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夕阳可以把古人的灵魂,带回到我们眼前。杜甫在王昭君的故居前写下这样的句子:“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诗的最后两句,如此描述这位奇女子的一生,写得多么玲珑,多么明艳,且又有着多少凄寒。她远嫁匈奴,走向大漠,最后留下什么呢?一段美丽的传奇,一个凄凉的青冢。去内蒙古,出呼和浩特不远,可以看见昭君墓。昭君墓有个好听的名字,“青冢”,年年秋草枯黄,唯独这个坟头的青草还是萋萋绿色,它还带着南方的风,它还带着不死的心,它还带着魂魄里面的一点点企盼。这样的萋萋芳草,被斜阳映衬得格外触目惊心,这就叫“独留青冢向黄昏”。


如果说斜阳只是一个人的心事,那它不会留下古今这么多的吟唱,之所以如此,更重要的是因为斜阳照彻古今,见证江山更迭。比个人心事更开阔的是黄昏的那份庄严。“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江山怎么能够知道人间的兴亡变幻呢?斜阳日日都落,只有一代代多情诗人,满怀兴亡之慨,对着常青的山河,对着不变的斜阳。


刘长卿面对着金陵城,想起惆怅南朝事,写下了“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一个王朝的兴衰,混合着斜阳的声音与长江的流水勾连在一起。天边有斜阳,地上有长江,人间悠悠不断的是寒磬的吹奏,把所有这一切勾连起来的就是南朝的惆怅往事,就是夕阳里的江山更迭。夕阳那么有限,长江那么无穷,时间和空间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更让人觉得今生亦幻亦真。

斜阳曾经探望过多少人?斜阳曾经见证过多少事?刘禹锡在《乌衣巷》中说:“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今天,那些野草闲花都融入了夕阳晚照中,春天里燕子飞来,它们落脚的地方,当年的华丽楼阁,如今却变成了寻常百姓人家。真正的惊心动魄不是风云突变的瞬间,而是再大的辉煌也终将归于平淡。


同样的心情,辛弃疾也有。他在京口北固亭上,一眼望去:“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当年孙权的江山,已经黯淡。舞榭歌台,曾经的繁华,这一切都走远了,只有芳草斜阳中的一条平凡小巷还在,传说是当年南朝宋武帝刘裕住过的地方。这条寻常巷陌,静静铺展在落日斜阳之中,向历史留下的一份见证。“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不管是当年孙权的英雄豪气,还是刘裕的指点江山,都已经化为历史的陈迹,被“雨打风吹去”了,但他们的气息,依稀犹在,成为人们指指点点中的传说。

豪放的李太白看斜阳:“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这是何等的气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面评价他:“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西风是冷冽的,残照是苍茫的,从汉家陵阙里面透出历史的声音,悠悠千古,一直不曾消失。今天还有西风,还有残照,在我们的这个世界上,我们能够看见换了容颜的人间,只是,夕阳还能照进匆忙的人心吗?

虽然王国维说没有人在登临时写“残照”了,但是毛泽东的诗词恰恰用同一个词牌又去写了残照,叫“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今天读起这样的诗词,不亚于“西风残照,汉家陵阙”,那些苍山,那些残阳,那些英雄的襟怀,始终都在。


我们在残阳中真的只有忧伤吗?残阳照彻人生,每个人在黄昏落照之中都有自己的感受,也许残阳如血,永远映照在兴衰交迭的关隘之上,永远照映着古今的苍茫,也永远照彻人们的心事。看得见残阳就像在天的边界上抓住了温暖,守住了心中没有陨落的梦想。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千年兴衰,江山更迭,夕阳为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0句“夕阳”诗词,落日黄昏晓,夕阳醉晚霞
背下来你也可以出口成章!!(二)
绝美“夕阳”古诗词15首: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只道青山日落时, 残照夕阳短。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美到骨子里)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