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东省2012届高三5月高考冲刺题理科综合
山东省2012届高三5月高考冲刺题
理 科 综 合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页,满分24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  (必做,共88分)
注意事项:第I卷共22小题,全部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88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
Ca-40;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酶和ATP是细胞生物活动中两种重要的化合物,绝大多数生命活动都与它们关系密切,但也有“例外”。下列人体生命活动中,属于这种“例外”的是                                   (    )
A.肝脏细胞吸收组织液中的氧气
B.线粒体中的[H]与O2结合
C.吞噬细胞吞噬并水解衰老的细胞
D.体液免疫中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
2.PCN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的阶段性表达的蛋白质,其浓度在细胞周期中呈周期性变化(如图),检测其在细胞中的表达,可作为评价细胞增殖状态的一个指标。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
A.PCNA经核糖体合成,主要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
B.曲线表明PCNA可能辅助DNA复制
C.PCNA可能与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有关
D.肺癌病人体内的PCNA含量较正常人高
3.玉米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合理密植可提高玉米的产量。最新研究表明玉米茎叶夹角是由多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如玉米茎叶夹角由A(a)、B(b)、C(c)三对基因控制,且基因型为aabbcc植株的茎叶夹角度数为x,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茎叶夹角度数减小y。不考虑环境因素,现要通过自交培育最适合密植的植株,则适合做亲本的植株中茎叶夹角最大为         (    )
A.x-y                               B.x-2y                                C.x-3y                           D.x-4y
4.在某小岛上的一种啄木鸟,其喙长分布如甲图,而其唯一的食物是一种在树干中的虫。这种虫在树干的深度分布如乙图。有四位同学围绕“下一代鸟喙的可能长度如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四位同学的观点分别阐述如下,其中合理的是        (  )
①下一代鸟的喙都比亲本长,因为较长的鸟喙是生存所必需的
②下一代鸟的喙都比亲本短,因为在树干浅处就很容易捕捉到虫
③下一代鸟的喙不一定比亲本长,因为变异是随机的
④下一代鸟的喙不一定比亲本长,仅一代的时间还不能进化成较长的喙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单侧光使植物弯曲生长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都比向光侧低
B.探究不同浓度药液对插条生根影响时,应选不同种类植物材料
C.根的向重力生长与顶端优势都体现了生长素高浓度抑制生长这一特点
D.种子在浸泡过程中随着乙烯含量的减少,逐渐解除休眠而萌发
6.为了拯救野生朱鹮,我国各级政府和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野生朱鹮的种群数量由1981年的7只发展到2007年的800余只。朱鹮的食物1/3是小鱼,2/3是泥鳅,有关野生朱鹮的食物链如下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
B.就地保护是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可使朱鹮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若朱鹮增加1.5kg体重(干重),则至少消耗水草37.5kg(干重)
D.日照时间的长短能影响朱鹮的繁殖,朱鹮感受到的这种信息属于物理信息
二、选择题(本题为7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6分,共42分)
7.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
A.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号:14C
B.标准状况下,22.4 L乙醛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 NA(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C.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分异构体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使用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改变反应限度
B.第二周期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序是:HF>H2O>NH3,则第三周期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也是:HCl>H2S>PH3
C.生成物的能量与反应物的能量一定不相等
D.纳米级粒子与胶体粒子的直径大致相当
9.下列有关结构和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酸性:HCl>H2CO3,所以,非金属性:Cl>C
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越多,越容易得电子
C.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简单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
D.同周期第ⅡA族与第IIIA族的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不一定为1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醇可以转化成乙酸,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B.所有烷烃和蛋白质分子中都存在碳碳单键
C.人们通常用聚乙烯、聚氯乙烯塑料来制食品包装袋,它们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苯和乙烯都能使溴水退色,其褪色原理是相同的
11.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将甲和乙两种混合气体同时通入过量的丙溶液中,一定能产生沉淀的组合是                                                                                                                                             (    )
序号
CO2
SO2
石灰水
HCl
CO2
石灰水
CO2
SO2
Ba(NO3)2
NO2
SO2
BaCl2
CO2
NH3
CaCl2
A.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下列除杂的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    )
A.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可用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B.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能证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C.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并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能证明该溶液中含有Fe2+
D.NH3可以用NH4Cl固体和氢氧化钙混合加热制取,用碱石灰干燥
13.硫化汞(HgS)难溶于水,在自然界中呈红褐色,常用于油画颜料、印泥及朱红雕刻漆器等。某温度时,HgS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向硫化汞的浊液中加入硫化钠溶液,硫化汞的Ksp减小
B.图中a点对应的是饱和溶液
C.向c点的溶液中加入0.1 mol·L-1 Hg(NO3)2,则c(S2-)减小
D.升高温度可以实现c点到b点的转化
三、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3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6题图
14.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取开始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物体运动的v-t图象中正确的是                                                                  (    )
15.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于P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N,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F=             B.F=mg tan θ              C.FN=          D.FN=mg tan θ
16.宇宙飞船运动中需要多次“轨道维持”.所谓“轨道维持”就是通过控制飞船上发动机的点火时间和推力的大小和方向,使飞船能保持在预定轨道上稳定运行.如果不进行“轨道维持”,由于飞船受轨道上稀薄空气的影响,轨道高度会逐渐降低,在这种情况下飞船的动能、引力势能和机械能的变化情况将会是                                              (    )
A.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逐渐减小
B.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不变
C.重力势能逐渐增大,动能逐渐减小,机械能不变
D.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逐渐减小
17.如图所示,两个倾角分别为30°、45°的光滑斜面放在同一水平面上,斜面高度相等.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c,开始均静止于同一高度处,其中b小球在两斜面之间,a、c两小球在斜面顶端,两斜面间距大于小球直径.若同时释放,a、b、c小球到达水平面的时间分别为t1、t2、t3.若同时沿水平方向抛出,初速度方向如图所示,到达水平面的时间分别为t1′、t2′、t3′.下列关于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t1>t3>t2    B.t1=t1′、t2=t2′、t3=t3′   C.t1′>t3′>t2′    D.t1<t1′、t2<t2′、t3<t3′
18.如图所示,一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关于y轴(沿竖直方向)对称,O、M、N是y轴上的三个点,且OM=MN.P点在y轴右侧,MP⊥ON.则                                                                                                            (    )
A.M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
B.将负电荷由O点移动到P点,电场力做正功
C.M、N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O、M两点间的电势差
D.在O点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粒子,该粒子将沿y轴做直线运动
19.如右图所示,质量为M、长度为L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小车的最左端.现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小物块上,使物块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块和小车之间的摩擦力为Ff.物块滑到小车的最右端时,小车运动的距离为l.在这个过程中,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
A.物块到达小车最右端时具有的动能为(F-Ff)(L+l)
B.物块到达小车最右端时,小车具有的动能为Ffl
C.物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Ff(L+l)
D.物块和小车增加的机械能为Fl
20.如图甲所示,在坐标系xOy中,有边长为a的正方形金属线框abcd,其一条对角线ac和y轴重合、顶点a位于坐标原点O处,在y轴的右侧的Ⅰ、Ⅳ象限内有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场的上边界与线框的ab边刚好重合,左边界与y轴重合,右边界与y轴平行.t=0时刻,线圈以恒定的速度v沿垂直于磁场上边界的方向穿过磁场区域,取沿a→b→c→d→a的感应电流方向为正,则在线圈穿越磁场区域的过程中,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是图乙中的                 (    )
第Ⅱ卷(必做题115分+选做题24分,共139分)
【必做题】
21.(13分)请完成以下两小题。
Ⅰ.(5分)探究力对原来静止的物体做的功与物体获得的速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师,实验主要过程如下:
(1)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
(2)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出小车的速度 、 、 、……;
(3)作出 草图;
(4)分析 图像。如果 图像是一条直线,表明∝ ;如果不是直线,可考虑是否存在 ∝ 、 ∝ 、 ∝ 等关系。
以下关于该试验的说法中有一项不正确,它是___________。
A.本实验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所采用的方法是选用同样的橡皮筋,并在每次实验中使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当用1条橡皮筋进行是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用2条、3条、……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是2W、3W、……。
B.小车运动中会受到阻力,补偿的方法,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
C.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条记录纸带。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角太小。
D.根据记录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小车获得的速度的方法,是以纸带上第一点到最后一点的距离来进行计算。
Ⅱ.(8分)有一标有“6V,1.5W”的小灯泡,现用图(a)所示电路测量其在不同电压下的实际功率,提供的器材除导线和开关外,还有:
A.直流电源  6V(内阻不计)                        B.直流电流表0-3A(内阻0.1Ω以下)
C.直流电流表0-300mA(内阻约为5Ω)    D.直流电压表0-15V(内阻约为15kΩ)
E.滑动变阻器10Ω   2A                                   F.滑动变阻器1kΩ    0.5A
(1)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      (用序号表示),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
(2)试按图(a)电路将图(b)所示器材连成电路
22.(14分)一传送带装置如右图所示,其中AB段是水平的,长度LAB=4 m,BC段是倾斜的,长度lBC=5 m,倾角为θ=37°,AB和BC在B点通过一段极短的圆弧连接(图中未画出圆弧),传送带以v=4 m/s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转.已知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现将一个工件(可看做质点)无初速度地放在A点,求:
(1)工件第一次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
(2)工件沿传送带上升的最大高度;
(3)工件运动了23 s时所在的位置.
23.(19分)如图所示,离子源A产生的初速度为零、带电荷量均为e、质量不同的正离子被电压为U0的加速度电场加速后匀速通过准直管,垂直射入匀强偏转电场,偏转后通过极板HM上的小孔S离开电场,经过一段匀速直线运动,垂直于边界MN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已知HO=d,HS=2d,∠MNQ=90°.(忽略离子所受重力)
(1)求偏转电场场强E0的大小以及HM与MN的夹角Φ;
(2)求质量为m的离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3)若质量为4m的离子垂直打在NQ的中点S1处,质量为16 m的离子打在S2处,求S1和S2之间的距离以及能打在NQ上的正离子的质量范围.
24.(12分)
(1)金属铜与人体分泌物中的盐酸以及子宫内的空气反应可生成超氧酸:Cu+HCl+O2=CuCl+HO2,HO2 (超氧酸)不仅是一种弱酸而且也是一种自由基,具有极高的活性。下列说法或表示错误的是                                                                                            (     )
A.氧化剂是O2                                   B.HO2在碱中不能稳定存在
C.氧化产物是HO2                              D.1 mol Cu参加反应有1 mol电子发生转移
(2)已知:C(s)+O2(g)    CO2(g); kJ·mol-1
C(s)+H2O(g)    CO(g)+H2(g); kJ·mol-1
则反应CO(g)+H2(g)+O2(g)    H2O(g)+CO2(g)的              。
(3)在10 L密闭容器中充有10 mol CO 与20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
CO(g)+2H2(g) CH3OH(g);CO的转化率( )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若A、B两点表示在某时刻达到的平衡状态,则在A点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
②若A、C两点都表示达到平衡状态,则自反应开始到达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tA    t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室温下,向一定量的稀氨水中逐滴加入浓度相同的稀盐酸。
①当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满足c(NH4+      )<(Cl-)时,则反应的情况可能为       (填写序号字母)
A.盐酸不足,氨水剩余,溶液显碱性
B.氨水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盐酸过量
②当溶液的pH为7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
③实验过程中,氨水中的溶质NH3·H2O的电离程度先      后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5.(14分)高铁酸盐在能源、环保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湿法、干法制备高铁酸盐的原理如下表所示。
湿法
强碱性介质中,Fe(NO3)3与NaClO反应生成紫红色高铁酸盐溶液
干法
Fe2O3、KNO3、KOH混合加热共熔生成紫红色高铁酸盐和KNO2等产物
(1)工业上用湿法制备高铁酸钾(K2FeO4)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溶解
①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反应II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③已知25 ℃时Fe(OH)3的Ksp=4.0×10-38,反应II后溶液中c(Fe3+)=4×10-5mol?L-1,则Fe3+完全沉淀时的pH=         。
④加入饱和KOH溶液的目的是         。
(2)高铁酸钾是一种理想的水处理剂,其处理水的原理为           ,__________。
(3)干法制备K2FeO4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4)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OH)2+2Fe(OH)3+4KOH 3Zn+2k2FeO4+8H2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2OH-=Zn(OH)2
B.充电时正极反应为:Fe(OH)3+5OH-=FeO42 -+4H2O+3e-
C.放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正极有1 mol K2FeO4被氧化
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5)高铁电池是正在研制中的可充电干电池,下图为该电池和常用的高能碱性电池的放电曲线,由此可得出的高铁电池的优点有         、         。
26.(16分)用含少量铁的氧化物的氧化铜制取氯化铜晶体(CuCl2·xH2O)。有如下操作:
已知:在pH为4~5时,Fe3+几乎完全水解而沉淀,而此时Cu2+却几乎不水解。
(1)溶液A中的金属离子有Fe3+、Fe2+、Cu2+。不能检验溶液 中Fe3+的试剂为     (填编号,下同)①KMnO4   ②(NH4)2S   ③NaOH   ④KSCN
(2)氧化剂可选用
①Cl2                       ②KMnO4             ③HNO3        ④H2O2
(3)要得到较纯的产品,试剂可选用
①NaOH              ②FeO                  ③CuO       ④Cu(OH)2   ⑤Cu2(OH)2CO3
(4)从滤液经过结晶得到氯化铜晶体的方法是         (按实验先后顺序选填编号)
①过滤                   ②蒸发浓缩           ③蒸发至干  ④冷却
(5)欲测定溶液A中的Fe2+的浓度,实验前,首先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250mL,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天平、玻璃棒、烧杯、药匙、胶头滴管外,还需                ,下列滴定方式中,最合理的是          (夹持部分略去)(填字母序号)
(6)为了测定制得的氯化铜晶体(CuCl2·xH2O)中 的值,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称取m g晶体灼烧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冷却、称量所得无水CuCl2的质量为n1 g。
方案二:称取mg晶体溶于水,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沉淀洗涤后用小火加热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冷却,称量所得固体的质量为n2 g。
试评价上述两种实验方案:其中正确的方案是        ,据此计算得         (用含m、n1或n2的代数式表示)。
【选做部分】
27.(8分)【化学-化学与技术】
由于人体体液呈弱碱性,因此健康饮用水的标准是:无有害物、弱碱性、矿物质适量、小分子团。农夫山泉源出于千岛湖水面下70米,长年水温12摄氏度,天然清纯,味道甘洌。pH值:7.1,水质主要成分:钙、钠、镁、钾、硅酸(H2SiO3)。硅酸只能存在在很稀的溶液中,硅酸钠(Na2SiO3)具有强碱性。
某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在介绍各种饮用水水质情况的时候做了如下实验:
取两只烧杯,分别注入自来水和农夫山泉水,做电解实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盛放自来水的烧杯中出现灰绿色和红褐色的沉淀,而农夫山泉水中却无此现象。试回答:
(1)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是      极;
(2)农夫山泉饮用水水质呈弱碱性的可能原因:                       ;
(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测自来水中一定存在    离子,可能存在     离子。通电后盛自来水的烧杯中出现灰绿色和红褐色沉淀的原因是:                             。
(4)若要进一步确定可能存在的离子,可以通过加                             试剂,现象:                 。
28.(8分)【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种化学元素。
(1)由Z、R两种元素可形成两种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分解生成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所含化学键为         (a.离子键    b.极性共价键   c.非极性共价键)
(2)T、X、Y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其中电负性最小的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Y分别与D、E形成的化合物中,熔点较低的是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QY3分子是_________(填“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MY3分子中,M原子采用了_________的杂化方式。
(4)基态Y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9.(8分)【化学-有机化学基础】
下图是以C7H8为原料合成某聚酰胺类物质(C7H5NO)n的流程图。
已知:①当苯环上已经有了一个取代基时,新引进的取代基因受原取代基的影响而取代其邻、对位或间位的氢原子.使新取代基进入它的邻、对位的取代基有-CH3、-NH2等;使新取代基进入它的间位的取代基有-COOH、-NO2等;
②R-CH = CH-R′ R-CHO+R′-CHO;
(III)氨基(-NH2)易被氧化,硝基(-NO2)可被Fe和盐酸还原成氨基(-NH2)。
回答下列问题:
(1)X、Y各是下列选项中的某一物质,其中X是______(填写序号)。
A.Fe和盐酸                          B.KMnO4酸性溶液                     C.NaOH溶液
(2)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
(3)已知B和F互为同分异构体,写出物质F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物质C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写序号)。
A.能发生酯化反应                  B.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只能和碱反应不能和酸反应
(5)写出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0分)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与生物膜有关。下图为三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理活动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不同生物膜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所示为_______膜,图2所示为__________膜,两者都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
(3)影响图1和图2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外界因素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3所示为人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当受到刺激后,Na+以_________方式内流,导致刺激部位膜内的电位变化为_______________。
(5)以测定的产氧和耗氧为指标,研究对绿藻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测定呼吸耗氧速率时,须_______条件下进行;测定光照下产氧速率时,各温度条件的_____必须相同;若温度长期保持在40℃,则该绿藻______(能或不能)生长。
31.(12分)为了探究DNA的复制、转录等过程,科学家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图示如下:
实验一:将大肠杆菌中提取出的DNA聚合酶加到具有足量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试管中。培养在适宜温度条件下,一段时间后,测定其中的DNA含量。
实验二:在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DNA和ATP,培养在适宜温度条件下,一段时间后,测定其中的DNA含量。
实验三:取四支试管,分别放入等量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等量的ATP和等量的DNA聚合酶,再在各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四种DNA分子,它们分别是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小牛胸腺细胞、T2噬菌体的DNA。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定各试管中残留的脱氧核苷酸中每一种的含量。
分析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________(能或不能)测定出DNA,原因是                     。
(2)实验二中________(能或不能)测定出DNA,加入ATP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三要探究的是________,若结果发现残留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量不同,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列举两种脱氧核苷酸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要模拟DNA的转录过程,试管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2.(11分)下图为血糖调节示意图,图中的①、②代表生理过程,a、b代表相应的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b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
(2)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葡萄糖进入细胞后可首先被分解成______________,然后再进入线粒体被彻底氧化分解。
(3)在血糖的调节过程中,图中的a、b作用的结果又会分别影响a、b的分泌,属于_____调节。与肾上腺素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            (填激素a或激素b)。
(4)作用于靶细胞和靶器官是激素调节的特点之一。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范围的大小与     (填激素a或激素b)相似,甲状腺激素的作用范围的大小与     (填激素a或激素b)相似。
(5)糖尿病分为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其中Ⅰ型糖尿病因胰岛素分泌缺乏,需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Ⅱ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胰岛素的分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高,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对胰岛素不够敏感,其可能的原因是               。
33.(8分)下面左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右图表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变化曲线。
(1)A→E和D→B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分别是             、      。
(2)若消耗生产者10000 kg,位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最多可增重    kg。
(3)左图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4)右图中,在t1时期种群的年龄组成为    型,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将    。
(5)在牧业生产中,为保护优良牧草,连年使用同一种化学杀虫剂,常导致害虫再度大爆发。其主要原因是:
①                         ;②                            。
34.【选修1:生物技术与实践】(8分)急性肠胃炎、手足口病分别是由细菌、病毒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导致的。因此检验饮用水的细菌、病毒的含量是有效监控疾病发生的必要措施。请回答下列与检验饮用水有关的问题:
(1)检验大肠杆菌的含量时,通常将水样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水样用涂布器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记录菌落数量,这种方法称为______。下图所示的四种菌落分布图中,不可能由该方法得到的是                 。
A                    B                   C                     D
(2)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是否需要对照组?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三种材料或用具需要清毒或灭菌:①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②玻棒、试管、烧瓶和吸管;③实验操作者的双手。其中需要清毒的是___________,需要灭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食品安全检测时通常采用大肠杆菌作为致病微生物的指示菌,为测定哪些菌落属于大肠杆菌,可选用____________培养基对种菌落进行鉴定,大肠杆菌的菌落在该培养基上呈现____________色。
35.【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8分)下图为经过体外受精和胚胎分割移植培育优质奶牛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在进行体外受精前要对精子进行_____处理。
(2)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到_______________时期的胚进行操作。
(3)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胚胎分割产生的两个或多个个体共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受体母牛必须和供体牛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植后的胚胎能在受体子宫中存活的生理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8分)【物理—选修3-3】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分子可以做布朗运动
B.温度升高,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C.液体的表面张力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
D.同一种物质不可能呈现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
(2)如图,气缸A与导热气缸B均固定在地面上,由刚性杆连接的绝热活塞与两气缸间均无摩擦,开始时两形状相同的长方体气缸内装有理想气体,压强均为p0、体积均为V0。缓慢加热A中气体, 使A中气体体积变为原来的1.2倍。设环境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①求此时气缸A中气体的压强pA。
②此过程B中气体吸热还是放热?试分析说明。
37.(8分)【物理—选修3-4】
(1)如图所示,弹簧振子在振动过程中,振子从a到b历时0.2s,振子经a、b两点时速度相同,若它从b再回到a的最短时间为0.4 s,则该振子的振动频率为
A.1Hz                  B.1.25 Hz                              C.2 Hz                           D.2.5 Hz
(2)如图所示,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为R,光屏PQ置于直径的右端并与直径垂直,一复色光与竖直方向成α=30°角射入玻璃砖的圆心,由于色光中含有两种单色光,故在光屏上出现了两个光斑,玻璃对两种单色光的折射率分别为n1=和n2=,求:
①这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
②为使光屏上的光斑消失,复色光的入射角至少为多少?
38.(8分)【物理—选修3-5】
(1)热核反应所用的燃料——氘( )在地球上储量非常丰富。
①写出两个氘核降变成一个氦核的核反应方程                  。
②若氘核的质量为m1,氦核的质量为m2,真空中光速为c,则两个氘核聚变成一个氦核释放的能量为                  。
(2)质量M=2kg的平板车C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车的左端静置一质量为m=2kg的物体A(可视为质点),如图所示,一质量m0=20g的子弹以v0=600m/s的水平速度射向A,穿出时速度变为v=100m/s,物体A最终没有从车上掉下来,求平板车的最大速度vM.
理综答案
1、A  解析:组织细胞吸收氧气是自由扩散;线粒体中的[H]与02结合需要酶的催化;吞噬细胞吞噬并水解衰老的细胞需要水解酶并消耗ATP;体液免疫中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需要酶并消耗ATP。
2、C  解析:由题干提供的信息可知PCNA是一种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从图解提供的信息,可知PCNA在S期浓度最大,说明它可能辅助DNA复制,故A、B正确;染色体的平均分配是在有丝分裂的后期,,从图解知,此时PCNA的浓度最低,且不能判断它与染色体均分移向两极有关,故C错;由于癌细胞能无限增殖,且繁殖速度快,故所需的PCNA的量就多,故D正确 。
3、解析:“现要通过自交培育最适合密植的植株”,“做亲本的植株中茎叶夹角最大”,可知,亲本的自交后代中应该具有各种基因型,因此亲本为AaBbCc才能满足要求。
4、D  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图的能力与生物进化的有关知识。观察图可知,虫在树干中的深度在6—8米的较多,但鸟的喙长在3—4米的较多,因此鸟喙长的才能吃到虫子,所以啄木鸟进化的趋势是喙长的容易得到较多食物而生存下来,但变异是不定向的,因此下一代鸟的喙不一定比亲本长,且仅一代的时间还不能进化成较长的喙。
5、C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性质。单侧光使植物弯曲生长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都比向光侧高,A项错误;探究不同浓度药液对插条生根影响时,应选同种植物材料和不同浓度药液,并观察其实验现象,B项错误;种子在浸泡过程中随着脱落酸含量的减少,逐渐解除休眠而萌发,D项错误。
6、B  解析: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能导致环境容纳量(即K值)减小,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A正确。就地保护是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但也不可能使朱鹮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而呈“S”型增长,B错误。若朱鹮增加1.5kg体重(干重),则至少消耗水草:1.5×5×5=37.5kg,C正确。日照时间属于物理信息,D正确。
7.A  解析:由于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因此核素符号中质子数可不必标出,A正确;在标准状况下乙醛不是气体,B错误;Cl-离子核内只有17个质子,C错误;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D错误。
8.A  解析:使用催化剂不可以改变反应限度,A错误。
9.D  解析:非金属性的强弱要根据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HCl是无氧酸,A错误;例如稀有气体,最外层许多是8,但很难得电子,B错误;C中形成的阳离子减少电子层,阴离子不增加电子层,C错误;从第四周期开始出现过渡元素,以及第六、七周期的镧系和锕系元素,使同周期第ⅡA族与第IIIA族的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不一定为1,D正确。
10.A  解析: 乙醇可以转化成乙醛,进而能转化成乙酸,两者能发生酯化反应,是取代反应,A正确;甲烷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键,B错误;聚氯乙烯塑料有毒,不能用来制食品包装袋,C错误;苯使溴水褪色是萃取,乙烯使溴水褪色是发生加成反应,D错误。
11.D   解析:对于①,由于石灰水过量,因此必有CaCO3和CaSO3沉淀,对于②,同样由于石灰水过量,因此必有CaCO3沉淀生成,对于③,CO2气体与Ba(NO3)2不反应,SO2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后,由于溶液酸性增强,SO2将被NO3-     离子氧化生成SO42 -,因此有BaSO4沉淀生成,对于④,NO2和SO2混合后,SO2将被NO2氧化成SO3,通入BaCl2溶液后有BaSO4沉淀生成,对于⑤,当NH3过量时溶液中有CaCO3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CO2+CaCl2+H2O=CaCO3↓+2NH4Cl,当NH3不足时,最终无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2CO2+CaCl2+2H2O=Ca(HCO3)2+2NH4Cl。
12.B  解析:B项中的白色沉淀可能是AgCl。
13.C  解析:硫化汞的Ksp只与温度有关,A项错误;曲线以下的点都是不饱和时的点,B项错误;加入Hg(NO3)2时,汞离子的浓度增大,平衡左移,硫离子浓度减小,C项正确;升高温度时,硫化汞的溶解度增大,汞离子和硫离子的浓度都增大,D项错误。
14.答案:C
解析:在0~1 s内加速度为正,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1~2 s内,加速度为负,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于在这两段时间内加速度大小相等,故2 s末速度减为0,以后重复上述过程,故C选项正确.
15.答案:A
解析:滑块受力如图,由平衡条件知:=cot θ?F=mg cot θ=,FN=.
16.答案:D
解析:由于飞船受轨道上稀薄空气的影响,机械能逐渐减小,高度减小,根据G =m 有v=,可得动能逐渐增大.
17.答案:ABC
解析:由静止释放三小球时,对a:=gsin30°·t,则t=.
对b:h=gt,则t=.对c:=gsin45°·t,则t=.所以t1>t3>t2.
当平抛三小球时:小球b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运动情况同第一次情况,小球a、c在斜面内做类平抛运动,沿斜面向下方向的运动同第一次情况,所以t1=t1′,t2=t2′,t3=t3′.故选A、B、C.
18.答案:AD
解析:作出过点M的等势线.因电场线与等势线是正交的,且沿电场线方向电势是降低的,故A正确.将负电荷从O点移到P点时,因所处位置电势降低,其电势能增大,故应是克服电场力做功,B错误.由=U/d及电场线疏密程度知O、M两点间电势差应大于M、N两点间电势差,C错误.沿y轴上各点场强方向相同.故从O点由静止释放的带正电粒子运动中始终受到沿y轴正方向的外力,D正确.
19.答案:ABC
解析:根据动能定理,物块到达最右端时具有的动能为Ek1=ΔEk1=F·(L+l)-Ff·(L+l)=(F-Ff)·(L+l),A正确.物块到达最右端时,小车具有的动能可根据动能定理列式:Ek2=ΔEk2=Ffl,B正确.由功的公式,物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Wf=Ff(L+l),C正确.物块增加的机械能Ekm=(F-Ff)(L+l),小车增加的机械能Ekm=Ffl,物块和小车增加的机械能为Ekm+EkM=F·(L+l)-FfL.或直接由动能关系得结论,D错误.
20.答案:A
解析:线框的位移在0~a内,由楞次定律知电流沿逆时针方向,ab边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在均匀减小,(由a→0),故感应电流i=均匀减小至零;在a→2a位移内,dc边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均匀减小,电流沿顺时针方向,故i-t图象为A.
21.Ⅰ.(5分)答案:D
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橡皮绳做的功与物体获得速度的关系。这个速度是指橡皮绳做功完毕时的速度,而不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
Ⅱ.(8分)(1)选电流表实际上是选量程。先估算一下通过电流表的电流,由小灯泡的规格可知通过的电流最大不能超过0.25A。因此选C。在该题中滑动变阻器接成分压器,此时要求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比用电器的电阻小,至少应差不多;小灯泡的电阻在正常工作时约为24Ω,所以滑动变阻器不能选F,应选E,但不应忘记还要核对一下电流是否会超过其允许值,E的最大允许电流是2A,实验中的最大电流只有0.25A,选E也是安全的。
(2)连接实物图实际上是考查仪器的使用方法。这里要注意电表正负接线柱的接法、滑动变阻器做分压器时连接特点。具体连线时,可以先连主回路,把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连成一个回路;然后再连上支路,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和一个固定端接出,连上电流表、小灯泡,最后将电压表并联在小灯泡上。连接情况如图3所示。
图3
答案:见解析
22.解析:(1)工件刚放在水平传送带上的加速度为a1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1解得a1=μg=5 m/s2经t1时间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则t1==0.8 s
前进的位移为x1=a1t=1.6 m此后工件将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至B点,用时
t2==0.6 s所以工件第一次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t=t1+t2=1.4 s
(2)设工件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由动能定理得(μmgcos θ-mgsin θ)·=0-mv2
解得h=2.4 m(3)工件沿传送带向上运动的时间为t3==2 s
此后由于工件在传送带的倾斜段运动时的加速度相同,在传送带的水平段运动时的加速度也相同,故工件将在传送带上做往复运动,其周期为T            T=2t1+2t3=5.6 s
工件从开始运动到第一次返回传送带的水平部分,且速度变为零所需时间
t0=2t1+t2+2t3=6.2 s         而23 s=t0+3T
这说明经23 s工件恰好运动到传送带的水平部分,且速度为零.故工件在A点右侧,到A点的距离
x=LAB-x1=2.4 m【答案】 (1)1.4 s (2)2.4 m (3)A点右侧2.4 m处
23.解析:(1)得E0=U0/d
由tan Φ=得Φ=45°(2)由得R=2
(3)将4m和16m代入R,得R1、R2.由Δs=-R1,
将R1、R2代入得Δs=4( -1) 由R′2=(2R1)2+(R′-R1)2
得R′=R1由R1<R<R1得m<mx<25m
【答案】 (1) 45°(2)2(3)4(-1) m<mx<25m
24.⑴C(2分)⑵-524.8KJ·mol-1(2分)
⑶①1 mol2·L-2(2分)②大于(1分)⑷①B、C(2分)②c(NH4+    )=c(Cl-)>c(H+)=c(OH-)(1分)
③增大、减小(2分)解析:⑴分析题中所给信息,由反应Cu+HCl+O2=CuCl+HO2中元素化合价升降,得出氧化剂是O2,氧化产物是CuCl,A正确、C错误;因为HO2 (超氧酸)是一种弱酸,在碱中不能稳定存在,B正确;因为生成CuCl,所以1 mol Cu参加反应有1 mol电子发生转移,D正确。⑵将方程式①-②得。
⑶             CO(g)+2H2(g) CH3OH(g)
起始浓度(mol·L-1) 1     2             0转化浓度(mol·L-1)0.5    1            0.5
平衡浓度(mol·L-1)0.5    1            0.5
则K=c(CH3OH) /[c(CO) c(H2)2]=( 0.5 mol·L-1)/[( 0.5 mol·L-1) ( 1 mol·L-1)2]= 1 mol2·L-2。C点所处的温度、压强比A点的大。
⑷根据电荷守恒式:c(NH4+    )+c(H+)=c(OH-)+c(Cl-),①当c(NH4+    )<c(Cl-)时c(H+)>c(OH-),溶液呈酸性;②当溶液的pH为7时,即c(H+)=c(OH-),则c(NH4+    )=c(Cl-),溶液是氯化铵和少量的氨水,以电离为主,所以有c(NH4+    )=c(Cl-)>c(H+) c(OH-);③加入的盐酸消耗OH-,促进了氨水的电离,随着c(NH4+    )的增加,又抑制了其电离。
25.⑴① 2NaOH+Cl2=NaCl+NaClO+H2O(2分)
② 3ClO-+10OH-+2Fe3+=2FeO42 -+3Cl-+5H2O(2分)
③ 3 (2分)
④增大K+ 浓度,促进K2FeO4晶体析出(2分)
⑵高铁酸钾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    产生的Fe(OH)3有吸附性,有絮凝作用(2分)
⑶3∶1(1分)   ⑷ABD(2分)    ⑸放电时间长    工作电压稳定(2分)
解析:⑴确定好反应物和产物,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配平;由Ksp = c (Fe3+) [ c (OH- )]3 = 4.0×10-38=4×10-5×[ c (OH-)]3,计算得出c (OH- )=10 -11mol?L-1,溶液的pH=3。⑵运用高铁酸钾的强氧化性及Fe3+水解成胶体的性质。⑶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配平:Fe2O3+3KNO3+4KOH=2K2FeO4+3KNO2+3H2O。
⑷看清放电、充电顺序。根据放电产物及正负极所发生的反应知A、B正确;放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正极有1 mol K2FeO4被还原,C错误;放电时正极是FeO42 -+4H2O+3e-=Fe(OH)3+5OH-,碱性增强,D正确。
⑸观察图像得出电池电压与放电时间的关系。
26.⑴①(2分)  ⑵①④(2分)  ⑶③④⑤  (3分)   ⑷②④①  (3分) ⑸250 mL容量瓶;(1分) b (1分)
⑹二;(1分)  (3分)
解析:⑴Fe3+能氧化(NH4)2S,与NaOH生成红褐色沉淀,与KSCN迅速显血红色。⑵所选氧化剂不能引入杂质。⑶不能引入杂质,选择铜的化合物。⑷将易溶物从溶液中析出运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⑸根据操作步骤选择仪器;碱式滴定管下端有橡胶管,能被KMnO4 氧化。⑹CuCl2易发生水解,直接加热会得到Cu(OH)2。
27.⑴阳极(1分)
⑵硅酸钠等盐是强碱弱酸盐,水解后使水溶液呈碱性;(1分)⑶Fe2+,(1分) Fe3+。(1分)通电后,阳极附近有大量的OH-,与Fe2+结合生成白色沉淀Fe(OH)2,Fe(OH)2不稳定迅速被氧化成Fe(OH)3,(2分)⑷KSCN溶液,(1分)血红色,(1分)
解析:题干有一定的信息量,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培养了学生解读文本,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题取材角度比较贴近生活,有一定新意。主要考察电解和铁的化合物的一些知识,学生做题有新鲜感。注意:对于推测自来水中存在Fe2+,Fe3+也必然存在,而不是可能存在。另解释通电后盛自来水的烧杯中出现灰绿色和红褐色沉淀的原因是:阴极附近由于H+被还原而使OH-浓度增大,而非阳极附近有大量OH-。
28.⑴2H2O2 2H2O+O2 ↑(1分)    bc (1分)⑵Cl>P>S (1分);P (1分);KCl(1分)
⑶极性分子(1分);sp2(1分)⑷3s23p5(1分)
解析:⑴由Z、R两种元素形成的两种化合物分别是H2O2、H2O。
⑵当轨道上排布的电子处于全空、半充满、全充满时,电子较稳定,P原子3p轨道上有3个电子,处于半充满状态;原子吸引电子能力越强,电负性越大。
29.⑴B (1分)⑵ H2N-  (2分)  ⑶ (2分)
⑷A(1分) ⑸ +2Cu(OH)2 +Cu2O↓+2H2O (2分)
解析:由反应⑤可知C7H8为甲苯,反应①为硝化反应(取代反应),故A为对硝基甲苯或邻硝基甲苯,由反应④的产物可推得C为H2N- ,逆推反应②、③分别为甲基的氧化和硝基的还原反应,由此可知A为对硝基甲苯;对照反应⑥的条件及提示(Ⅱ),可知D为苯甲醛,E为苯甲酸,反应⑧为硝化反应(取代反应),因为-COOH的存在,硝基取代发生在间位,F为间硝基苯甲酸。
⑴氨基容易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所以反应②是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甲基⑶D为苯甲醛,E为苯甲酸,它们的官能团分别为醛基和羧基。⑷C为对氨基苯甲酸,其中的羧基能够发生酯化反应,A正确;分子中无碳碳双键等,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B错误;氨基能与酸反应,羧基能与碱反应,C错误。⑸反应⑦为醛被弱氧化剂氧化的反应,反应③是用Fe和盐酸还原硝基为氨基,B为对硝基苯甲酸,C为对氨基苯甲酸。
30.(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不同(2分)   (2)类囊体    线粒体内膜  (3)光照、温度   (4) Na+   由负变正  (5)置于黑暗   光照强度     能
解析: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目越多;图1含色素分子,发生水的光解,为类囊体膜,图2中发生还原氢和氧结合生成水,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场所为线粒体内膜;影响图1和2主要的环境因素是温度,此外影响光合作用的还有光照强度;受刺激时,钠离子顺浓度梯度内流,为协助扩散方式,此时膜内电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要研究呼吸消耗氧,则要排除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影响,要测定光合作用产氧速率,需在光下进行。根据图解可知,温度长期保持在40℃,绿藻的光合作用的产氧量和呼吸作用好氧量的相等,该绿藻仍可生长。
31、答案:(除标注外,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1)不能 缺少DNA模板和ATP(2分) (2)能 提供能量 (3)不同生物的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组成是否相同(2分) 不同生物的DNA分子脱氧核苷酸组成不同 (4)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其他正确答案也可) (2分) (5)DNA、足量的四种核糖核苷酸、RNA聚合酶、ATP(2分)
解析:DNA的复制、转录过程都需要的四个条件:模板、能量、酶和原料,只有条件满足才能正常进行。解答相关试题时,要熟悉中心法则各步骤代表的含义,熟悉不同步骤之间的异同。
32、答案:(除特殊标出外,每空1分,共11分)
(1)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   (2)协助扩散  丙酮酸(2分) (3)反馈调节(2分)  (4)激素a    激素b  (5)组织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不足(2分)
解析:该题考查了血糖调节的机制,根据图中“升高血糖”、“降低血糖”来判断激素类型,再根据激素的作用原理分析Ⅱ型糖尿病的病因。a可使血糖升高,所以a是胰高血糖,b可使血糖降低,所以b是胰岛素。肾上腺素也能使血糖浓度升高,与胰高血糖素一起表现出协同作用。葡萄糖进入细胞后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再进入线粒体彻底氧化分解。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胰高血糖素作用的靶细胞是肝细胞;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都可以作用于一般的组织细胞。激素的作用需要受体,所以对胰岛素不敏感,可能是靶细胞膜上的受体受损引起的。
33、答案:(每空1分,共8分)(1)CO2   含碳有机物    (2)80 (3)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增长  不变   (5)①害虫的抗药性经自然选择逐代增强   ②化学杀虫剂导致害虫天敌大量死亡,破坏了生态系统原有的营养结构(害虫天敌大量死亡,破坏了食物链的结构)
解析:图中A为大气中的CO2库,CO2从大气进入群落,是以CO2形式通过生产者(E)的光合作用转化为含碳有机物,然后以有机物形式通过食物链流动。食物链共4个营养级,若消耗生产者10000 kg,最高营养级的生物(B)最多可增重10000×=80 kg,信息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牧业生产中长年使用同一种杀虫剂,很容易使害虫抗性逐代累积增强,且易杀死其天敌,故效果将减弱。
34、答案:(每空1分,共8分)(1)稀释涂布平板法    D    (2)需要   因为需要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   (3)③    ①②   (4)伊红美蓝    黑色
解析:本题考查稀释涂布平板法以及相关的实验操作注意事项。(1)将水样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用涂布器分别涂布后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D所示的结果是平板划线法。(2)需要设置对照判断培养基的制备是否合格。(3)实验操作者的手需要消毒,而培养基、培养皿玻棒等需要灭菌。(4)鉴定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为鉴别培养基,加入的指示剂是伊红美蓝,观察到的菌落呈黑色。
35、答案 (每空1分,共8)  (1)(次级)卵母细胞  获能   (2)桑椹胚或囊胚   (3)囊胚腔 (4)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5)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6)同一物种   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解析  猪、牛、羊等动物排出的卵子是次级卵母细胞,要在输卵管内发育成进一步成熟达到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才能与精子受精,而精子排出后,也不能立即与卵子结合,需经获能处理。胚胎移植的重要意义在于可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其基本程序为: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配种和进行人工授精→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对胚胎进行移植→移植后的检查。桑椹胚的细胞数在32个左右,细胞排列致密,形似桑椹,由具有发育全能性的细胞构成。囊胚则出现了细胞分化,但分化程度低,桑椹胚和囊胚是胚胎分割的最佳时期。囊胚中的腔②是囊胚腔。在对胚胎分割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通过胚胎分割产生的两个或多个个体都来自同一受精卵,遗传物质相同。胚胎移植时,受体牛与供体牛应属于同一物种,才能保证二者的生理状态相同。
36.解析:
37.(1)答案:B
解析:根据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可知,O到b、b到c的时间都是0.1 s,  T=0.2 s,该振子的周期为0.8 s,频率 1.25 Hz.(2)答案:① ②45°
解析:①作出光路如图所示,由折射定律有:n1=,n2=
代入数据得:= =解得:β1=45° β2=60°
故ab=Pb-Pa=Rtan45°-Rtan30°=(1-)R
②当两种色光在界面处均发生全反射时光屏上的光斑消失,且玻璃对其折射率为n2的色光先发生全反射,故sinC==,即入射角α=C=45°.
38.答案:见解析解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要的化学知识归纳(一)
学习离子共存,高中化学(7)
中学化学知识规律总结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之一
高考备考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全套)doc
高中化学高三素材高中化学重点知识记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