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80年,北京站发生爆炸,现场发现的三粒小米,使警方锁定嫌疑人

1980年10月29日,一场小雪袭击了北京城,使整个城市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严寒的天气使街上行人稀少,不过北京站却异常热闹。

北京站外景

晚上6点15分,正当熙熙攘攘的旅客通过北京站二楼南走廊向候车室走去时,人群中忽然听到“轰”的一声巨响,只见一股蓝色的烟雾直冲楼顶,已经进入南走廊的旅客“忽拉拉”倒下了一大片。

此时,国家铁道公安局已经下班,值班员正在整理值班室,由于天气寒冷,值班员正在用一张旧报纸糊窗户,这样可以阻挡严寒的天气。虽然室内有暖气,但那时受条件的限制,室内并不那么暖和。

就在这时,值班室的电话响了,电话是北京车站打来的,报告北京车站发生了爆炸案。

公安人员虽然已经下班,但接到任务后快速到达了爆炸现场,公安人员很快查明:

这起爆炸当场炸死1人炸伤89人。在送往医院抢救过程中,又有8名伤员陆续死亡。

这是一起严重的刑事案件,国家铁道公安局非常重视,将刑侦技术人员分成3个小组,迅速对爆炸现场进行了周密、细致的勘查,要求他们一定要找到案件的线索。

刑侦人员发现,爆炸中心在北京站二楼南的走廊正中,有一具无名男尸右小腿已被炸断,且面目全非,现场到处是鲜红的血迹,以及碎钢块、子弹残片等。

走廊顶部吊灯被震碎,走廊的玻璃窗被子弹头击穿,刑侦人员估算爆炸的波及面大约有七百多平方米。他们在现场收集到了散落物包括:

103块碎钢片,84片子弹头、子弹壳的碎片,16片积层电池的印铁皮碎片,七段一厘米左右长的塑料皮单股细电线头,手提包碎片,背带碎片、绒裤、花毛巾碎片等。

不仅如此,刑侦人员在死者被炸碎的劳动布工作服衣兜里,发现了三粒陈小米,离无名男尸不远的地方,有一把自行车钥匙。

刑侦人员很快根据爆炸范围以及死者被炸情况得出结论:现场被炸死的无名男尸,就是制造这起爆炸事件的犯罪分子。

刑侦人员对爆炸物进行分析,发现103块大小不同的碎钢片,只是一种非常普通的中炭钢,不是军用钢材。

刑侦人员将碎钢片进行拼凑还原,大约可以还原成一个内径为5.8厘米、外径为6.8厘米的密封圆筒状容器,这个就是爆炸物的大小。

1980年北京站爆炸案现场

刑侦人员又对现场的爆炸残余物和尘土进行化验、分析,发现爆炸物内有梯恩梯、硝酸铵、黑索金、二硝基重氮酚四种成份。说明除了炸药成份以外,还有雷管药。

犯罪分子就是使用了这种密封圆筒状的自制土炸弹制造了这起爆炸事件的。

这颗土炸弹又是怎样引爆的呢?侦察人员在现场没有发现化学延时、机械定时或摇控装置的遗留物,只从现场上拣到了十六片积层电池的印铁碎皮。经过检验认定,这颗土炸弹是由电发火引爆的。

确定死者身份成为本案的关键。没有发现足以证明他身份的任何证件,这就给进一步的侦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公安人员根据现场勘察,给犯罪分子画了像:

一是死者年龄大约在35岁,身高在1.70米左右。

二是死者有一定的文化,懂得炸药知识,很可能当过兵。

三是死者衣物中有四件是军用品,另有四件是北京产品,鞋底上粘有少量铁屑等情况来分析,死者应该是在机械厂工作,或者和机械厂有密切的联系。

根据这些分析,铁路公安通过北京市公安局和公安部向全市、全国发出了通报,而且以北京市为查找重点。

为了快速找到案犯,刑侦人员邀请了雕塑、法医、美容以及摄影修版方面的专家,精心修补,复原了无名男尸的面容,先后拍下了三种复原头像,附在查找通报上。

尽管如此,查找工作还是非常不顺利,因为符合以上3个条件的人太多了。

这时,一位刑侦专家认为要提高效率,必须要进一步缩小查找范围,进行大海捞针式的查找,即使最后能够找到,也会费时费力。

如何缩小查找范围呢?这个刑侦专家又仔细研究了案发现场遗留下来的东西,他感觉那三粒小米肯定隐藏着什么秘密,或者说能提供什么线索。

这个刑侦专家的父亲早已退休了,他的父亲喜欢钓鱼,当刑侦专家把这个事告诉他父亲后,他的父亲非常肯定地告诉刑侦专家:

可以用小米撒在水里进行钓鱼,这种方法在山西一带非常普遍,北京一带不怎么用这种方法,这个案犯很可能来自山西,还喜欢钓鱼。

刑侦专家一听,觉得非常有道理,他建议在以上三条画像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北京人在山西工作的,而且喜欢钓鱼的人。

这大大缩小了排查范围,因为符合这种条件的人并不多。各有关单位接到通报以后,及时召开紧急会议,公布案情,发动群众迅速开展了调查辨认工作。

11月2日,北京崇文分局龙潭派出所来了一个积极分子,这位积极分子家住在光明西里,他说他认识一个人在山西工作,喜欢钓鱼,其他条件也符合。

龙潭派出所的民警一听眼睛一亮,立即拿出那复原过的头像,那名积极分子脱口而出说道:“不错,就是这个人,名字叫王志刚。”

这位积极分子又提供情况说:10月30日,北京站爆炸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王志刚的工作单位曾从山西运城给王在北京的家里拍来一封电报。电报上说:

“王志刚于10月28日私自外出,去向不明,不知是否回家了?”

民警大喜过望,立即向专案组报告,侦查人员立即调查王志刚的情况。

经过调查,王志刚今年刚30岁,北京市人,1968年北京109中初中毕业后,到山西万荣县插队,1973年在农村应征入伍当了一名战士。

公安人员正在现场勘察

因为王志刚有文化,在部队里担任仓库保管员,可以接触各种枪支弹药和炸药,也是拆弹的能手。

1975年,王志刚复员后被分配到山西省运城县拖拉机厂当维修工。

刑侦人员带上照片到王志刚家里核实情况,当侦查人员把照片拿出来时,王志刚的弟弟王志强一看到照片就哭了说:

“这张照片就是我的哥哥,但是我的哥哥是少白头,可这个人的头发却是黑的?”

王志强拿出了王志刚的照片,公安部两位研究人像的专家,把王志刚生前的照片。和经过修复整容后的现场无名男尸照片进行对比鉴定,肯定了两者就是一个人。

到了这个时候,案情已经有了重大的进展,因为已基本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刑侦专家通过三粒小米,使警方锁定嫌疑人,这体现了智慧与水平。

公安机关立即派出一个调查组,赶赴山西运城查证核实。

11月4日的凌晨,调查组到达山西运城,立即联系了当地党委和当地的公安机关,调查组首先要解决一个关键的问题:

“王志刚是什么时候出走的,他有没有作案时间?”

运城拖拉机厂的工人反映,王志刚是10月28日晚上9点多离厂出走的。如果王志刚是乘坐了136次列车来到北京。那么他是有充分的作案时间的。

调查组问了第二个问题:“王志刚出走时穿的是什么衣服,带了些什么东西?”

据运城地区商业局干部张志祥反映,10月28日晚上,他曾看见王志刚穿着绿色的确良军上衣、蓝色的卡裤,背着黑色人造革手提包走出拖拉机厂的大门。

手提包装得满满的,连拉锁都拉不上。专案组人员经过核实,这些衣物和现场被炸死的无名男尸的衣物完全相符。

另外,和王志刚同宿舍的工人秦世昌还反映:王志刚临走的那天,曾把一辆凤凰牌自行车送到自己的工作单位,留下了一封信和一把车钥匙。

调查组立即用现场遗留的那把车钥匙,一下子就打开了王志刚存放的那辆自行车,技术部门经过鉴定,两把钥匙是一个锁头上的,车锁上的凹痕就是在爆炸现场上拣获的那把钥匙磨损造成的。

调查组还在现场捡到了一条炸碎的花毛巾,拖拉机厂的同志证明,这种毛巾正是这个厂发的劳保用品。

调查组又问王志刚身上的三粒小米是怎么回事?

与王志刚同宿舍的工人李宝家说,王志刚喜欢钓鱼,他在9月间曾给过王志刚半斤小米,是作鱼饵用的,而另一名工人马春河也说,他们一起去钓鱼,是他亲手把这些小米装进了王志刚的工作服兜里。

关于王志刚的头发问题,王志刚的好友马春河证明,王志刚确实是少白头,但是在10月23日那天,也就是王志刚出走的前5天,马春河曾亲自给王志刚染过发。

在赴运城调查组出发以后,在北京的侦查人员对无名男尸的头发做了一次鉴定,发现无名男尸的头发根是白的,头发确实用染发精染过,他们把这一情况立即告诉了赴运城的调查组,这与在运城的调查情况完全相同。

公安人员召开案情分析会

调查组还把从现场拣获的无名男尸穿的鞋,和王志刚留在运城拖拉机厂职工宿舍里的鞋交给三只警犬鉴别,三只警犬都作了同一认定。

在确定案犯的身份后,调查组开始调查爆炸物的来源。经过调查,王志刚有条件接触并获取这些东西。

调查组找到了王志刚的好友、山西永济炸药厂工人王冬树。王冬树说王志刚喜欢钓鱼,也喜欢炸鱼,在今年的9月7号和8号王志刚曾向他要过200克黑索金炸药,说是炸鱼用。

这些属于违禁物品,但当时管理不甚严格,王冬树没有多想就给了他。

据王志刚的同厂工人李金良反映,王志刚曾向他们要过762型子弹7发,说是打鸟用。

10月15日中午,李金良还给过王志刚10个电雷管。王的同厂工人李丽华、沈金铸也证明:去年12月份,他们曾分别给过王志刚小口径步枪子弹40多发。这些爆炸品都和现场拣获的爆炸遗留物相符。

王志刚是运城拖拉机厂的维修工,拖拉机厂有大量的碳素钢管,他可以很轻松地搞到这些东西。

而且王志刚当过铁道工程兵,对炸药之类的东西非常熟悉,在复员进入运城拖拉机厂后,是这个厂里的基本民兵,当年还参加过打靶,搞过爆破训练,懂得爆炸知识,完全有能力自己制造土炸弹。

但是制造土炸弹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相应的场地,王志刚又是在哪个地方制造的呢?

公安人员正在破案

据王志刚的好友马春河讲,从1980年十月十五日起,王志刚就一个人住在马春河的家里,为马看家。

因为王志刚是一个人,对于王志刚主动要求为其看家,马春河没有反对。

调查组立即到马春河家里,提取马家地面的尘土 进行化验,发现其中含有硝酸铵炸药成份,与在爆炸现场尘土中化验出的炸药成份相同。

调查组由此推断,王志刚利用孤身一人为马春河看家的机会,在马家制造了那颗土炸弹。

但是王志刚的作案动机是什么呢?调查组通过调查发现,王志刚年已30岁,但是一直找不到对象,看着其他人都成家立业,成双成对,他心理很不平衡。

王志刚是少白头,为此他染了发,但是仍然找不到对象,也回不了北京,他经常向工友们说:至今找不到对象,也回不了北京了,不知道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最后专案组得出结论:王志刚由于找不到对象,使心理畸形发展,制造了北京车站爆炸案。

通过这一案件,我们可以看出,任何案件都会留下蛛丝马迹,只要认真研究思考就会发现。

因此从理论上说,这个世界没有破不了的案子,只是因为能力和水平不够。

另一方面,一个人恋爱结婚是人生的大事,也是美好的事情,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如愿,这需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如果不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不能种下自己的梧桐树,又怎么可能引得凤凰前来呢。

报纸上关于爆炸案的报道

有的人甚至连树都懒得种,就是想引到一只麻雀都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80年,北京火车站发生爆炸,警方凭借三粒小米破获惊天大案
揭秘1980年北京火车站爆炸案,邓公紧急开会:终止延续20年的知青国策|山西|邓公
大案纪实:北京站10.29 特大爆炸案
中国西部刑侦大案纪实之凉山特大爆炸案(1)
北京站
1970年的北京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