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的核心

谈到中医治疗,中医的理论基础基本上还是基于黄帝内经,但是涉及到具体的临床辨证这一块,我认为应该根据在于《伤寒论》, 六经辨证就是伤寒论的核心。

它讲的邪气侵犯人,从体表侵犯人以后,病位逐步深入的一个过程。

通常邪气侵犯人体的话从体表开始,然后到腠理,再到肌肉层,再到半表半里,最后传至五脏六腑者最为严重。

这里的话就给大家讲一个扁鹊见齐桓公的故事。有一次,扁鹊因事路过齐国,去拜见蔡桓公。谈话中他发现桓公的神色不正,就说:“您患病了,现在病在肤肌,如不及时治疗,病情就要加重。”齐桓公不以为然地说:“我没有什么病。”扁鹊见桓公不信,只好告辞。

过了十天,扁鹊又碰见齐桓公,看了看他的脸色,便严肃地说:“您的病已经进到血脉,再不治病情就要恶化了!”齐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扁鹊只好悻悻而退。

过了十天,扁鹊特地去探望桓公,他看齐桓公的脸色十分难看,就大惊失色地说:“不好!您的病已经进到肠胃了,再不治疗有生命危险!”齐桓公一听此话,顿时翻了脸,便拂袖而去。

又过了十天,扁鹊见到齐桓公,远远一望,转身就走。齐桓公感到很奇怪,连忙派人前去追问。扁鹊摇摇头对来人说:“病在皮肤里,用热敷可治;病在肌肉里,针灸可以去病;病在肠胃里,还可以用清火的药剂抢救;病入骨髓,那是注定要死,无可挽救了。现在桓公屡次拒绝医治,已病入骨髓,我也无能为力喽!”

桓公听了回话,似信非信。五天以后,他突然遍体疼痛,病疾骤发,这才慌了手脚,急忙派人去请扁鹊。哪知扁鹊早已料到桓公不可救药,又怕加害于己,便躲到秦国去了。不久齐桓公病毒攻心,不治而死。

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大家可以了解到这个病邪是怎样从体表一步一步深入到人体内的,所以也有了个成语叫“病入膏肓”。

北京中医药大学胡希恕教授,他对这个伤寒论的解释说的就非常好。他把人体分为三部 ,一个是表,比方说体表的皮肤;第二个是半表半里;第三个么就是里。

把人体划分三部以后,这三部基础上又各分阴阳两部。三部各分阴阳,那么总共就是六部,这样的话就产生了六经的实质了。如果说非得给这个六部都起个名字的话,那么就是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但是这些跟经络没有直接的联系,只是一个名字而已。

那么这个六经其实就是六部,每部各有一个共性的纲领,比方说在体表表阳的话,它就是称为一个太阳经,这就是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就是说有邪在表,出现一种阳性反应。在临床中遇到有这些症候的,基本上就可以划分归属为太阳症,也就是太阳范围的病。

在伤寒论六经辨证中,病邪常由太阳经开始,然后传至少阳、阳明、三阴(太阴、少阴、厥阴)。

阳明病的提纲则是:“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从证候上来看,“胃家”统指胃肠,“实”指邪气实。所以“胃家实”泛指胃肠燥热实证,它既包括了阳明热证,又包括了阳明实证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从病机上来讲,“胃家实”体现了阳明病燥热实的特点。故有热无积之无形实邪(阳明热证),以及有热有积之有形实邪(阳明实证)之病机,皆为胃家实。

少阳之为病则是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这些特点。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少阴之为病就是脉微细、但欲寐,脉的搏动轻微无力,是阳衰少气的表现,细是脉的形态细小如线,是阴阳气血虚衰的表现,脉微细主气血两虚,是心肾阳虚的本质反映。但欲寐者,指病人昏昏沉沉但又似睡非睡的状态,是病人萎靡不振的表现,虽然少阴病提纲并不能概括少阴证所有症状,但说明了病入少阴时病人的危重程度。

厥阴之为病则是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那么,把这个每部病的那个共同的特征把握好,就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在以后的临床中,虽然说不能尽愈诸病,但也可以见病知源,方向对了治疗往往会很快取得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里讲的【六经辨证】是什么???
六经辨证体会
《伤寒论》里的六经辨证,究竟是个什么情况?它的总纲是什么
【《阴阳六经》】初学《伤寒论》:六经辨证是其灵魂所在
对伤寒六经与十二经关系之我见 | 山海精舍
雪山来客伤寒自学系列之十《中医的八纲辨证体系与营卫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