来社区。

  实际上智能家居只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连接到一起的一个产品智能化生态系统,而且功能也仅以通过对住宅内的特定产品的某项功能的远程遥控,达到改善家庭内部居住环境的便利性、舒适性,或艺术性、环保节能这样的效果为闭环,虽然部分产品也具有一定的安防作用,也能通过控制器对住家内部进行监管。

但这些智能家居产品都完全属于一种个人私密行为,与未来社区所统筹的智能化安保防暴在层级、规模、概念和意义上有着完全不同的区别,不能等同

☆定义延伸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曾提出:未来社区应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高效的社区服务和治理水平、多元化的社区公共服务、智能化的便民利民能力,以及具备良好的政策、组织、人才、资金等保障条件

在参与未来社区开发建设中需要秉承“政府导治、社区智治、居民自治”创新思路,建设单位、投资方、场景设计建造单位都离不开丰富的智慧化社区楼宇系统集成的经验积累,依托社区综合数据平台打造能力,发挥社区党建引领作用,鼓励社区居民全员参与,积极发展社区基金会、社区议事会等基层社区自治组织,避免场景建设的应用误区,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未来社区智慧治理体系

  (本文由邱云鹤创作)

特别说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颐和生活体验月——解读科技智宅对家的守护
旭辉联手阿里,打造前所未有的HUMAN智慧健康生活操作系统
未来社区——智慧社区的进阶版本!
百度智能云杀入智慧社区赛道,用AI描摹一个智慧化样本
2022智慧社区解决方案提供商TOP50
服务8.6亿城镇人口16万个社区,智慧社区江湖风起云涌,谁的机会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