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昇斋堂——肌肉,“肌”和“肉”一样吗?

肌肉,现在的中国人多连称。“肌”和“肉”是近义词,不是同义词。

《黄帝内经》开篇《上古天真论》有这么一段话: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既然说“肌肉若一”,说明“肌”和“肉”非一。

道家的哲学不仅注重物质本身,更关心物质的运动状态。因为本质相同的物质,会因为运动速度、方向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状态、结构。所以古人造出不同的字来描述处在不同状态下的同一物质。

同样是人,活体叫身,死了就叫尸。同样是花,初生曰蕾,未绽曰苞,盛开曰华,凋落曰谢。同样都是由碳元素构成,金刚石和石墨就有本质的区别。同样是水,遇寒凝固的叫冰,遇热液化流动的叫水,过热蒸腾的叫汽。虽然同为一江水,但是在三峡不同的位段,缓急不同,因此蕴涵的能量“气”就不同,沏出的茶也不同,所以就有了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的故事。

展开剩余80%

普通人饮水只关心物质层面上的东西,比如微量元素、酸碱度,古人则关心水中蕴涵的能量,是静止不动的一潭死水,抑或波澜不起的井水,还是奔腾踊跃的泉水,或是连绵不绝的长流水,其内在性质不尽相同,所以在煎煮中药时用水就特别讲究。

比如甘澜水,是用勺或瓢等物将盛器中的水扬起千万遍,等盛器中的水出现大量的小水珠时才成。古人认为水本来的性质是阴寒重浊,扬过之后,水的 性质就会有所变化,变得阳动甘清轻,因此用这样的水煎药就有着特殊的效果。

《金匮要略》指出,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治疗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之症。 《灵枢·邪客》说,半夏秫米汤治疗阳盛于外、阴虚于内、阳不入阴的目不瞑症,用甘澜水煎药,则是取其引阳入阴之功效。

“肉”的内涵要广泛一些,不光指动物的肌肉组织,也泛指蔬菜、瓜果、初生树木的皮下肥厚的纤维组织。《齐民要术·种竹》:“取笋 肉五六寸者。”常用的中药龙眼肉、山萸肉就是取其皮壳里、果核外的果肉。另外古代祭祀用的玉璧,形状像一个中间有圆孔的圆盘,两个同心圆中间的玉体也被称 为肉,大概和古人认为神以玉为食有关。

先秦时期,“肌”表示人的肉,“肉”表示禽兽的肉。《说文》段注:“胾,大脔也。谓鸟兽之肉……人曰肌,鸟兽曰肉。”《汉书·魏相丙吉传》:“介之推割肌以存君。”讲的就是春秋时期介子推跟着晋公子重耳逃难,在没饭吃的时候,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煮了给重耳吃。

后世“肌”、“肉”混用,都可用于人。“肉”的使用范围仍然广泛,几乎泛指人的所有软组织。“肉”也就是“月”,成为了一个偏旁部首,所有涉及到人体组织的字,都要使用它。

除此以外,“肉”还作形容词和副词使用。形容质地柔软、性情柔顺、行为懦弱,比如“肉瓤儿的西瓜”。有人开车反应慢、动作迟缓,常常被称为“肉”、“真肉”、“肉得慌”、“做事真肉”。做事犹豫不决、拖泥带水的人,也被称为“肉脾气”、“肉蛋”、“肉头”。也就是说“肉”是“刚硬” 的反义词。

明白了“肉”的这层含义,就不难理解“肌”和“肉”的区别了。简单地说,肌就是绷紧、刚硬、发力的肉,肉就是松弛、放松、柔软的肌。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肌肉也是如此。

很多人由于长期、过度使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导致柔软的肉先是成为绷紧的肌,久而僵硬,进而出现 纤维化、条索状,严重的还会压迫神经、牵引关节。这些人即便是在身体休息、睡眠的时候,肌肉也是僵硬紧绷的,难以放松,影响心理、情绪、精神,出现紧张、 焦虑、失眠。

国外风行的所谓健美运动,不论男女,通过特殊饮食和锻炼,甚至服用药物,练出一身疙瘩肉来,有形有棱,似乎很好看,其实是促进肌肉纤维化,加 速死亡、衰老的不健康的运动。 这就是有肌无 肉,是肌肉不一的一种表现,古人称为肌痹或者死肌。

与此相反,那些过于安逸、缺乏锻炼运动的人会出现肌肉的松弛、无力甚至萎缩,尤其在一些瘫痪的病人身上比较常见,古人称之为肉痿,也就是有肉无肌,弛而不张。阴茎不能勃起,或者举而不坚,坚而不久,被称为阳痿。这就是有肉无肌,是肌肉不一的另外一种表现。

服用补益气血、升举阳气的中药,加强消化和吸收功能,是治疗萎废的主要手段。配合现代医学的康复锻炼也是有效的方法。中医的导气引气的方法,比如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心意拳等,都有助于恢复元气,通调气血。

肌肉在放松的时候,经络通畅,气、意、神容易沟通,反应迅速,力由足起,气由脊发,指尖髮梢,缠绵持久,旋转穿透,劲道极强,进可攻敌,驱疾治病,退可守身,化气避邪。而在肌肉紧张的时候,气血郁闭,容易激发短暂暴力,伤人也伤自己,更谈不上用巧。

返回到我们开始说的肌肉若一,其实就是肌肉张弛有度,刚柔相济。历代注家在解释肌肉若一的时候,大多在耍滑头,顾左右而言他,就是 不说肌、肉有什么不同。

王冰引用庄子《逍遥游》中的话解释说:“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其中“绰”就是舒缓的意思,“约”就是收紧约束的意思,“处子 ”是少女。

老子说过:“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说的就是这种状态。得道的真人,藐姑射之山的神人,都能保持肌肉的放松与紧张的和谐统一,收放自如,故称肌 肉若一。

老子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引用在此,全当“肌肉” 的一个注脚。

这篇文章可能不是很好理解,简单点说,我们不要让我们的肌肉成为“硬肌”和“肉痿”,而是松弛有度,刚柔并济,而实现的最好方式就是通过我们传统的导引方法,如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人更关心物质的运动状态 —— 肌 | 肉
辛苦健身练肌肉,在中医眼里也许就是折损寿命
早上常常拉肚子怎么办?送你一个由四味中药组成的特效方,专治早上拉肚子
内经针法之———半刺
《立新说》什么是九针(03)
【字里藏医】之“肥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